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44 下一页
摘要: 比亚迪海豚,作为比亚迪e平台 3.0架构首款车型,搭载刀片电池,配置热泵系统,售价10万起步,不得不说非常良心。尤其其热泵采用直冷直热技术,非常值得研究。 核心部件 借用知乎的图片,可看到海豚的热泵系统采用了类似特斯拉集成化的阀岛方案,比亚迪对冷媒回路进行了大规模集成,采用红框所示阀岛结构把制冷剂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03 09:39 jason2026 阅读(29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本公众号前两篇介绍到比亚迪海豚的热管理系统,使用了电池直冷直热的技术,这也是少有的电池直冷直热的量产车型,上一个量产车型还是宝马i3,本文进一步讨论电动车电池直冷直热的方案,分析其优缺点以及工程难点。 目前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主要可分为四类,自然冷却、风冷、液冷、直冷。其中自然冷却是被动式的热管理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03 09:36 jason2026 阅读(23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目前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经历了几个阶段: 1. 自然冷却阶段 最初动力电池是没有热管理的,动力电池的冷却主要是依靠电池箱体与外界的自然风对流散热。一些电动自行车和小型的EV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自然冷却的电池包产热量少,没有强制冷却的需求,通常电池包的电量也小,约在十几kwh,续航约在100km左右。 自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03 09:34 jason2026 阅读(12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刀片电池系统的采样线路 (1)从整体的基本线路连接来看,刀片电池系统设计的出发点,是在电芯层面提高集成效率,也正是这样,比亚迪似乎把CMU这个部件当导线来用,如下图所示。 图1 EV的刀片系统在采样系统环节省略了采样线 这个电池系统由于长度很长,用了大量的PCB来实现连接的功能(每块CMU有2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03 09:31 jason2026 阅读(6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网上整理和浏览资料的时候,发现一个刀片电池系统的拆解,是对一些比较有趣的部分做的整理。 后续会就结构和冷却部分再逐一分解,随后有机会整理一些专业机构对刀片电池的测试分析,做一些摘录。 左边是比亚迪做的50kwh+低电量的电池系统,右边是70+kwh的上下叠层双排电池系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比亚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03 09:19 jason2026 阅读(9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电池的习性与人相似,它既受不了太热,也不喜欢太冷,最适宜的工作温度在10-30°C之间。而汽车的工作环境非常宽广,零下20-50°C都很常见,那怎么办呢?那就给电池配个空调吧,以实现热管理的3个功能: 散热:温度过高时,电池会折寿(容量衰减),暴毙(热失控)风险增加。因此,温度过高时,就需要散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03 08:36 jason2026 阅读(12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今天,我们主要带您了解下动力电池的完整生产过程,让您进一步了解动力电池如何通过“智造”来保证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与长续航。 我们本次参观的是比克电池位于河南郑州工业园区的生产线,据负责人介绍,比克电池2016年在国内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为10%,三元锂电池的占比30%,2016年装车超过50000辆,在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03 08:08 jason2026 阅读(7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新能源电动汽车给人留下了结构简单,制造门槛低的印象,否则也不会那么多行业的大佬都说自己能造电动汽车。 如果打个比方来说,电动汽车之所以被认为制造简单,是因为它有点像小孩子玩的遥控车的放大版。 遥控车的电池也是锂电池,和电动汽车如出一辙;遥控汽车的马达,就是电动汽车的电机;遥控汽车的接收器,好比电动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03 08:07 jason2026 阅读(4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锂离子电池生产处于锂电产业链的中游, 预计2025年动力锂电产能缺口仍有约 850 GWh。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锂电生产工艺已相当成熟,以电动车应用为主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生产为例,国内已有多家电池生产商(宁德时代、弗迪电池、国轩高科、蜂巢能源),设备生产商(璞泰来、先导智能、杭可科技、星云股份)呈现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03 00:18 jason2026 阅读(20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简单点: 已有生产线:需求输入-产品设计-小试验证-中试验证-工艺验证-量产 需新建产线:需求输入-产品设计-小试验证-工艺开发-工艺验证-量产 国内企业一般都有中试线,LG没有 直接在量产线上换型进行 首先,需要客户输入。这个客户可以是外部客户,也可以是内部预研。但是肯定有一个输入,我们称为SO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03 00:18 jason2026 阅读(80)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5 6 7 8 9 10 11 12 13 ··· 4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