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几位老师让你一生感激不尽----我的大学老师

总有几位老师让你一生感激不尽----大学老师

每年高考结束了,都会看到这个所谓暖心的段子:

每年高考出分的时候,哭一批笑一批,只有上过大学的才知道,几年后的风骚,谁的天下,都别说得太早。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突然想起比尔盖茨的话:“难道坐头等舱会比坐经济舱先到达目的地吗?”所以不要对孩子失望,站一路也是一种历练!

看了这个段子,也该看看“怎么看待「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 老板并不太关心你是怎么来的」的说法?”的讨论。

1996年,我是属于哭一批的,太想放卫星,结果精神压力太大,身体垮了,高考成绩不理想,也不敢再复读了(这个教训带来的良好的副作用是上大学以来,我一直注意锻炼身体)。这样就来到了汉水之滨、旅游胜地武当山的北麓,环境幽雅,景色宜人的车城十堰,来到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当年学校隶属东风汽车公司(二汽)的,所以现在买了一汽的车会有点负疚感。

不像现在,孩子一出生就有身份证号。我是上大学才办身份证的,所以身份证号是湖北的,现在还常被误解是湖北人,被一些湖北人当作老乡。我是山东人,临近河南,家乡话是正宗河南话,身份证是湖北的,然后来北京工作,身份认知混乱。在北京,我看到山东人、河南人、湖北人都很亲切,都当做老乡看的。

上不同的学校,遇到了不同的一群同学和老师。有些老师名字都忘了,但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学到了不少做人做事的方法。对他们,我一生都心存感激!幸运的是,还遇到那么多好老师!

班主任

上大学一共有三位班主任。

第一位我已经记不得她的姓名了。学校在“信息管理系统专业”还没被教育部批准的情况下,以“计算机专业”的名义把我们招进去就分到管理系了。学校领导一直游说我们学“信息管理系统专业”,我坚决不同意,要回到“计算机专业"去,结果是在管理系军训完才转到当年的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专业”,后来“信息管理系统专业”我们毕业了也没有审批。我工作的学校和当年读书的学校很像,隶属于国家部委(国企),工科为主,有个文科的管理系。有人感觉“管理系”是异类,我当过一个月的管理系学生,对管理系感觉却很亲切。第一位班主任没见过几面,但第一次班会,她的话我现在还记着“大学里最主要的是学会学习,特别是快速学习的能力,而大学里每门课都是锻炼你这种能力的途径”,到现在我求知欲都很强,感觉学东西是件容易的事,心里也感谢那位老师。我现在也常用这句话规劝那些把学不好归结为家长给选了不好的专业的学生,我工作用的东西大多跟大学研究生时学的关系不大。

第二位陈全敏老师,牛人,当了没多久班主任就调二汽了。我在大学不怎么成功的创建了一份《启明星》的学习报,开始手写,后来陈老师提供打印服务,让我很早学会了Word排版。可惜的是这份报纸没法很好的解决稿源问题,慢慢的不得不停办了。

第三位是留校的学姐,许丽霞老师。我家庭条件差,她大学四年在减免学费、奖学金、助学金上帮我很大忙,让我心存感激。大学的暑假两个月,一般我花一半时间做家教挣学费、生活费,花一半时间学习编程。许老师还派她当时的男朋友辅导我学习,让我理解编程时算法和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在他指导下我敲了几千行代码,打下较好的专业基础。我现在上课让学生“抄书上的代码、运行、调试”,就是这时的学习经验。这篇博客“积极主动敲代码,使用Junit学习Java程序设计”说的方法就是当年我学编程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方法,虽然那时候用的是C语言。现在许老师也是“亦师亦友”,大家交流密切,我很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也能是这种关系,无论是上学时还是毕业后。

米清河老师

大家上大学都会遇到所谓的“四大名捕”,一般教数学的俱多。教我们高等数学的是米清河老师,大家公认的讲课好的老师,上课很有条理,深入浅出,基本上课上就可以掌握他讲的内容。公认的“名捕”名不虚传,不少同学倒在了“高树”下,四年不开心。听到的一个段子是:

米老师的孩子也是他教的,高数考了59,他愣是不让过,孩子多年不理他。

我觉得这是传说。虽然是名捕,但很少人说米老师做的不对。当一名老师对教学做到位后,你怎么严格要求都没有问题是米老师给我最大的启发,一直影响着我的教学方式。

作为对比的是,我也遇到有老师不知道什么原因看不惯某个学生,故意让学生挂科,我一直引以为戒,多年教学让我发现,老师的主观判断有时候很不靠谱。上大学时,米老师说有学生编造父亲去世的谎话来骗取老师同情,我当老师也碰到过这样的学生,真可以当演员。对每个学生保证程序正义,保证公平一直是我努力做到的。

