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D Grind 读后感 —— 张宇鹏

复述书本的过程就省略了,水太多不好。

这是一本好书,当然,我个人喜不喜欢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我想先对作者表示深刻的同情,毕竟他作为一个ph.D过得日子实在是相当的苦X。不论是在给Klee做苦力的阶段还是之后自己奋斗的阶段,都能让人看了之后感到自己的工作是何等的愉悦而轻松而大有快感。

接着,我想表达我对作者的奋斗精神的敬佩和赞赏。即使过着这种苦X的没日没夜的工作,作者还是没有简简单单的妥协,而是努力的去找除了比较适合自己兴趣的项目而更加的努力。

 

其实我相信邹老师让我们看这本书由两个主要的目的,第一个是让我们歌颂MSR的伟大,第二个是让我们能好好想想自己眼前的路。

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学计算机的学生,打从高中起就没指望过哪天能少掉几根头发,但看完书中ph.D的经历,我也不得不对自己若不秃头不罢休的决心产生了怀疑,我想要去做的事情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我想要去做的事情真的值得吗?

其实我还是很害怕的,害怕自己每天坐在计算机前敲打键盘的时候都苦X着一张脸,而不是神色飞扬,这样的研究,我做不下去。我害怕自己每天走向实验室的时候脑海里想的不是怎样明白这个世界,而是想着怎样去往会议里灌水,怎样去毕业,这样的ph.D,我读不下去。我害怕当我垂垂老矣回首往事的时候,这段最美好的青春,这段最美好的年岁所有的不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是日复一日的搬砖打工,这样的青春,我过不下去。

其实,我不应该否认作者所作出的成就和愉悦,但我确实无法很好地去理解它们。不得不说,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请不要在没想好之前就去读ph.D。

其实不论是我还是大多数人在面对去不去读ph.D时总会答道:“当然”,但当我们想想原因时却总是只能简单的达到“因为我要出国”,“因为博士生工作的钱多”,而真正热爱去进行研究的人少之又少,而这些少之又少的人所认真做出的成果也往往被一道看不到的墙给挡下来就是。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真理的追问者,真正的智者,所非常需要的天分便是天真。天真的相信着科学是伟大的,相信着学术界还是是一座象牙塔。但“可喜”的是,这些天真的研究者们纷纷的水中溺死,在像我这样并不热爱科学的灌水的人灌的水里溺死了。

因为这样的状况,我感到惋惜,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作者。就像是我在心里明明不想去读这本书去写这篇读后感却不知为何还是读了它写了它一样,作者也在还没完全看清的时候选择了去读了ph.D.但有趣的是,我从这不想读的书中学到了教训,而作者亦是从这ph.D的学年中学到了东西。

只是付出的东西有所区别——我付出了一个周末的美梦,而作者付出了一个青春的努力。

posted @ 2012-08-27 21:17  code连锁店  阅读(20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