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类 -  PCB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10 11 ··· 15 下一页

绕线与时序(二)
摘要:转载于:http://www.edadoc.com/cn/TechnicalArticle/show.aspx?id=805 请看源地址文章。此处仅仅是为查看方便 上一篇我们探讨了《绕线与时序(一)》,在这篇让我们来看看带状线在有奇模或者偶模的耦合下电磁场的分布是如何的: 电磁场分布也是明显的不一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8 11:08 Red_Point 阅读(429) 评论(0) 推荐(0)

绕线与时序(一)
摘要:转载于:http://www.edadoc.com/cn/TechnicalArticle/show.aspx?id=804 请看源地址文章。此处仅仅是为查看方便 前两周隔壁小王同学在《既等长,为何不等时》的文章中已经提到了绕线对延时的影响了,在这里小陈附带上一些数据让大家有更量化的认识。想必说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8 11:05 Red_Point 阅读(344) 评论(0) 推荐(0)

答案分解之任性的短线设计(连载八)
摘要:转载于:http://www.edadoc.com/cn/TechnicalArticle/show.aspx?id=731 只为查看方便,请看上面地址的原版。 其实对于做过高速背板设计的朋友们来说,这个问题会经常出现,那就是往往比较长的信号只要经过一定的加重均衡调整后是没有问题的,而偏偏比较短的信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8 10:44 Red_Point 阅读(195) 评论(0) 推荐(0)

案例分享之任性的短线设计(连载七)
摘要:转载于:http://www.edadoc.com/cn/TechnicalArticle/show.aspx?id=727 请看原版。上面的地址。 最近高速先生走进千家万户(客户现场)活动进行的如火如荼,受到了邀请单位的热烈欢迎,目前我们已经在成都、西安、长沙、武汉、广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开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8 10:41 Red_Point 阅读(232) 评论(0) 推荐(0)

继续来找茬之串扰案例分解(连载六)
摘要:转载于:http://www.edadoc.com/cn/TechnicalArticle/show.aspx?id=703 只是为了自己查看方便。请看原版。 大家如果心细的话应该会留意到本期文章的题目,串扰案例分解,已经可以揭示上期问题的答案了,主要是串扰在作怪,原来如此,是不是恍然大悟? 从截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8 10:38 Red_Point 阅读(379) 评论(0) 推荐(0)

案例分享之继续来找茬(连载五)
摘要:转载于:http://www.edadoc.com/cn/TechnicalArticle/show.aspx?id=701 仅仅是为了自己查看方便,原版请看上边地址。 经过上次的案例分享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大家还在想说好的案例分享呢?小编也想连载的,可惜一直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的写稿,整天被各种事情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8 10:35 Red_Point 阅读(140) 评论(0) 推荐(0)

大家来找茬之任性的DDR2设计(下)
摘要:转载于:http://www.edadoc.com/cn/TechnicalArticle/show.aspx?id=665 仅仅是为了自己查看方便,请看原地址文章 时钟信号一拖二采用T型拓扑结构无可厚非,也说明有一定的设计概念,但是对于T型拓扑的设计要点还不是很清楚。一般我们的DDR2信号的T型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8 09:58 Red_Point 阅读(288) 评论(0) 推荐(0)

大家来找茬之任性的DDR2设计(上)
摘要:转载于:http://www.edadoc.com/cn/TechnicalArticle/show.aspx?id=662 仅仅是为了自己查看方便,请看原地址文章。 前面有讲到设计人员因为没有留意到DDR3主控没有读写平衡功能,就按照常规的布线要求来走线,导致数据和时钟信号长度差异较大,最终使得D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8 09:46 Red_Point 阅读(372) 评论(0) 推荐(0)

案例分享之DDR3不能运行到额定频率
摘要:转载于:http://www.edadoc.com/cn/TechnicalArticle/show.aspx?id=660 仅仅是为了自己查看方便,请看原地址文章。 高速先生前面零零散散的写了一些DDR3系列的文章,虽然有小部分的案例说到了问题点,但那只是为了引出主题而写,而且只是点到为止,既然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8 09:42 Red_Point 阅读(642) 评论(0) 推荐(0)

room内部线宽:4mil , 外部线宽设置为6mil.从room内部走线到外。bgaroom:违反线宽6mil的规则????
摘要:请教高手老师一个问题: ad09里下操作 bga器件设置了一个room。room内部线宽:4mil , 外部线宽设置为6mil.从room内部走线到外。在内部会提示:违反线宽6mil的规则。感觉room界限不清楚。怎么才能解决? 谢谢!截图 线宽规则下:优先级依次为cpu_room,pwd , a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6 16:51 Red_Point 阅读(584) 评论(0) 推荐(0)

