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优先级

     需求优先级主要是针对功能需求而言的,除却被依赖的需求应当优先实现之外,需求优先级主要反映了客户希望最终系统提供某功能需求的迫切程度。一般而言,需求优先级可以分为三级:

  • 高优先级。必不可少的功能。只有在这些需求上达成一致意见,软件才可能被接受。这些功能的实现质量必须趋于完美;
  • 中优先级。必要的功能。这些功能是系统所需要的,如果有必要可以延迟实现。虽然不提供这些功能系统也有可能被接受,但最好不要忽略它们。值得为这些功能的质量付出努力;
  • 低优先级。锦上添花式的功能增强。低优先级的需求可以实现也可以不实现;但如果资源允许的话,实现这些需求将会使产品更臻完美。另外,对于这些需求的实现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甚至可以容忍不严重的缺陷存在。

      鉴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一个项目中,需求优先级为高、中、低的需求的比例应该科学(比如3:4:3),从而有利于项目管理。如果将需求优先级统统定为高,或者需求优先级为高的需求明显占了压倒性的比例,这显然是不科学做法,违背了设定需求优先级的初衷,不利于项目管理中权衡与调整。

 

                                                                                  摘自--《软件架构设计》

posted @ 2009-04-19 20:39  宁城的雪  Views(1466)  Comments(0Edit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