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杂项
摘要:曹增辉在《RSS阅读器:工具化还是媒介化》提出了对抓虾新动作的定义:“对于抓虾这次调整的思路,不少人将之归结为“社区化”,其实,我觉得说是“媒介化”更准确一点”。
那么媒介化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从订阅走向发现之旅”呢?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概念和“从搜索到发现之旅”是一样,都是着眼于从用户主动行为(搜索关键词、订阅RSS)到系统帮助用户找到潜在资源。
林嘉澍在《从搜索到发现》文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是这么定义这个发现之旅的“搜索是你明确地知道自己要找什么东西时所做的事情,而发现是你并不明确地知道一些好东西存于世上的时候,这些东西主动找到了你。”
阅读全文
摘要:你说当大家都是爬行动物的时候,怎么突然出来鸟这种飞行的创意了呢?怎么想出来的?真是匪夷所思,那些蠢大之物都是越发展越蠢大,怎么就开始突然其中一部分兄弟发展装饰性的羽毛了呢?而且怎么冒出一个分支向着脱离地心引力凭借不可思议的空气动力学运动呢?嗯?!怎么评价Google/Blog/Youtube横空出世?Twitter呢都只是顺势而为罢了。一句话,它最开始没这目的真的要飞起来,它们只是装饰性渐进,因为还没有生物见识过飞行,又怎么会预测自己要飞行而长出翅膀呢,可你总见识过滑翔吧,至少见过高空抛物吧?见识过techmeme、tailrank、megite这些滑翔的兄弟们后,玩聚网就是打算结结实实地玩把语义。
阅读全文
摘要:“有贴”也是北大人创立的一个Web2.0网站,应该归类於Social Network类站点。 在看到这个网站的三分钟内,我的第一印象是coComment.com的翻版,也就是把一个朋友在各处(论坛/新闻/博客)的评论都集成在一个个人空间内,变成半自动的“What are you doing”的twitter+facebook式样。
阅读全文
摘要:ZapTxt的提醒姗姗来迟,都已经设定了半个月了,才终于给我送过来一篇Alert。
我在上一篇《个性化阅读的过去和未来【一】》中提到:“Zaptxt,也是同样的思路,搜索范围也是非常广,从你指定的RSS Feed、新闻站点到招聘贴士,只要符合你的关键词,就可以筛选出来以某种方式投递给你。既可监视你的Feed列表,也可以专门监视特定网站。”
阅读全文
摘要:假定发掘粒度这个词,sayonly指三种含义:
发掘出你可能感兴趣阅读的人;
发掘出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可能你知道这个主题,也可能你还不知道它的存在,比如新热点,比如久远的主题】
发掘出你可能感兴趣阅读的文章。
阅读全文
摘要:今天去东四环的百盛,5层是小吃排挡。
由于上次去过,了解历史,所以,特地观察了一下新开业的商铺的销售情况。
作为一个局外者,发现整体设计者存在很多问题,可以归纳为“产品路径”问题,导致公平问题。
问题1:
不像大多数购物天地的小吃排挡的设计,兑换消费卡的柜台本应该每一个入口各自一个。百盛错误地把收银台放在了一个入口边,导致从电梯上来的顾客总是被暗示左转进入消费区,从而导致左手的大厅生意多;
这就是常说的入口问题。
为什么51.com说首页列出的用户列表不应该有头像,就是因为如果用户张贴头像并显示在推荐列表,就会导致大量的点击流向那些头像暧昧或者美女头像的用户,从而造成不公平,从而间接驱逐不被重视的用户。
阅读全文
摘要:韩磊颁奖词:我们在去年年初举办了一个评选活动,叫做最有影响力的专家,我们评出了10个,他们后面代表这更多的专家,第二个奖项叫做最优价值的博客,我们评选出10往上最大,文章价值最高的选用,最后一个奖项不得了了,叫做CSDN名人堂。
阅读全文
摘要:前两天,只说和詹膑一致认为“一个站点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互联网最基本的用户需求。”什么问题呢?“内容不缺乏,缺乏的是如何找到需要的内容。对于提供服务的站点来讲,就是发掘出用户需要的内容,展现给需要这些内容的用户”
CSDN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呢?英雄们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CSDN有150万注册ID,有50万活跃用户,每月会员增长两万。
从现在的情形看,CSDN有这么几种机制.
