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ONNX 和 TensorRT:AI 模型部署的 “黄金搭档”(大白话版) 一、ONNX:模型的 “通用翻译官” 1. 解决啥问题? 不同 AI 框架(比如 PyTorch、TensorFlow)训练出的模型格式不一样,就像中文、英文、日文各自有语法,互相 “听不懂”。 ONNX 的作用:把所有模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3:10
m516606428
阅读(2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Coze 和 Dify 都是 AI 应用开发相关的平台,它们的区别如下: 平台定位 Coze1:是字节跳动推出的,就像一个社交达人,主打 “对话即服务”。它是低代码 / 无代码的平台,能让你在半小时内快速搭建出一个可以发微博、接客服的聊天机器人,很适合 C 端用户和没有太多技术经验的小白开发者。 D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3:09
m516606428
阅读(25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模型层与技术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关系,两者在不同领域(如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系统架构等)中相互依存、相互驱动。以下从概念定义、关系解析、具体案例及延伸思考四个维度展开说明: 一、核心概念定义 1. 模型层(Model Layer) 本质:指对现实问题或系统进行抽象、建模后的逻辑层次,通常以数学公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2:53
m516606428
阅读(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大模型领域,MCP 是指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1。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1: 起源与背景:2024 年 11 月 25 日由 Anthropic 公司发布。随着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在处理长对话、多轮交互时面临上下文长度限制导致的信息丢失问题,以及不同模型 Fu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2:48
m516606428
阅读(13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从工作内容、知识学习、技术栈三个维度,对比 NLP 大模型工程师和 NLP 工程师的区别: 一、工作内容差异 1. NLP 工程师(聚焦「传统 NLP 任务落地」) 任务类型:围绕文本分类、情感分析、命名实体识别、机器翻译等单一 / 小型 NLP 任务展开。比如给电商评论做情感分析(区分好评 / 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2:28
m516606428
阅读(3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模型算法工程师和大模型应用工程师在工作内容上有明显区别,从核心目标、技术侧重、工作流程等维度来看: 一、核心目标差异 模型算法工程师:聚焦 “造模型”,像打造能解决各类业务问题的算法模型,比如为金融风控设计精准识别风险的机器学习模型,或是给推荐系统构建高效推荐算法 。要从 0 到 1 设计、优化算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2:13
m516606428
阅读(14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以下从精准性和快速性两方面,结合实际优化思路,用大白话给你讲清提升 RAG 检索效果的方法,面试答题时可这么组织: 一、提高精准性的核心思路:让检索 “又准又贴” 要解决 “找的资料和问题对不上、有噪声” 的问题,关键是让检索系统更懂用户需求,精准匹配知识。 1. 优化文档处理(从源头保证质量) 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1:12
m516606428
阅读(7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先理解 RAG 的核心目的 大模型(比如 ChatGPT)虽然知识多,但有两个问题: 知识可能过时(比如不知道 2025 年的新政策); 没有你的私有知识(比如你公司的内部文档、行业机密)。 RAG 就是解决这俩问题的:让大模型回答问题时,先从你的 “私有知识库” 里找相关资料,再结合这些资料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1:08
m516606428
阅读(18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以下用大白话讲讲金融 APP 里的 Agent(智能助手)该咋判断、处理这类 “跨界调戏” 问题,分判断逻辑和处理方法两部分说: 一、Agent 咋判断 “被调戏”?核心看 3 点 金融 APP 的 Agent 本质是 “解决金融相关问题的”(比如查账户、理财咨询、贷款流程),遇到 “小孩两岁能不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1:06
m516606428
阅读(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这张图是在解释 Transformer 里编码器(Encoder)的工作原理,用大白话拆解如下: 一、核心概念:“12288 维空间” 是啥? 可以把一句话里的每个字 / 词,想象成一个 “超级多维度的坐标点”。比如 “北京” 这个词,在 AI 眼里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一个 12288 个数字组成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1:03
m516606428