陈家琪老师

陈家琪老师(百度百科,主页)百度百科上的简历不知道怎么就略去了当过我们老师的这一段。很庆幸,程序设计入门C语言是工程经验丰富的陈老师教的。我们当时汇编语言、C程序设计使用的汇编器、编译器都是陈老师定制的(后来知道只是加了个壳)。陈老师的汇编语言工具可以点下载。对陈老师膜拜至今,陈老师一直是我学习和努力追赶的方向。

工作了,研究方向转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当年我的《计算机网络》基础不好,通过网络跟陈老师重学了一遍《计算机网络》,现在陈老师的《计算机网络》是国家级精品课,真希望他能开MOOC。

所有的编程问题在陈老师嘴里都是“小菜”,遇到任何问题找陈老师,都是嘴里说着“小菜”,手上噼里啪啦就解决了。看陈老师编程,你会感觉程序设计是一件非常简单、非常让人愉悦的事情。参加过不少教学会议,对比陈老师,现在的计算机教育问题,我一直感觉老师水平问题是个大问题,与业界脱离、没有动手经验,教学生只能空对空。

C语言我一不小心考了个第一,其实当时水平很差。不少同学有问题就找我,老师也有项目找我,我就被迫着买书自学、暑假加班自学、慢慢找回了学习计算机的自信。大四考研,我就给同班同学开专业课辅导班了,当年考研“数据结构”有的学校指定用PASCAL,我被老师找去翻译过PASCAL,Fortran的程序,自学过这两门编程语言。那时候就有了当老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的体会。读研究生、当老师,都碰到一些学生会点东西藏着掖着,不愿意分享,其实一个知识点能给别人讲明白,自己受益最大。

有了网络就可以跟陈老师学习,还有跟侯捷老师学习也是通过网上。工作后教学信息化的推动和应用我都是非常积极的。

为什么我那么推崇高教育信息化,是因为我从中受益很多。

黄明老师

作为一名山东的学生,上高中时,我们是六点上早自习,晚上9点休息,然后一个月休息一个周末的。上大学了,老师要求7点上早自习,福建、海南那帮同学就开始JJYY了,我觉得那是“小菜”。至今我都有一个感觉,山东的学生天然都应该是学霸,对于不是学霸的学生,我真是恨铁不成钢,有点无法接受。

大一上学期结束后,感觉大学考试怎么可以这么考?作业原题?太简单了!有了伏龙的本领,老师你让我捉条蛇?然后大家就开始分化了,不少人学会了期末突击的本领。到大二,醉心所谓学生工作,我学习也放松了,一放松下来才发现,东西不是那么好学的,突击不是谁都可以做好的。大二时,令人不可接受的是《概率论》考试挂了。教我们《概率论》的是黄明老师,山东人。

然后,黄老师找我狠狠批评了一通,说我就是他招进来的,一直很关注我,知道我这学期一直没好好学习,然后指明考取研究生的方向。

然后,我退出了学生会,辞去了学生工作的一切职务。专心学习,准备考研。

很快,我就找到了高二学完高中三年内容可以参加高考的感觉,大三就报名参加考研。然而,被教务处的老师给挡下了,有学籍管理的麻烦,说考上了也不让去,就不让我参加。非常感谢丁书记,许老师帮了很多忙。今年(2015年)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决赛在沈阳东北大学,本不该我带队去的,我还是去了,因为大三我报考研究生的学校是东北大学,我想去看看。大三虽然没考成,当然,大四考研就轻松多了。

走了弯路,有人给指出来,太重要了,感谢黄老师改变了大学的轨迹。

现在当老师了,我对山东学生要求会更严格些,因为看到了有的人有当年我走歪的趋势,也有学生说老师您这课我复习两天考80分没问题,我都信,但怎么就没有考及格呢?我体会过这个过程。学生学生,以学习为主,其他是学有余力时做的。

还好,考研让我好好补了一下《概率论》。

蒋伟荣老师

蒋伟荣老师教我们《数字电子》。蒋老师讲课和米老师一样,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听起来就是享受。上蒋老师的课我都是抢前面的位的。

蒋老师和陈家琪老师(百度百科,主页)、姜木霖老师都是工程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老师。蒋老师上课时说,电子类的课,你想考任何学校的研究生,想深入学习,都可以找我答疑。当老师学识上的基本要求是“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先有一桶水”,其实很多老师做不到的。教我们计算机网络的老师是谁我都忘了,如果你把教材好好看看,看不懂的问老师,老师也不懂,后来还是找陈家琪老师(百度百科,主页)回了一下炉。

当老师后,蒋老师一直是我的标杆,现在上的每门课我都看了近百本的相关图书。我当老师后,自己把计算机专业所有的专业课程都上了一遍(不少是给成教的上的),也给学生说过考研一切专业课找我豪言壮语,可惜的是公务员大热这些年,我们的学生没人考研了。

