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netics | 单核染色质鉴定抑郁症关键细胞类型与变异位点

关键词

抑郁症、单核染色质开放性、兴奋性神经元、灰质微胶细胞、遗传风险变异位点

摘要总结

这篇文章是2025年8月发表在《Nature Genetics》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标题为“Single-nucleus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profiling identifies cell types and functional variants contributing to major depression”。这篇文章通过整合单细胞染色质开放性和基因表达数据,探索了抑郁症的基因调控机制,这对于揭示抑郁症的细胞类型特异性和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84个个体的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中分析了超过20万个细胞,发现深层兴奋性神经元和灰质微胶细胞的染色质变化,并鉴定出与抑郁症风险相关的功能变异位点。

image


研究背景

抑郁症(MDD)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精神疾病,影响全球约5%的人口,其遗传变异主要富集在调控基因组中。尽管GWAS已鉴定出超过200个MDD风险位点,但这些变异大多位于非编码区,其功能影响仍不清楚。同时,环境因素如早期应激可通过调控变化增加抑郁风险。现有研究显示,MDD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如兴奋性神经元、星形胶细胞和微胶细胞,但缺乏单细胞水平的染色质开放性图谱来揭示基因调控机制。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snATAC-seq和snRNA-seq,构建MDD的多模态单细胞图谱,探讨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如何贡献于疾病风险。


研究方法

研究者从84个个体(44例MDD患者和40例对照)的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中提取核,进行snATAC-seq分析,生成超过20万个高质量细胞的染色质开放性数据。同时整合同一样本的snRNA-seq数据。使用ArchR软件进行无监督聚类,识别细胞类型和簇;通过limma-voom分析差异可及区域(DARs);采用Homer和ChromVar鉴定转录因子(TF)基序富集;利用S-LDSC和HESS评估遗传变异富集;通过gkm-SVM模型预测等位基因特异性效应,并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还整合DLPFC组蛋白修饰、Hi-C环和eQTL/sQTL数据进行多模态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首先基于染色质开放性、基因活性评分和转录因子基序偏差进行表征,并与snRNA-seq数据整合,确认了细胞身份,通过无监督聚类,识别出7种主要细胞类型,共38个簇。在38个簇中的25个簇内发现了与重度抑郁症(MDD)相关的染色质变化,共鉴定出4751个差异可及区域(DARs)。其中76%的DARs在MDD中可及性降低,且主要富集于深层兴奋性神经元(ExN1)和灰质小胶质细胞(Mic2)簇。

image

在ExN1簇(即NR4A2+深层兴奋性神经元)中,DARs主要表现出可及性增加(占增强子标记的56%),并富集于与神经递质释放、突触组织和轴突发生等突触通讯相关的基因。这些DARs显著富集了活动依赖性转录因子(如bZIP家族的Fos和Egr1)的基序,并与NR4A2存在相互作用,暗示其在应激反应中存在协同调控作用。此外,通过S-LDSC和HESS分析发现,ExN1簇在MDD遗传风险变异中富集程度最高,其标记的组成型顺式调控元件(cCREs)和DARs中均存在遗传变异的显著过表达。

image

在Mic2簇(即灰质小胶质细胞)中,DARs则主要表现出可及性降低(占启动子标记的86%),并富集于与免疫稳态、淋巴细胞活化及转录因子活性调控相关的基因。其转录因子基序富集分析揭示了小胶质细胞特异性因子(如ETS结构域的PU.1和IRFs),这些因子在维持小胶质细胞稳态和免疫激活中至关重要。Mic2簇与先前报道的抑郁相关小胶质细胞(depDAM)相似,均表现出免疫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模式,但未显著富集MDD遗传风险变异。

进一步分析鉴定出97个与MDD显著相关的SNP(sSNPs)。这些变异在特定细胞簇中表现出等位基因效应,主要集中于ExN1簇(占25%),并通过破坏转录因子(如RFX和GLI家族)结合位点,影响突触相关基因(如_SHANK2_和_SPTBN2_)的表达。这些sSNPs的靶基因显著富集于突触通讯和行为相关通路。

image

验证结果显示:27.4%的sSNPs在snATAC-seq数据中表现出等位基因不平衡性,19.7%的sSNPs在snRNA-seq数据中影响其靶基因表达。混合效应逻辑回归模型证实,ExN1簇中的sSNPs与靶基因表达变化显著相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在表达相应转录因子的细胞系中验证了5个sSNPs的等位基因调控效应,凸显了转录因子在介导MDD风险变异功能中的关键作用。

image


文章的亮点和局限

亮点包括首次构建MDD的多模态单细胞染色质图谱,揭示特定细胞类型在应激响应中的作用,并通过多方法验证遗传变异的调控影响,为抑郁症机制提供新见解;局限性在于样本主要为欧洲祖先,可能不适用于其他人群;样本大小和单核数据稀疏性可能限制下游解释。


公开数据

https://www.synapse.org/#!Synapse:syn52167667

posted @ 2025-08-13 13:45  橙子牛奶糖  阅读(88)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