阅读全文
摘要:不知道技术英雄大会的各位英雄们的与会心得博文,在哪里能整理出来一个清单,呵呵,这也是当年2006中文网志年会的一个心愿,结果到现在似乎还没有良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后来他们就手工做了一份:《2006中文网志年会后续报道列表总汇》。ahgua建议发表文章后利用del.icio.us收藏并贴”cnbloggercon”标签,方便他人查阅。这倒是一个办法,可是有点。。。有点hack。
我致力的服务之一就是要解决这种“将优秀话题和短期内热点话题从大量的信息中过滤出来,成为阅读的首要话题”问题,但还没上线,就不献丑了。本来想用奇虎聚客做一个专题,可惜他搜索出来的东西百分之八十都不靠谱,让我很失望,只好手工整理了。
阅读全文
摘要:而且这条自然语言处理的路走下去,越来越宽,已经不再仅仅是“用主题来重组互联网内容”和“发现新热点”这么简单了,更重要的就是“按人来重组互联网内容”,这要求我们“更精确地了解人”。通过什么?就是通过人们的写作,通过博文通过帖子,了解一个个虚拟ID背后的人性欲望。
阅读全文
摘要:书接上回《自然语言处理能够把全网内容组织到什么程度?》。
百度新闻和google新闻都是不错的新闻聚合,内容组织得不错。
他们的区别有几点:
1:是否提供新闻摘要?
2:是否可定制?
3:是否可根据用户习惯推荐资讯?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到:
1:论技术,google胜过百度;
2:论产品整合程度,google胜过百度;
3:论个性化定制和“更了解人”,google胜过百度;
4:论“更了解中国人想看什么”,百度胜过google。
那么我们的自然语言处理如何帮助人们阅读资讯呢?
显然,新闻聚合模式,暂时无人能出google新闻之右。
那我们只能攻击他们的弱点,也就是在资讯中搜索的结果了。
阅读全文
摘要:技术经常和产品或者叫做业务部门做PK,有的有效率,有的甚至仅仅是无谓的争吵。
我们先来给出刘韧式的断语体:
1:争吵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业务部门一定要学会和技术部门争吵的技巧。
2:刘韧语:“谁都不是超人。所以,大事情一定是很多人一起做的。很多人一起做事情,难免有摩擦。自己还咬自己舌头呢?”我们欢迎有摩擦,创业团队更需要摩擦,而不是和和气气。和和气气的创业团队就意味着平淡无奇的产品。摩擦是常态。
3:两部门的manager需要能够随时跳出三界外,看争吵的流程是否可以提出一个框架,从而能够引导争吵步入正轨,成为有益的争吵,成为总是有产出的争吵。
4:谁能够先一步提出决策流程的框架和执行细节,谁能够推动争吵发展到最后成为有益的成果,谁就将掌握话语权。
5:不要急于下定论。不要急于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要分成三种方案来打:短时间内应急解决的立即启动,较长时间内折中方案的设计,长远解决的思路记录下来并安排时间做头脑风暴。
6:多总结固定套路打。
阅读全文
摘要: 据说上面这张图是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登出来的,由 US Census Bureau 得来的。图上红点表示more single women,蓝点表示more single men,点越大表示多出的数量越多。宾州西南角那个红点就是Pittsburgh。这张图想说以密西西比河为分界线,北美的单身女性大多集中在东面,尤其是NYC地区,而加州的单身男子大有盈余,还有微软所在的Seattle。
郑曰:看人家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杰出贡献。以视觉化清晰显示数据,似乎是老外的专美,老外特别擅长图形化思考,而中国人善于用1234断语体来书写。这可能和几千年来的中国教育体系的教材《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大都是断语体有关。举个例子,“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一个断语,而没有论述,也没有论据,更没有统计数据证明性本善的论断是对的。
