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医方小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经方膏方
摘要:入冬以来,传统的膏滋药受到各方热捧,这是百姓对中医养生功效的期待,也是中医走向大众的机遇。中医界需要珍惜,切不可当作谋利的时机,见利而忘学。膏方也是方,是方均离不开经方,经方中就有许多制膏的。凡是方中有阿胶者,均可以熬成膏滋药服用。治疗性的有黄连阿胶汤、胶艾汤、温经汤、炙甘草汤等,调补性的有薯蓣丸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07 08:31 湖东 阅读(730) 评论(0) 推荐(0)
荆防柴朴汤
摘要:今天年轻的C女士来复诊,她说上次的处方效果不错,服药期间咳嗽基本不发,只是近日变天冷夜间还有喘息,要求继续中药治疗。 C女士是位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她近2年来经常出现咳嗽气喘,天气变冷或入冬后症状加重,并有反复尿路感染,过敏性鼻炎、肺结核病、阿司匹林过敏史。她冬季怕冷,夏季手心热甚,皮肤易过敏,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07 08:16 湖东 阅读(1109) 评论(0) 推荐(0)
麻黄加术汤案
摘要:临床曾见一例患者,老年男性,诉既往丝虫病病史,近30年来,每年都于8月份左右发热恶寒,服用西药均可控制,今年再次发作,服西药无效。刻诊,发热恶寒,无汗,身酸困乏力,无口干口苦,纳可,二便尚调,舌淡苔薄白,脉细。六经辨证为太阳太阴合病,辨方证为麻黄加术汤证,给予麻黄18克,桂枝12克,杏仁10克,炙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05 13:04 湖东 阅读(2091) 评论(0) 推荐(0)
说说越婢加术汤(黄煌)
摘要:越婢加术汤是越婢汤加术。先说说越婢汤。越婢汤方载《金匮要略》中,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越婢汤是退肿方。经典方证提示:“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所以,服用越婢汤后小便多,...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04 16:21 湖东 阅读(8571) 评论(0) 推荐(1)
千古奇方半夏泻心汤
摘要: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是澳大利亚医学科学家巴里•马歇尔(Barry J.Marshall,临床医生)和罗宾•沃伦(Robin Warren,病理医生),他们的贡献是于1982年发现了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幽门螺旋杆菌。自从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炎的病因后,西医治疗胃炎和溃疡的理论转为抗菌疗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02 08:59 湖东 阅读(1585) 评论(0) 推荐(0)
防己黄芪汤五苓散与“渴肿膝痛综合征”
摘要:今天,M女士来转方。她告诉我,原来非常严重的口干口渴明显减轻,膝盖不再疼痛,下肢的浮肿也没有了。而且,体重一个月中减了2公斤。她是个知识型的退休干部,年过七旬,体态丰腴,肤色黄白,腹松软而大。 今年夏天以来,她经常口渴,有时口舌粘在一起,眼睛也干涩,需要点人工眼泪。而且,腰膝疼痛,走路也困难。9月8...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2-02 08:51 湖东 阅读(1391) 评论(0) 推荐(0)
冯世纶教授大青龙汤治疗失眠一例
摘要:失眠为临床常见症,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伤寒杂病论》对不寐论述颇多,记载的多个方证至今为临床常用,如酸枣仁汤证、黄连阿胶鸡子黄汤证等。笔者在跟随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学习中,深刻体会了临床经方辨证的重要性。今总结一例冯世纶用大青龙汤加味治疗不寐,不拘泥于滋阴清热,养血安神之法,而是重在据证处方用药的病案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1-30 13:13 湖东 阅读(1398) 评论(0) 推荐(0)
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
摘要: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等,指具有周期复发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害,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特征,是口腔黏膜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病[1]。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的口疮、口疡、口糜等范畴。口腔溃疡是一个典型的“行之于外,而发于内”的病变,虽然病变在局部,但却并不是简单的单纯口腔疾患。《素问·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1-30 10:58 湖东 阅读(5718) 评论(0) 推荐(1)
痛风(民间验方加味)
摘要:患者,男,59岁,教师。该患者痛风已六年,常服“秋水香碱”控制发作,但其效果始终不明显,痛甚时便来我处肌注解热镇痛类药以暂止其痛。近来因食用肥肉而痛疼发作较重,又来我处求诊,诊见患者拇趾红肿,痛不敢着地,自觉发热,活动受限,舌质红,脉弦有力。正逢近日读得彭氏习用民间治痛风验方,便予一试,在与患者说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1-23 10:36 湖东 阅读(1661) 评论(0) 推荐(0)
外感上吐下泻案
摘要:某女 54 感寒后头痛,身痛,腹痛,上吐下泻,恶寒,不发热 葛根加半夏汤加苓术灸麻黄6 桂枝10 白芍15 葛根25 法夏10 炙甘草10 茯苓30 白术15 大枣5枚 生姜5片X2剂服后一剂病减,两剂病除(尹周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5-01-09 07:56 湖东 阅读(545) 评论(0) 推荐(0)
柴胡桂枝汤---刘渡舟