周鹏老师

周鹏老师应该是高我们两、三级留校的学长,教我们《Visual C++程序设计》。上面写过,大二考试受挫,大三一门心思要考研。《Visual C++程序设计》课就没怎么好好学,书上的代码看懂了,就想考一下就过了。谁知道,周老师要做项目验收。没有投入时间,验收时一塌糊涂,问个问题不知道,问个问题不知道,老师态度也很差,自己感觉严重被羞辱了。

其实,关键是当时不熟悉。《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How to Win at College)》里面建议要和老师做朋友是有道理的。我的同学YQG说,拿好成绩的一个秘诀是让老师记住你的名字。后来周老师跟我一起考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我考上了他没有考上,第二年,他成为我师弟了,见面我还是恭敬的叫周老师,他都不好意思了。

研究生三年一多半的时间都花在了C++,MFC,面向对象技术,Windows API,Visual C++上了,把周老师的课给补上了。

我当老师第一年,考试就让把实验重现一下,考哭了不少人。考试重实践,验收让学生改代码,加代码,这都是跟周老师学的,后来一直研究项目驱动,做中学,直到最近才感觉很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问题

我其实很理解现在我们的学生第七学期不好好学习专业课,复习公务员考试的,虽然这样效率很差。我不想做低效率的事,发现上课不听讲还保持高效学习效率的方法是做数学题。

姜木霖老师

姜木霖老师带我的毕业设计。有了姜老师,我的毕业设计不是一个虚拟项目,而是一个公司里要实际要用的实战项目,使用Powerbuilder开发一个B/S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姜老师把我们从山沟里带到了大上海,来到了当时叫东风电仪,现在叫东风科技的公司。

2000年4月到6月两个多月,可以无限制的上网(当时上网查个考研成绩就得花几块钱),学习了面向对象技术,组件技术,交了一堆技术牛人朋友,感谢姜老师提供的环境。

姜老师让我认识到,“在国内,学计算机是很少几个可以不用跪着就可以挣钱的专业”。做个毕业设计,老师还发了几百块劳务费,解决了我毕业时和同学们喝酒的财务问题,挺高兴的。后来才知道,姜老师从那个项目中赚的是给我们的几十倍,上百倍。

我也想学姜老师组建一个开发团队,不过,我给学生的分成都在50%以上,希望看到这的有能力、有闲的同学找我联系。

屈崇丽老师

屈老师教我们《法律基础》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门课绝对是副科,和其他思想政治课一样,也就没有打算好好学。

屈老师上课不一样的地方是你不想听都不行,一些枯燥的法条她用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穿起来。后来考驾照时我们那个讲交规的老师,也是通过故事讲法条,我不知道怎么就觉得这老师不错,像我们屈老师。

于加朋老师(微博)在《课程设计与开发:CDOS学习手册》一书中总结老师把知识点化复杂为简单的三个办法包括:用格子代替复杂、有钩子诱导联想、用梯子连通逻辑。其中用梯子连通逻辑

怎么让本不打算听你的课的学生都爱听,是屈老师给我最大的启发。讲故事、谈理想在我们专业课上是不行的,这是我后来研究游戏化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一个起点。

肖杰老师

肖杰老师教我们《音乐鉴赏》的老师。至今,“梁祝”是我很少能听懂的几首曲子之一。《如何在大学里脱颖而出(How to Win at College)》里面建议学生选修艺术类的课程,这门课算补了个缺。

肖老师上课都是先列简历,吹嘘一通这音乐协会会员,那音乐协会理事什么的,让我们感觉上他的课赚大了。
我挺吃他这套的,特别是后来发现课讲的很好时。

上班后发现有时太谦虚了也真不太好,有时候吹吹牛挺能唬人的。关键是,实现了自己吹的牛,自己也牛了。

伍国俊老师

选修伍国俊老师的《书法鉴赏》的最初动机是混学分,有一定的书法基础肯定可以拿个高分。上课了,才知道赚大了。

在没有PPT的年代讲书法是件不大好玩的事情。伍老师自带胶片投影,让大家领略了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此外,伍老师还自带设备,在课堂上演示书法创作。我了解到除了文房四宝外还有那么多工具,现在我办公桌上配备的书法练习工具都是那时候学的。

最大的震撼是看伍老师一笔一画写字,才真的知道学习书法,只看字帖是学不好的,如何运笔、如何顿笔、如何转锋。

后来有幸看到清华大学朱仲涛老师的Linux编程和数据结构课,有了听伍老师课的感觉。当老师后,一直想学伍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编程,但一直做不到自己理想的效果。

伍老师的课直接摧毁了我的一个偶像的形象,庞中华老师的字怎么越看越丑了?


欢迎关注“rocedu”微信公众号(手机上长按二维码)

做中教,做中学,实践中共同进步!

rocedu



估计完成时间:3小时

实际完成时间:2小时


posted @ 2015-11-12 09:42  娄老师  阅读(136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