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A思索感悟
摘要:和尚,释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也。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果然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一句话,得罪了儒道佛三教的所有人,可见他的大胆与桀骜不驯。 中国文化是一种综合复合型的文化。古语说,“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教儒道佛”,这说明,中国文化由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家思想组成。儒家是中国文
阅读全文
摘要:什么样的人生观比较有价值、让然感到不虚此生?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 何谓幸福?指人在其所处的环境中,与生存资源与发展资源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拥有平静、安定、愉悦的心境。 如何获取幸福的人生?三个方法: 1,拥有支配充沛物质资源的权利。 2,拥有鼓励支持式稳定的亲密关系。 3,拥有丰富的知识、积极的思维模
阅读全文
摘要:一、自然规律 自然界存在两种规律,偶然性与必然性。如果否认两者的同时存在,一味坚持只有一种规律就会迷。 只承认偶然性,就会成为认为一切皆空无所事事的懒汉。 只承认必然性,就会成为认为连一个人未来的人生经历(命)都是确定(可算)的神棍。 想收获一个好的人生,做成事,光认识了道(自然中既存在必然性,又存
阅读全文
摘要:问: 你老大不小了你也找不着个对象,这就是中国社会意义上loser啊!没对象没孩子,你老了怎么办?我就问你,你怕不怕?! 答: “我怕啊!我怕得要命!所以我就得结婚啊!生两个孩子,娶两个老婆(不对,是一个),儿子出去给我挣钱,女儿嫁出去以后给我养老,老婆在病床前伺候我,给我煮面吃,擦洗身子。以后我要
阅读全文
摘要:人生第一等事是人的生存与发展,是追求智慧,是追求生存与发展的智慧。 追求智慧,其中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之为我的主体性问题。 按什么样的标准建构一个人,是决定其存在的关键。 在关系型社会,人的描述决定于他人主观的评价,人群社会对“我”的看法就是标准。我之为我不取决于我,也不取决于自然环境,而是取决
阅读全文
摘要:心理问题,一说就破。这就是心理学的魅力!也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乐趣所在。 生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或他人帮助和一定的时间来治疗。而心理问题,当明确说出症结所在时,就已经消解了大半的心结,并可以自救。 笔者观点,人的心理问题有三个基本范畴:孤独、抑郁、焦虑,纷繁复杂的心理问题都是根据这
阅读全文
摘要:偶有几茎白发, 心情微近中年。 做了过河卒子, 只能拼命向前。 《自提小照》胡适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即使开了一辆老掉牙的破车,只要在前行就好,偶尔吹点小风,这就是幸福。 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
阅读全文
摘要:一、文化 文化指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成果。换言之这其中包括了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成果。然而文化是一个太过广泛的概念,每一个领域都有其专门的解释,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
阅读全文
摘要:一、辩证思维 1. 如果照顾父母,是以接受遗产为前提的话,那没遗产的父母就该扔墙头上了?讲责任本身就已经错了,说孝顺再加个美德就更错了。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本该如此。 2. 如果我孝顺的口碑是以我父亲的痛苦和尊严为条件的话,那这样的口碑我情愿不要。 3. 如果说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就别说母爱有多
阅读全文
摘要:人生于世,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对价值的思考。 即使在以公理为基础的封闭式理性科学与开放式哲学极力推崇去意识形态、去价值判断、去政治立场、去道德偏好的人类历史大背景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或自己求索而来,或社会灌输而来。人出生时本无语言思考能力,从家庭、社会习得语言,也便习得了某种价值观,即:人最初
阅读全文
摘要:关于尊重事实的讨论,我们从竞争说起。 人类社会个体之间的竞争,究竟是在比拼个人素质还是比拼原生家庭? 就好比两个人在比武场上较量胜负,回合开始,每个人会被随机分配一种武器,有人被分配到了长矛,有人被分配到了火枪。 那么,决定这场比赛胜负的,是个人身体素质、武功技法,还是他拿到的武器? 我们假定一个身
阅读全文
摘要:1. 无神论者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 以这个主张来声明上帝存在的合理性,犯了几点错误: 1) 不能证明存在,也不能证明不存在,并不说明两者的可能性各50%。这是利用概率错觉来忽悠观众。罗素举过个著名的茶壶例子:无法严格证明没有一把茶壶在绕太阳公转,但我们不能认为公转轨道上有50%的概率存在一把茶壶,而是
阅读全文
摘要:世界观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看待事物以及事物的运动。 人生观 从永恒的角度来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从存在的角度来说,人的存在与其它万事万物存在的意义一样,都是表明了这个世界的存在。 价值观 人生虽然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人并
阅读全文
摘要: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判断,归根结底是宗教,是宗教就不用在往深处思辨了,信,就得了。 1,相信意义 趋乐避苦是天性,人是为了快乐而活的。可是大部分人怕被别人说是享乐主义,与畜牲无异,不敢承认。明明是动物,却不承认具有动物的天性。 我们给各种事情加上一个意义,仿佛这样就可以让他人忽略意义背后的快乐。
阅读全文
摘要:心理问题并不单纯是思维层面所导致,这几年我越来越认识到生理问题的重要性。人这种生物是没有多少自由意志的(我甚至怀疑完全没有),所有情绪的产生都是各种神经递质和激素分泌的结果。甚至性格也与此有关,比如懦弱胆小可能是缺乏荷尔蒙,容易焦虑可能是缺乏血清素。 我们都知道“半杯水”的故事,同样面对半杯水,悲观
阅读全文
摘要:以下的我,不是我,也许是我们。 1: 一些比我努力、上进的人,生活比我苦。 一些比我懒散、堕落的人,生活层次比我好很多很多。 2: 曾经最爱的人也许也是伤害最深的人. 3: 网上有很多正能量、令人进步的人没多少人关注,反而是那些与情色、低俗、娱乐沾边的博主让人沉迷与追捧。 4: 科学家、工程师等人的
阅读全文
摘要:1、人这一生无非在做两件事儿:谋生和谋爱。没有钱,委屈肉身,没有爱,折磨灵魂。 2、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 3、最尴尬的莫过于,高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4、其实你明明知道,最卑贱莫过感情,最凉,不过人心。 5、任何关系走到最后,不过是相识一场,有心者有
阅读全文
摘要:穷,不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阶级差异。这么多小镇做题家,跑到北京,每周9116,玩命拼到肾衰也要把钱赚了,在北京供套房,为什么?为了内卷?为了不让自己对孩子有负罪感好吧。让孩子在北京享受高考,让孩子能出去读书,让孩子有个平台,而不是去相信穷人穷养,富人富养这种鬼话。穷人养不出富儿,富人也只能装
阅读全文
摘要:人的本质问题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狮身人面的怪兽,名叫斯芬克司。它有一个谜语,询问每一个路过的人。这个谜语的谜面是:“早晨用四个脚走路,中午用两条脚走路,傍晚用三条脚走路。”据说,这便是当时天下最难解的斯芬克司之谜。如果你回答不出,就会被吃掉。它吃掉了很多人,直到英雄的少年俄狄浦斯出现给出了谜底。
阅读全文
摘要:生在穷人家,知道有多苦的人,会建议穷人别生,甚至求穷人别生,他们真心觉得,穷人生孩子,是恶毒,极致自私,无耻。尤其是那些生在爹妈不光没钱,也没爱,道德绑架,虐待狂,还总有正当理由的家庭的人,更是强烈反对穷人生孩子这事儿,觉得穷人就自己穷死得了,干嘛非生孩子作孽,他们生孩子就是最大的罪孽。 但其实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