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下面谈一些在individual project中的个人感受吧。第一个作业是完成对email地址的合法性的验证。由于我之前并没有接触过C#,所以花费了不少精力熟悉这门语言。通过这个project,我了解到了在main函数中可以调用类。一开始我的编译经常出问题,后来检查是没有对类初始化,这应该是C#的特殊性吧;通过这次经历,我也了解到public和private的性质。有一个注意事项是在if语句中,要注意条件的完备性,当时我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一个执行项永远不会被执行,这就是因为考虑不周导致的。在检查Email地址时我是用普通方法一个一个检查的,但是更简便的方法是使用正则表达式,只是当时对正则表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9-07 13:16 code连锁店 阅读(25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上周由于我们组的队员陈宇澄同学check out了,我们新加入了一位来自中科大的新队员,杜昇同学。希望杜昇同学的加入能给我们的队伍带来新的激情和灵感,让我们的连锁店越来越好!我们现在的队员名单为:中科大:夏彬,陆元伟,杜昇,张善驰,张宇鹏哈工大:卢祎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code连锁店 2012/9/4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9-04 20:18 code连锁店 阅读(20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个人项目的具体内容本人就不加赘述了,主要讲一讲我在整个过程中的体会和一些感受吧。拿到题目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hash table,当时的想法是自己来实现一个bucket,至于hash function上网也搜了一些比较经典的。但是最后为了省事,直接调用了系统库函数hash_map,在这个过程中倒是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挺顺利。之后比较麻烦的一个事情是怎么样递归地查找指定目录下面的指定文件类型,由于我以前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所以这个还花了点功夫。首先我在网上查了查别人的方法,然后仿照着写了一个递归函数。但是由于特定的接口都是wchar类型的,所以还花了点时间来做类型匹配、转换这样的事情。最后,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9-04 20:03 code连锁店 阅读(20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本次的个人项目是一个统计词频最高的100词的小程序。程序的实现并不复杂,简单做了一个设计就开始写。整体架构采取 输入处理+hashtable建立+建立和维护堆+输入4个部分。从周一布置完作业,到周三完成,一共的时间在5-6个小时,附上上交文档的结果和分析:Compare the final result and the expectation, there do be some different as following:1. BuildHashTableExpectation:Size: 200 linesTime cost: half word dayPossible Functio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9-03 13:33 code连锁店 阅读(26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个人项目的题目就是写一个统计词频的小程序,不用考虑太复杂的词的定义,只要是非字母的字符就当作是分隔符。比较棘手的是如何利用给定的字符串,去搜索目录下的所有文件。这个用C++写还得调用Windows API,考虑到开发时间可能大部分纠结在非重点问题上,所以我决定用C#写。刚开始是用的C#的split函数,写起来十分简单,但是跑起来没想到竟然是整个程序的瓶颈所在,之前以为会是IO和Dictionary呢。而且需要一提的是,char.ToLower()的速度也是非常的慢,最后连转大小写都是自己写的。改为自己写的split函数后,基本达到了秋丰老师的时间要求。之前还考虑过Trie树去代替Dictio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9-02 19:24 code连锁店 阅读(20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复述书本的过程就省略了,水太多不好。这是一本好书,当然,我个人喜不喜欢是另外一回事。首先,我想先对作者表示深刻的同情,毕竟他作为一个ph.D过得日子实在是相当的苦X。不论是在给Klee做苦力的阶段还是之后自己奋斗的阶段,都能让人看了之后感到自己的工作是何等的愉悦而轻松而大有快感。接着,我想表达我对作者的奋斗精神的敬佩和赞赏。即使过着这种苦X的没日没夜的工作,作者还是没有简简单单的妥协,而是努力的去找除了比较适合自己兴趣的项目而更加的努力。其实我相信邹老师让我们看这本书由两个主要的目的,第一个是让我们歌颂MSR的伟大,第二个是让我们能好好想想自己眼前的路。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学计算机的学生,打从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27 21:17 code连锁店 阅读(19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Prologue作者出生于亚裔知识分子家庭,在看到了工程师父亲和教授母亲生活状态的差别,以及在工业界实习的经历后,做出了读Ph.D的决定,这是一个理性的决定,我也认为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只不过他在进去之前对Ph.D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有一些美好的幻想,这会导致他在刚开始产生一些失落感。(看完前言以后发现果然如此)作者到底想要做什么样的事业?成为大学教师,做新颖的研究是他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是他的亚裔知识分子家庭对他的期望。但他自己的理想是要开发一个帮助程序员的系统,这在computer science当中其实是相当偏engineering的部分,即使是在学校做研究,也会和工业界结合得比较紧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26 18:19 code连锁店 阅读(4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The PhD Grind 读后感 很久没有这样认真的看一部自传,虽然不长,读起来却因为贴近和感同身受而令人难忘。读完这本小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本极好的guide book。虽然作者在前言反复强调这不是一本guide book,但是我觉得却在我这样一个大四站在人生有一个十字路口的CS学生面前,展开了至少是在博士这条道路上会遇到的种种艰辛和历练。 和作者一样,事实上我来自家庭对于PhD的压力也不小,这种对于知识的盲目崇拜也给我的抉择做出了不小的影响。不过也许是因为我的经历与作者不同,在实习期间经历了比较快乐的过程,或者也许是因为MSRA这种氛围以及大二就进入实验室的经历,让我对学术界有了更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24 22:10 code连锁店 阅读(75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我们的评分标准: 1.对于集体项目,全组讨论,将项目分块后交由每个队员处理。 2.根据项目结束后,各个队员的完成情况,完成质量,完成态度三项进行评分。 3.评分机制为组员互评,每个队员的得分由其他所有组员一致评出。 4.对于工作中有独特创新性想法和突出贡献的队友,可以适当加分。由于项目没有确定,分工未明确,具体的各个分工对于的分数我们将在确定项目后一并确定。相信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齐心协力,将团队工作做好。code连锁店8/24/201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24 16:39 code连锁店 阅读(260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by 陆元伟 将近3周的时间,中间停停歇歇,终于把这本小书读完了。在读博士期间,Philip可谓是一波三折,体会到了暗无天日的失败与彷徨,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和极有价值的经验。我相信Philip在这段经历之后,不管是技术还是心智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作为一个正准备申请Ph.D的学生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窗,透过它,我可以部分地想象到博士的生活情景。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剧情; 第一年,Philip刚入学,找了一个和自己研究哲学(pragmatism)匹配的导师,在实验室干了一年,基本上属于埋头编码,做老师指定的工作的类型,最后在截至日期前几天才和研究组一起写好一篇文章,果断被拒。Philip称第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2-08-23 14:57 code连锁店 阅读(231)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