阅读全文
摘要:我猜想,在这种天纵其才的强人眼里,实际上很少会去考虑如何超越别人,他们由于自身的优势,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找到好玩的,如何能够激发自己的能力,因为很多公司里面的操作层面上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太容易了,所以也许真的他们真的是和凌总结的是一样的:
“你不需要成为“最好的”,只要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阅读全文
摘要:这篇日志是针对新近毕业的学生说的,对已经工作许久的人们,也许也有一点点启发意义。
阅读全文
摘要:“为了避免出现具有毁灭性的反叛和镇压,我们必须和他们竞争。
如果有必要,我们必须追随他们;如果我们做得到,我们就应该领导他们。
要做到这些,我们必须面对开敞的空间,我们必须教育自己去面对。”
阅读全文
摘要:百度、奇虎、雅虎、Google中国这三家中原逐鹿,百度是战略最稳定也最坚定的公司,产品最稳定也整合得最好的。 当你搜索到一个符合特定信息的用户后,可以通过这样的个人门户了解他/她,涵盖了百度的各个子产品,贴吧、知道、音乐掌门人、Wiki,充分体现了“搜索背后的人”的理念。
其实类似的说法,谢文也曾经在7月份说过:
1:“社区搜索,不是搜索关键词,而是搜索人的行为!”
2:“社区搜索,只有在社区中才能搜索,如果是像某些门户站点一样做全网论坛搜索,那不是社区搜索!”
阅读全文
摘要:2. 随着局面越来越明朗,袁岳说的“生意有一种令人上瘾的特点,就是有限的资源总可以变得更多”也慢慢地展现出来。有越来越强悍的人员的加入,听到了一些名字,见到了传说中的一些人。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认同我们讲的故事,不过没关系,如果是技术上的问题,我们可以调整,如果是商业上的问题,我们可以绑定更多的资源。BD方面,我们不会像大多数创业团队一样能想到的操作手法却因为商业资源不够而无法实施。
3. “个体的个人与生意人的很大区别,是生意往往是一个无形而弹性的圈子,这个圈子里有许多超过我们过往见识与经验过的人物、事情、知识和资源。”这一点体会比较深。以前犹犹豫豫的是进移动公司呢还是继续等待神州泰岳上市赚点股权的时候,老吴说我还是公司呆惯了,其实外面的世界是我所想象不到的。现在我大概明白了。
阅读全文
摘要:精于心,简于形[郑昀] 说 (15:15):
http://www.xfocus.net/articles/200610/888.html,这里面谈到了。
“两年前,访问网站的时候经常被重定位到北京宽带智能纠错网站去,比较烦人。
后来一段时间好象也没有了,也就没有注意了。这几天,访问网站的时候又经常出现
一些奇怪的现象。初步判断网络有点问题,当然我能确保我的系统是干净的。
”
精于心,简于形[郑昀] 说 (15:16):
jcdh.cn whois 信息
Domain Name jcdh.cn
Domain Status ok
Registrant Name 吕先生
Administrative Email dayu2008@163.com
Sponsoring Registrar 北京万网志成科技有限公司
Name Server dns11.hichina.com
Name Server dns12.hichina.co
阅读全文
摘要:网友问我:
想和你讨论个问题。耽误您点时间。针对现在的应届毕业生多如牛毛,你觉的研究生比应届生有什么优势? 只是知识的积累吗? 应届毕业比研究生多3年经验,感觉针对现在招聘要经验的说法,研究生毕业应聘面对相同年龄的有3年经验的应届生,好象相对还是吃亏 。还有我想说的是大学生普遍专业与工作类型不对口。我们最后应该是依从专业还是依从工作?
阅读全文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