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
刚开始学Java时,我总像愚公那样闷头 “硬拼”:抱着厚厚的课本逐行记代码,觉得背得越多学得越好,结果记了又忘;遇到不会的题就熬夜刷题,对着满屏的红色bug反复修改,越改越乱,常常熬到后半夜,第二天上课还昏昏沉沉。可即便这样,进步还是很慢——就像愚公一锤一锤凿石头,再用力也突破不了自己的精力极限,反而越学越没信心。
后来偶然想起李冰 “积薪烧石” 的故事,才慢慢明白:学Java不用死磕硬扛,找对简单方法入门才更管用。比如学循环的时候,我不再先死背 “for 循环语法结构”,而是先试着写 “算1到100的和” 这种小例子,跟着步骤一步步敲代码,敲着敲着就摸清了循环的逻辑;遇到 “面向对象” 这种绕人的概念,也不硬啃满是专业词的文档了,而是搜通俗的讲解视频,看老师用 “把手机当成一个对象,有品牌、价格这些‘属性’,能打电话、发消息这些‘功能’” 来举例,一下子就懂了。
现在我慢慢发现,学Java真的不用拼时间长短。就像李冰靠 “烧石” 比 “凿石” 更快打通工程,我们用巧方法学习,反而能节省不少精力:不用再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也不用为了改bug熬到崩溃,每天按合适的节奏学,还能留时间做个小项目巩固,比如写个简单的计算器。这样学下来,不仅轻松,学到的知识也记得更牢,再也没了之前那种 “越学越累” 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