Altium Designer 布线时自动切换线宽的方法(还不确定)
摘要:转载于:https://www.amobbs.com/archiver/tid-5504829.html 1. 布线是信号线10mil电源线20mil自动切换不用按TAB键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修改VCC和GND线宽之后,从新补VCC和GND还是原来的信号线10mi,我也挺纠结的。l最后发现有的地方没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6 10:41 Red_Point 阅读(2720) 评论(0) 推荐(0)

选择线宽快捷键,定制(预定)过孔
摘要:http://www.cnblogs.com/ljf181275034/articles/2595129.html 你所说的这种方法无论是换线宽,还是换过孔,就只有三种尺寸选择——最小、最喜欢、最大。 我更喜欢走线的时候用快捷键“shift+w”,换我订制好的各种各样线宽: (原文件名:换线宽.p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6 10:18 Red_Point 阅读(362) 评论(0) 推荐(0)

差分对布线的规则定义(room外走线ad09线宽不自动改变的原因???不是的)
摘要:转载于: http://wiki.altium.com/pages/viewpage.action?pageId=51544088 差分对布线是一项设计技术,该技术用来创建某种平衡传输系统以在PCB板上传递差分信号(正和反)。 改进差分对规则定义,可以循环width-gap设置,并支持基于room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6 09:44 Red_Point 阅读(2417) 评论(0) 推荐(0)

例说 AD(Alitium Designer)中ROOM的使用[转]
摘要:转载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350d880101e3yz.html 从OrCAD中将网表导入之后,区别于从AD原理图中导入,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发现在OrCAD中定义的种种区域属性,比如像Page,Class,Room,在AD中导入之后全部消失,这就意味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6 00:42 Red_Point 阅读(1010) 评论(0) 推荐(0)

如何扇出并完成DDR3与CPU上之间的信号走线(开启颜色标识,ad09有此功能)
摘要:转载于:http://www.altium.com.cn/blog/route-ddr3-memory-and-cpu-fan-out-cn DDR3内存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专业的PCB设计工程师会不可避免地会使用它来设计电路板。本文为您提出了一些关于DDR3信号正确扇出和走线的建议,这些建议同样也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5 22:17 Red_Point 阅读(1254) 评论(0) 推荐(0)

altium designer 进行bga fanout 设置 (可以对某个net扇出)
摘要:转载于:http://bbs.elecfans.com/jishu_521995_1_1.html altium designer PCB工具进行BGA Fanout时,为了确保能够正常扇出,需要进行如下设置:1.规则设置快捷键D+R,设置如下几项:1)clearence间距设置2)width线宽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5 22:10 Red_Point 阅读(1803) 评论(0) 推荐(0)

不是所有DDR3都可以用Fly by结构
摘要:转载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621d150102v66e.html 今天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一路上开着车竟然畅行无阻,很早就来到了公司,还在楼下悠闲的吃了个早餐,真是很难得啊,不禁一阵窃喜,看来今天走了狗屎运,哈哈! 趁着时间还早,打开电脑正想百度下今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5 13:50 Red_Point 阅读(283) 评论(0) 推荐(0)

差分时钟、DQS与DQM - DDRx的关键技术介绍
摘要:转载于:http://blog.csdn.net/edadoc2013/article/details/55213404 差分时钟是DDR的一个重要且必要的设计,但大家对CK#(CKN)的作用认识很少,很多人理解为第二个触发时钟,其实它的真实作用是起到触发时钟校准的作用。 由于数据是在CK的上下沿触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5 12:20 Red_Point 阅读(1238) 评论(0) 推荐(0)

PCB过孔的孔径大小对通流的影响
摘要:转载于:http://blog.csdn.net/Aresqing/article/details/47055581 我们先用Saturn的工具来算一下过孔的载流,还是采用IPC2152修正后的规范。需要下载Saturn的工具的,可以前往http://www.edadoc.com/cn/Techni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5 11:14 Red_Point 阅读(795) 评论(0) 推荐(0)

FLY-BY,你不可不知的两大布线细节
摘要:转载于:http://blog.csdn.net/edadoc2013/article/details/51393906 作者听过这样一种说法,DDR的历史,就是一个SI技术变革的过程,说白了就是拓扑与端接之争。DDR2使用的是T拓扑,发展到DDR3,引入了全新的菊花链—fly-by结构。使用fly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8-15 11:10 Red_Point 阅读(412)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3 4 5 6 7 8 9 10 11 ··· 15 下一页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