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总结——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个人总结——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做了哪些作业
课程实践带来的提升
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Axure、postman、IDEA、wampserver、阿里云ECS、NGINX、GIt、Navicat
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翎歌、墨刀、码云gitee、pdlegacyshell、xshell、xftp
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新框架、新架构
新语言:PHP、LINUX基本命令
新平台:wampserver、ailiyunECS、宝塔面板
新框架:bootstrap、vue
新架构:MVVM架构
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新思维、心思想
新方法:利用翎歌进行任务管理,自动生成燃尽图,今天任务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新思维:在一个软件做出来前,会有一个功能大体相似的模拟软件(即原型设计)如果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可以在代码实现之前就可以进行调整不至于在最后进行代码的频繁修改。
新思想:一个产品的推出少不了一个团队在后面的忙碌,如何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有责任感,让这个团队切实的行动起来也是一门学问。
其他的提升
大局观:对于一个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大致了解在某个阶段大致会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该怎么面对。
团队协作:每个人的对一件事情的想法都不同不能强加自己的想法于别人身上,人各有志。管好自己,遇见问题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解决问题:往往在很多时候遇到的问题需要自己解决不能指望老师全教给你,授之于鱼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授之以渔在今后的问题中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这学期也算是让我们自己在遇到的问题中自行解决问题。这方面也算是有所提升。
哪些作业或者作业的过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难忘的片段
第一次结对作业:第一次进行两个人共同完成一件事件,合理的分工会让你瞬间感觉轻松很多,首先两个人的思维不同就极有可能从不同角度考虑的问题不同。结合起来思考的更为全面。
alpha冲刺:一个团队的任务量只有2,3个人做真的会相当的累,尤其是心累。因此在beta冲刺中更改方案提前声明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但是质量难保障。
但是做的多就有多的好处,首先自己一手完成的东西印象深刻。具体细节都一清二楚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以后如果出现类似的问题我应该怎么解决如何面对。本次所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设计中直接避免。
很多东西都是后知后觉的在整个项目大体玩成后知识体系才会大体补充完整。此时,重新开发时间已经不够。只能在今后的项目中吸取经验更好的完成项目。
人月神话
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
仅对于本课程而言,首先从选项目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项目在于考虑成员是否能够完成,难易程度舒服合适,遇到问题在网络上是否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能不能有前车之鉴可以借鉴。他们有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么避免他们的问题。对于他们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改进做的比他们更有竞争力。而不是做第一个。在有绝对的实力团队面前,第一个没有任何问题,有创新才能进步。
其次,团队中没有挑得起大梁的人,遇到一点问题全部歇菜,百度首页面找不到就直接放弃,如果组长坚持这个观点全部罢工,问题全抛给组长,什么时候解决什么时候再开始。效率难以想象。
摸鱼情况从头到尾一直存在,没有一点激励或者惩罚机制整个团队难以执行。自行组队有好处有坏处,好处在于好沟通好交流易于沟通。坏处如果有人光明正大摸鱼,串帮式的好几个。由于都是关系还可以的。就压根没有办法处理。
对下一届实践的建议
如果说这门课程中有什么最重要的话,自我认为组队、选题。如果有占比,80%不算多。有责任感的队友以及能够看见光明的目标。其余的认真完成自己分配的任务就真的可以了。
对于作业或者课程安排的建议
这门课程放到大三下学期单纯的讲可能会更好的完成这门课程的实践项目,但是放到大三上就可以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在以今后的一年中作出重大的调整。更好的适应工作能走向工作。各有利弊,但是在大三上希望能在之前用一个学长学姐的项目讲一下一个项目的具体流程,整体进程就可以加快一点,一个项目除了代码部分都是一天完成其余时间要么在干别的,要么就在百度整个流程,有可能花费好几天徒劳无功。
自己对未来的期许
明白自己的不足,有目标才有动力,不至于每天混日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复习巩固之前所学,补充学习今后工作要用到的但学校没有开设的技术。掌握技术不至于浪费时间限制于人。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