阅读(1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要判断 Transformer Decoder 方向算不算主流,得结合它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情况来看,用大白话给你拆解: 一、先搞懂 Transformer 的 “encoder(编码器) + decoder(解码器)” 基本结构 简单说,Transformer 是个 “编码器 - 解码器” 的组合: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1:00
m516606428
阅读(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段位” 和 “年薪”:AI 岗位的 “等级 - 收入对照表” 最初级(5 - 15 万):刚入门,会基础 Prompt(写指令让 AI 干活)就能混,比如让 AI 写文案、简单问答。 初级(10 - 30 万):比最初级多会 Agent(让 AI 像 “智能小助手” 执行任务),能做简单 AI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0:57
m516606428
阅读(3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语言文本预测和文本分类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不能简单说 “文本预测本身就是文本分类任务”。下面用大白话拆解两者的关系: 1. 文本分类:给文本 “贴标签” 本质:把文本分到预设的几个类别里,比如: 判断一句话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情感分类); 区分邮件是垃圾邮件还是正常邮件; 识别新闻属于体育、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0:55
m516606428
阅读(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你理解得挺到位,用大白话展开唠唠 GPT-3.5 比 GPT-3 好用的关键原因,核心是 “能力升级的三重逻辑”: 一、基础能力:参数、数据、训练目标的 “代际碾压” 参数与数据的量变→质变 GPT-3 是 “初代巨人”:参数多、数据广,但更像 “知识仓库”,你得用很规整的格式(比如指令清晰的问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0:46
m516606428
阅读(3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以下用大白话对比 GPT - 3 和 LLaMA 的区别、优缺点,方便你理解: 一、“出身” 和定位 GPT - 3: 你可以把它想成是 “科技大厂(OpenAI)精心打造的专业选手”,是 OpenAI 开发的大语言模型,目标就是面向全球各种场景,给大家提供通用又厉害的语言服务,像帮写文章、做问答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0:42
m516606428
阅读(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先说白话解释 “微调” 你可以把大模型想象成一个 “啥都懂点但不够精的通才”,就像刚毕业的大学生,知道很多知识,但没特别专长。微调 就是给它上 “职业特训班”,用特定领域的小量数据接着训练,让它在某一行变成 “专家”。 比如: 通用大模型聊奶茶,只会说 “好喝”;微调后(用奶茶测评数据训练),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0:39
m516606428
阅读(1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这页内容是在说怎么让 AI 系统(比如大语言模型 + 各种工具)更靠谱、更好用,像人解决问题一样,拆成几个步骤,每个步骤找关键 “提升点”。用大白话逐个拆: 标题:如何提升性能 就是说,咱要搞清楚 “怎么让 AI 干活更准、更稳” ,核心是四个大方向: 让 AI “判断当前状态” 更准(比如分清用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0:38
m516606428
阅读(2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就是说要聊聊靠大语言模型来打造 “智能小助手”(Agent)的事儿 ,这些小助手能像有逻辑、有状态的 “小脑瓜” 一样工作。 “从无状态,到特定状态的定义和识别” 以前大模型输出可能比较 “没条理、没记忆延续性”(无状态),现在要想办法让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能明确 “不同阶段该啥样(定义特定状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0:32
m516606428
阅读(1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Function Call 的核心:让 AI 自己决定 “该用哪个工具”,但你得提前 “摆好工具架” 一、AI 选工具的逻辑:像 “点菜” 一样,它只选你菜单里有的 你提前定义好 “工具清单”: 比如你告诉 AI:“现在有 3 个工具可用 → [天气 API、翻译 API、计算器]”。 每个工具要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0:27
m516606428
阅读(1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MCP 没有替代 Function Call,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以下是两者的对比1: 定义和性质 MCP:是由 Anthropic 推出的通信协议,就像是一个 “通用插座标准”,目标是解决多模型、多工具对接时标准缺失的问题。它规定了上下文与请求的结构化传递方式,要求通信格式符合 JSO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6-16 20:24
m516606428
阅读(141)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