摘要:
朗诵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的“必修课”,五言或七言的诗句字数相同、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古诗的朗读并不单纯是为了让学生“练嘴皮子”,而是通过对不同类型古诗的诵读,感受诗中的意境。 朗诵古诗在有助于学生体会古诗意境的同时,更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如果学生在朗诵前对古诗有了一定的了解,就会在有感情的朗读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9-14 14:47
海门实小吴海燕
阅读(2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古诗的语言简练,短短几十个字传达出诗人浓厚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会让读者体会更多的人生感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一方面要通过古诗背景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将所学的古诗作为一个抒发情感的工具,让学生在日后的生活或者学习中应用进去,同时引导他们试着将同类型或者有共同关系的古诗串联起来,形成对古代历史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9-14 14:46
海门实小吴海燕
阅读(1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意境”可以说是一首诗的灵魂,无论是叙事诗、抒情诗还是其他类型的诗文都会创设某种情景,使读者在脑海中产生一副画面。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由于对诗歌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古诗文的语法运用掌握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小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完善,因此他们很难在自己的头脑中产生一定的情景。这就需要教师运用一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9-14 14:45
海门实小吴海燕
阅读(1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根据古诗表达的内容选择导入方式,情景导入、问题导入、多媒体导入或者生活经验导入等形式都可以用以引导各类题材与内容的古诗。比如学习叶绍翁的古诗《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主人公拜访好友落空,所以心情有些低落,但是在好友院子中发现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9-14 14:44
海门实小吴海燕
阅读(1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9-14 14:41
海门实小吴海燕
阅读(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创设具体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根据具体古诗词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情境创设方式。借助情境为学生重现古诗词中描绘的场景,便于学生理解;借助情境促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意境,增强学生的联想和赏析能力;借助情境帮助学生分析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促进学生深度解读古诗词的内涵。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9-14 14:39
海门实小吴海燕
阅读(1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三、了解背景,深度解读古诗词的内涵 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其写作背景,无论是诗人失意时所作,还是得意时所作;无论是诗人满怀抱负时所作,还是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无奈所作;无论是诗人送别友人时所作,还是他乡遇故知时所作,其都包含着诗人特殊的情感。若不针对诗人生平、写作背景进行分析,学生很难与诗人产生共鸣。在教学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9-14 14:38
海门实小吴海燕
阅读(10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二、明确目的,充分联系古诗词的意境 古诗词的意境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最终目的,不同于语言文字的分析,意境往往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最终对于古诗词意境的了解程度取决于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借助各种道具让古诗词的意境不再是学生难以揣摩的内容,同时借助生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9-14 14:36
海门实小吴海燕
阅读(5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借助故事,重现古诗词中描绘的场景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此时学生的认知能力低下,需要教师在课上不断引导。而古诗词的学习与文字的理解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可能会因为教师采取的不当措施丧失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故事,以故事的形式介绍诗中呈现的场景,学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9-14 14:35
海门实小吴海燕
阅读(4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09-14 14:33
海门实小吴海燕
阅读(9)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