摘要: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是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肢体疼痛等症。随着其临床运用和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有很多新的用途。本方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和解表里,疏肝利胆,故临证治疗范围颇广,应用机会亦甚多。 桂枝(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12-29 07:49 湖东 阅读(13821) 评论(0) 推荐(0)
甘草干姜汤治疗肺虚寒
摘要:甘草干姜汤治疗肺虚寒□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甘草干姜汤在《金匮要略》中治疗肺痿,只是方中所用干姜需“炮”(炮姜)。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第5条:“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11-24 08:33 湖东 阅读(5951) 评论(0) 推荐(0)
理中汤治疗口疮
摘要:理中汤治疗口疮□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口舌生疮疼痛,老百姓常说“上火了”,医者也常从实火或虚火论治,多用凉药。 《丹溪心法·口齿》:“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因中焦土虚,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用理中汤。人参、白术、甘草补土之虚,干姜散火之标,甚则加附子,或噙官桂亦妙。” 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11-24 08:29 湖东 阅读(972) 评论(0) 推荐(0)
理中丸与小建中汤
摘要:谈到“太阴脾营虚寒”,想到了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与理中丸同治中焦虚寒,都用到了辛甘化阳法。但小建中汤中尚有酸甘化阴法,适用于中焦阳虚伴有阴虚者。 多数伤寒学者将小建中汤看作温养中气之方,而冯世伦教授在临证中反复体会到,小建中汤方中所用桂枝、生姜实有解表之用。因此在六经方证分类中,冯世伦教授将小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11-24 08:20 湖东 阅读(1387) 评论(0) 推荐(0)
治疗身体上长小疙瘩
摘要:治疗身体上长小疙瘩:用云南白药粉兑凡士林透揉小疙瘩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10-27 12:27 湖东 阅读(313) 评论(0) 推荐(0)
寒热错杂诸方综述
摘要:伤寒论》所载的寒热之药并用方剂,概括起来有柴胡桂枝干姜汤、栀子干姜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乌梅丸、麻黄升麻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一共八个方子。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已经讲过,栀子干姜汤从略,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可以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下面分别对各方剂进行简要叙述。 一、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10-14 07:45 湖东 阅读(1069) 评论(0) 推荐(0)
李翰卿治疗小儿五更咳嗽经验
摘要:小儿五更咳嗽是一种常见证候,处理不当常反复难愈,笔者学习我省已故名老中医李翰卿经验,应用通里攻下法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大承气汤加味: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炒莱菔子、陈皮、杏仁、柴胡。主治小儿停食,后半夜五更左右出现咳嗽气短,汗出,脐腹拒按者。 2.加味大柴胡汤:柴胡、黄芩、...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7 09:43 湖东 阅读(772) 评论(0) 推荐(0)
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一)
摘要:34名国宝级名老中医秘方集锦(一)1、刘渡舟(1917年9月生,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1-1、〔柴胡解毒汤〕 〔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 〔主治〕 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嗷嵯灾?升高,证见口苦、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6 08:21 湖东 阅读(1004) 评论(0) 推荐(0)
病例讨论-----鼻窦炎一例(联想的风)
摘要:病人女,18岁,主诉头痛,头晕,咽痛,心烦易怒,注意力不集中5天,从小学开始就有“鼻窦炎”史,时好时坏,刻诊:怕冷,无汗,口不干不苦,大便干,舌红苔白根腻,脉浮数具体到这个病人,我用的是大青龙合苍耳子散加桔梗病人主诉开始是流清涕,平日里都是两天后变成浊涕,怕冷,但是口干,心烦咽痛,有表寒里热的症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1 09:50 湖东 阅读(735) 评论(0) 推荐(0)
桂枝二越婢一治疗鼻窦炎(联想的风)
摘要:患者是我的儿子,小学6年级开始患鼻窦炎,当时做了穿刺治疗,近一段时间又有复发,因恐惧穿刺,所以想用中药治疗,试过几个方子,均效果均不明显,正好有机会陪老师去济南开会,于是求教于老师。师曰:经方治病,先辨六经,鼻窦炎的患者多有头痛、烦躁,病久往往会化热伤津,一般属于太阳阳明合病,可以从大青龙汤入手考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9-11 09:25 湖东 阅读(1020)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