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来自《towards principled methods for training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时间线为2017年1月,第一作者为WGAN的作者,Martin Arjovsky。 下面引用自令人拍案叫绝的Wasserstein GAN 要知 阅读全文
摘要:
本文来自《MobiFace: A Lightweight Deep Learning Face Recognition on Mobile Devices》,时间线为2018年11月。是作者分别来自CMU和uark学校。 0 引言 随着DCNN的普及,在目标检测,目标分割等领域都有不小的进步,然而其 阅读全文
摘要:
本文来自《MobileFaceNets: Efficient CNNs for Accurate Real-Time Face Verification on Mobile Devices》,时间线为2018年4月。是北京交通大学和握奇数据公司的作品。 人脸发展至今,效果相比传统方法有了很大的提升, 阅读全文
摘要:
本文来自《ArcFace: Additive Angular Margin Loss for Deep Face Recognition》,时间线为2018年1月。是洞见的作品,一作目前在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读博。 CNN近些年在人脸识别上效果显著,为了增强softmax loss的辨识性特征学习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