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开题 列席记录笔记

今天是我这一级的研究生开题答辩,很不幸,我由于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无缘这次开题答辩,无奈延期之余我还是饶有兴致的去参加了这一次的开题答辩,作为一个旁观者感觉还是不错的,忘却所有不开心的事情,总是要往好的地方去想的嘛。

 

今天这是听答辩会还是很有收获的,第一个是知道了同级的同学都在做什么方向的研究,第二个也是了解了一下正统的论文写作思路,第三个也算是有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首先说下开题报告的PPT,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是研究内容; 第四部分是文献。

具体细分下:  第一部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就是要说明你所研究的问题来源于什么样的大背景,该问题的解决又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比如说你做的是多视角的聚类,是单纯算法改进类的而不是和应用结合的那种,那你就更应该把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说清楚,因为没有具体的应用背景更换让评委抓不出头绪而批驳你的研究动机是否立得住,这时我们可能会说多视角的聚类应用场景很多,如新闻推荐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海量的数据出现,为了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不同搜索引擎都会提供新闻服务,但是对于同样的一条新闻,Google引擎和Baidu引擎提供给你的推荐新闻是不同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多视角问题等等。又比如说你做的是多模聚类问题,那你的问题背景就可以说互联网的多媒体数据越来越多,对于同一个事物的描述我们可以用文字的,图片的,音频的,甚至视频的形式来表示,那么毫无疑问的是同时采用多种形式的数据来对这个事物进行表征所得出的表示更能代表这个事物的特性,同理这时候我们对该事物进行聚类分析的话采用多种形式的数据理论上来讲应该能够得到比只使用单一形式的数据更可能得到好一些的结果,这就是多模聚类问题的一个研究背景及意义。背景,我的观点就是互联网的发展,数据越来越多,类型也越来越多,而我希望得到的结果也是越来越好,这就是背景,意义,我的感觉就是说这东西能有用,也就是说在这个大背景下什么什么样的问题要是能很好的解决是一个比较有用的事情。

第一部分是交代你所要研究的问题所依存的大环境背景是什么,该问题的解决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和意义。

 

 第二部分, 是研究现状,这一部分需要有大量的文献支撑,因为这一部分我们需要给出中外同行在这个背景之下研究这个问题出提出的解决方法,分析他们的优缺点,为第三部引出自己的工作做铺垫。这一部分在论文写作中是需要较大篇幅来进行写作的。这个部分给出外国的研究是说明你研究的能和国际接轨,属于业界认可,比较有价值,这也反过来成为支持第一部分的论据,但是这部分一定要给出中国人的研究,学术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如果全是外国人研究除非你是大牛,或者你导师是大牛,就是那种top的那种,要不然直接就会受到质疑,你是不是论文文献收集的工作做得不到位,如果这东西有意义价值肯定会有人在做(已默认你不具备那种直接发现一个全新问题的能力及水平,或者是开创一个大领域的能力, 这或许是真的,哈哈哈),那么这就说明你工作不到位,如果你说你工作到位了那就说明这东西不被国内接受和发现是有一定原因的,比如这东西太小众,前提假设或许不成立,学术价值没那么大,等等,  这时候你如果要说这东西是最新的哪个外国人发在某某顶会上的,国内还没有在做,你不要以为这就能过关,因为这回答本身就没人信, 比如:这东西以前就没有人在做,不能吧,顶会上的文章不也是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做的研究吗(好像也确实是这样),就算没有直接与其对应的研究相关研究总是应该有的吧,反正这就是答辩时候要注意的一个坑,不然自己后悔都来不及。学界好像这就好多年没有什么独创性或者说是开拓性的研究了,所以放心你的研究东西一般都有人研究过,总不能你啥论文都没有看过自己闭着眼睛就想出来的。

这时候也会有人有误区,我这东西是某某领域的方法用到了某某另一领域的具体应用上,前人没有这么搞过,OK, 这是你的工作但是这也是有前人的工作的,比如A领域的X方法用到了B领域的Y问题上,那么X方法的文献你得有,相关的方法你考虑不考虑,A领域的Z方法为什么不能用到B领域的Y问题上呢,以前解决B领域的Y问题都用的哪些方法,它们存在的问题不足又有哪些,你下一步要说你这么做的好处那你相关的文献是不是得给出,这都是问题。

 

 

 

 

 

 

 

 

 

posted on 2019-01-04 20:18  Angry_Panda  阅读(29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