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测试,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关键一环,是客户对产品质量满意度提升的重要手段。在产品发布前,对产品进行充分而有效的测试,可以保证产品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而降低产品维护和返工的成本。如今,很多公司的产品研发体系均进行了组织和流程的变革,如实施了IPD、CMMI、敏捷等开发流程,但对于产品测试环节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测试不同于开发, 开发人员有着明确的目标,相当于打靶,而测试人员的目标相当模糊,相当于摸鱼。
产品测试管理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根据共创力咨询几年来对国内百余家高科技企业的调研,如医疗行业、手机行业、电力行业、电信行业、军工装备行业,这些行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测试的手段和方法极其有限,普遍面临的以下的问题:
由此可见,测试将会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如测试组织、流程、人力资源、技术和测试平台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公司常见的问题领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测试能力的提升,是目前很多高科技企业迫在眉睫的事情, 下面以共创力一个“测试能力提升”的咨询辅导案例,来解答如何提升企业的产品测试能力。
企业背景:深圳某大型医疗设备提供商
A公司介绍: 自1994年创立以来,立足“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不断在技术、营销、品牌等方面积极探索,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厂商。A公司目前共向市场推出了数字超声、放射影像、临床检验、血液透析、呼吸麻醉、医疗IT六大系列产品,拥有超过1500家分销合作伙伴,构建了一个庞大完善的服务营销网络,塑造了A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成为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最具价值的中国品牌之一。A公司的研发人员超过600多人, 测试团队40多人, 公司组织架构如下:
A公司在产品测试领域遇到的问题:
通过共创力资深顾问团队对A公司的调研,发现在测试环节有如下的问题:
- 由于医疗设备及软件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投诉也越来越多,大部分问题都是软件质量问题;
- 产品测试部门只是在开发人员版本开发完成之后介入,没有介入到需求,很多问题漏测;
- 开发人员版本发布太随意,没有做版本管理;
- 开发人员没有做BBFV,SDV的验证也非常简单。大部分的测试工作集中在SIT阶段,这个时候测试已晚;
- 开发人员的质量意识非常淡薄,测试人员对开发人员没有约束力;
- 开发和测试脱节,测试人员未完全理解需求;
- 测试人员大部分是手工测试,对于自动化测试是纸上谈兵;
- 测试人员离职率较高,成就感不强。
针对以上的问题,共创力专家团队制订了完整的能力提升计划和全方位的产品测试能力提升方案:共创力咨询团队基于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并对标行业标杆,对A公司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制订出下面的实施步骤:
1)打通基于IPD的测试端到端流程。通过IPD体系打通端到端的产品测试流程体系,将测试活动前移, 如在概念阶段,提出可测试性需求;在计划阶段进行测试需求分析和测试策略及方案的设计, 在开发阶段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

2)定义各个阶段的测试活动和角色职责。输出如TSE 、测试代表、测试工程师的岗位职责。
3)测试需求分析和测试技术的实践。对测试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工具进行培训, 如缺陷管理BUGFREE /禅道/QC;测试用例管理 TESTLINK; 配置管理SVN/VSS/GIT等,另外,对测试需求分析工程实践进行指导:
4)通过TR对测试过程规范性进行管理。通过对每个TR评审点监控,对测试的结果进行管理,并应用于产品质量目标的度量。
5)建立测试人员的任职标准和晋升通道。
为每一个测试人员建立职业发展通道,避免“重研发、轻测试”的情况, 另外,建立测试人员的职业通道可以增强测试团队的稳定性。
6)建立测试部门职责与质量目标考核标准。
为测试团队建立质量考核标准,主要从质量、效率、成本、自动化四个维度对测试团队的绩效进行考核。
A公司产品测试能力提升咨询辅导项目取得的成果:
通过为期一年的辅导,A公司的产品测试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各产品线的测试方法和手段得到了实践, 与公司IPD流程的配套更加顺畅,各项测试管理工具如禅道、CPPUNIT、模似仿真工具得到了落地, 研发自测试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研发人员的质量意识增强,公司研发副总裁JASON评价该项目是研发团队引进的一个成功的咨询项目,会进一步与共创力团队进行合作,共同提升产品测试能力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