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部分时候,我们是不需要思考的,可是也有那么一两天,你需要思考,如果你不想思考,那么反问自己一些问题,给出问题的答案。大部分情况下,写文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为什么还要写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你怎么知道写文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第一,没有写很多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44 叶常落 阅读(1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写完这篇文章,这个系列就告一段落了,忽然间感觉好轻松啊。 依然是理财小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脱离韭菜的队伍?还需要不停的投入精力学习才行,继续努力💪。 2020年的年终复盘 股票篇 年初加入韭菜大军,一路坚持到现在,还没有变现,仍然是韭菜一枚,记住当钱没有落地的时候那就不是钱,它只是数字。实际上市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43 叶常落 阅读(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张九龄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宰相,是一位政治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可是说是宰相里面最会写诗的,诗人里面当官最大的。除了诗写得好,文学素养高之外,张九龄还是一位名相、贤相。我们知道,在古代有很多文人求仕不得,可是你知道,即使得仕,能够做到张九龄的位置也可以说是仕途的天花板了。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说过贺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41 叶常落 阅读(2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谒金门·风乍起》 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首先我对冯延巳不是很了解,但是总是觉得大概在哪里听说过。仔细想来,可能是很早之前看《人间词话》,大概是王国维评价过他,只是细节却怎么也记不得了。我恍惚间又记起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39 叶常落 阅读(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科举考试的时候,考官看到晏殊,你还是个宝宝呀,你怎么就来参加科举了?没想到这就是别人眼中宝宝年龄的晏殊,一举中第。 白居易有诗云,慈恩寺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要知道白居易考中进士已经是二十七岁了。孟郊更夸张,四十多岁考中进士,还大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晏殊微微一笑,不用言语,不好意思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37 叶常落 阅读(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那个寒冷的冬夜,客栈里的白居易望着眼前的烛灯陷入了深深的思念。孤独和思念一起涌了上来,如果没有如此的孤独,也不会轻易的勾起这么深沉的思念。我想白居易至少是一个细腻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含蓄的人,他没有说我想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37 叶常落 阅读(1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作者张籍不是别人,正是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里的张籍。人称张水部。张籍早年出身寒微,经孟郊的引荐,结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36 叶常落 阅读(1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公元785年,一个叫颜真卿的男人毅然赴死(上) ​ 提起颜真卿,会想到什么呢? 大书法家,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文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便出自于他之手,和柳公权并称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除了写得一手好字以外,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高风亮节,和铁骨铮铮。都说人如其字,字如其人,这句话在颜真卿的身上,分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35 叶常落 阅读(1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王昌龄的态度 你为何在意不重要的人的眼光而忽视自己的内心呢?你还记得你所追逐的是什么吗?你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还是活在自己的内心?你也怕别人的议论吗? 不妨读读王昌龄的这首七言吧。 莫道谗言似浪深,莫道迁客是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不要说别人的诬陷,像海浪一边能够把你淹没,也不要说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34 叶常落 阅读(1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这句话出自应试之作的最后一句,诗人钱起参加考试,考试的题目是《湘灵鼓瑟》。诗人呢,前面写得中规中矩,但是最后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可谓神来之笔。曲终,峰见。音乐的停止,对应了声觉的消失,这不是终点,青峰的出现,正是视觉的感受,一个完结一个才刚刚开始,这近乎朴素的一句话,却蕴含了数不尽的诗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33 叶常落 阅读(2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珙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大意:秋风吹老了洞庭的水波,一夜的愁思令湘君也催发了几多白发。醉倒之后的作者有些恍惚,只见眼前星光点点,一时间竟分不清他是在水面之上还是在天上的银河之上,梦境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星彩斑斓。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31 叶常落 阅读(4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那些诗词那些花|君不见此玫瑰于晚秋的夜色中凄然绽放,别具一格。 元稹说,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我起初挺喜欢这首诗,但是今天可能要改变了看法。 我对此花开尽更无花表示怀疑,因为我见到了秋夜中绽放的这朵玫瑰。 君不见此玫瑰于晚秋的夜色中凄然绽放,傲骨不输寒梅,绚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30 叶常落 阅读(1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夏夜小园 小L 夏夜清风拂柳绵,暗香袅袅扣心弦。 流萤弄影依花绕,且举金樽对月欢。 蛙声阵阵传荷韵,思绪悠悠忆旧年。 此心但得长如此,何惧红尘岁月迁。 李白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杨万里说,有时微凉不是风 杜牧说,轻罗小扇扑流萤 辛弃疾说,听取蛙声一片 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28 叶常落 阅读(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辛弃疾的词,你一读就是一个钢铁直男写的词,哪怕是明明很温柔的场景,在稼轩的笔下也显得很硬朗。以前我很少感受到文风,但是最近不知道是不是预制菜吃多了,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部分古诗词里面蕴含的那种刚强和温柔了。 昨天的月亮好圆,我又想起了把坂本龙一的那本书,我们还能有多少次看到满月升起,我们总是以为还有无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26 叶常落 阅读(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腾讯公众号文章的底部出现了一个腾讯公益的组件,我觉得这个功能设置的非常好,它体现了一家公司是向善的。公司可以是商业的,可以是盈利的,如果公司在商业盈利的同时,还能体现出些许的善意,那我觉得是非常好的。 腾讯公众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24 叶常落 阅读(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我们总会被一些零散的句子悄然击中内心。若将它们轻轻拾起、汇聚一处,便会发现,真正打动我们的,从来不是华丽辞藻的铺陈,而是文字背后那份意境与情感的深深共鸣。 从陶渊明、李白,到苏轼、辛弃疾,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精神版图上,始终有两样东西如影随形——一是月,二是酒。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22 叶常落 阅读(1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下的这四句诗,穿越千年时空,依然刺痛着现代人的心。 如果看过我之前的文章,就知道我很喜欢孟浩然的这首诗,我也不止一次的分享过。 这位隐逸诗人表面写的是面对浩瀚洞庭湖无法渡过的困境,实则抒发了自己身处盛世却无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21 叶常落 阅读(1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櫂,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村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王维真的很温柔: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你的才华只是暂时未被赏识,这并非你的过错,千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15 叶常落 阅读(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卷诗词一轮月】曹操对月沉吟,他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了月和酒,月和酒的历史已经追溯到了陶渊明所在的晋朝时代。但晋朝不是起点,而是我的知识所限。 那么在本文中,我们继续向之前的时代推进。看看曹操所处的时代,又会发生怎样的诗词和明月的故事。 在曹操之前,月亮在诗歌中多是作为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9-27 13:11 叶常落 阅读(17)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