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 21 下一页
摘要: 总体 抓住问题本质、转化问题 发掘性质 刻画条件和答案 贡献思想 从部分分获得灵感 模拟样例 正难则反 弱化问题思想 分组思想 图上问题 并查集:维护可达性问题。 二维偏序:排序 / 求出上限然后枚举。 建立图论模型: 分层图: 条件:有多个维度 / 有对于边权的操作 网格图 矩阵 做法:对于一个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7-11 23:36 _KidA 阅读(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A 树的直径板子. B 注意到树的直径有个性质:所有节点到其他点的最远距离一定在直径的端点处取到.怎么证明请查阅往期笔记. 这样,我们把直径留着,将其他点依次和端点匹配,最后加上直径的贡献就得到了第一问的答案. 那么如何输出方案?画个图可以发现取出其他点的过程类似于拓扑排序,于是我们模拟一遍拓扑排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10-19 21:44 _KidA 阅读(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A 树上差分板子. B 每个点只有一条出边的有向图可以看作树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直接倍增维护 \(\min,\operatorname{sum}\) 即可. 实现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10-19 21:28 _KidA 阅读(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A 简单树上差分. B 维护 \(d_{i,j}\) 表示人 \(i\) 在第 \(j\) 位与哪些人有区别.预处理即可. 对于每个人,枚举提问的二进制状态;对于提问的每个二进制位,将它们的 \(d\) 全部拼起来,若能拼成 ((1<<n)-1)^(1<<i),则产生 \(c(j)\) 的贡献,其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10-06 16:50 _KidA 阅读(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A 做树形 dp 时,尝试将题目转化为只考虑子树内. 对于这个题,因为起点到终点的路径总能拆成 起点 -> LCA -> 终点 的形式,所以我们考虑枚举 LCA 进行 dp.为了使汽油量最大,我们维护 \(dp_i\) 表示子树内跑到 \(i\) 的最大值,\(f_i\) 表示次大值.答案即为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10-06 16:16 _KidA 阅读(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A 板子。 实现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string>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vector> #includ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10-02 19:59 _KidA 阅读(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A 显然长度具有单调性,于是二分长度+map存储哈希值判断即可。 实现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string> #include <stdlib.h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10-02 19:13 _KidA 阅读(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以下,斜体表示注意点,粗体表示技巧点。 A 依题构造即可。 实现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string> #include <stdlib.h>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1 22:11 _KidA 阅读(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以下,斜体表示注意点,粗体表示技巧点。 A spfa 最长路、环具有特殊性质考虑缩点。 容易发现环上的点可以通过跑很多次直到点权全部为 \(0\),于是缩点跑 spfa 最长路即可。 实现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int long long using na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1 21:49 _KidA 阅读(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以下,斜体表示注意点,粗体表示技巧点。 无向图欧拉路径的判定: 除去孤点之外图联通。 度数为奇数的点只有 \(0\) 或 \(2\) 个。 有向图欧拉路径的判定: 除去孤点之外图联通。 出度比入度大一或入度比出度大一的有 \(0\) 或 \(2\) 个。 除了第二条中的点,全都是入度等于出度的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1 17:31 _KidA 阅读(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T1 分层图一般套路:dis 数组多设置一维表示层数、松弛时讨论是否换层即可。 参考实现 #include<bits/stdc++.h> #define int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e4+5,K=15; int n,m,k,s,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07 20:47 _KidA 阅读(3) 评论(0) 推荐(0)
1 2 3 4 5 ··· 2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