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6日
摘要: 主要实现了冒泡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其中归并排序、快速排序运用了递归算法。 冒泡排序:主要是用了双重循环,第一层循环控制整个排序的步长,第层循环在大于第一层循环的基础上从顺序表末端依次比较,将最小或者最大的数排到当前起一层循环的开始处。 堆排序 堆是具有下列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每个节点的值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9-16 20:35 FREEH 阅读(237) 评论(0) 推荐(0)
  2016年9月4日
摘要: 双向循环链表就是形成两个环,注意每个环的首尾相连基本就可以了。 程序中采用尾插法进行添加节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9-04 21:34 FREEH 阅读(331) 评论(0) 推荐(0)
  2016年9月3日
摘要: 二叉排序树,又称为二叉查找树。它是一颗空树,或者是具有下面的性质的二叉树: 1、若它的左子树不空,则左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小于它的根结构的值; 2、若它的右子树不空,则右子树上所有节点的值均大于它的根结构的值; 二叉排序树的建立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查找 2、添加(插入) 完成了上面两个步骤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9-03 10:11 FREEH 阅读(1272) 评论(0) 推荐(0)
  2016年8月22日
摘要: 自己写了一个字符串复制函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22 20:28 FREEH 阅读(62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原文网址:http://www.cnblogs.com/chio/archive/2007/11/24/970632.html 参考网址:http://www.embedu.org/Column/Column247.htm volatile 影响编译器编译的结果,指出,volatile 变量是随时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22 09:34 FREEH 阅读(160) 评论(0) 推荐(0)
  2016年8月21日
摘要: 两种方式:1、通过指针 2、通过联合体,联合体里面的数据都是按顺序存储的,而且不论联合体里面有多少数据类型,联合体长度是最长的数据类型的长度。不论初始化多少联合体里面的数据,有效的是最后一个初始化数据,因为联合体里面的各种数据类型共用相同的地址,都从相同的地址开始存放。 输出结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21 17:00 FREEH 阅读(616) 评论(0) 推荐(0)
  2016年8月19日
摘要: 利用链表建立二叉树,完成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 建立二叉树用的是前序遍历建立二叉树: 输出结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19 00:26 FREEH 阅读(894) 评论(0) 推荐(0)
  2016年8月18日
摘要: assert宏的原型定义在<assert.h>中,其作用是如果它的条件返回错误,则终止程序执行,原型定义: assert的作用是现计算表达式 expression ,如果其值为假(即为0),那么它先向stderr打印一条出错信息,然后通过调用 abort 来终止程序运行。请看下面的程序清单badp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18 20:21 FREEH 阅读(17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用数组实现的顺序栈,完成了出栈入栈功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18 15:17 FREEH 阅读(119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用链表实现栈,完成了出栈入栈功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8-18 15:15 FREEH 阅读(351)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