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和魔法在蒙兀儿也要守恒
前传(?):时与空的夹缝中转圜的古烈干。
前前传(?):圣瘸子帖木儿将变幻福音播撒向全世界。
Lamé 系数考察 空间 下的 微分同胚 意义时的坐标系变换。其不含时。
Coriolis 加速度考察 时间 下的 坐标系刚体运动 意义时的坐标系变换。其不含空。
而本节,我们将考察另一种条件下的坐标系变换:其比 Coriolis 变换要更弱一筹,只研究 坐标系平移运动 意义时的坐标系变换。既然条件更简单了,那么适用范围势必将扩大。
Lamé 系数是是纯粹的 微分几何学 产物。
Coriolis 加速度是纯粹的 运动学 产物,将其转化为 Coriolis 力仅仅使用了 动力学 中 Newton 第二定律这一条性质。
而本节,我们将着眼于 动力学 中更广泛的一些事物。
以下,总是令 R 为某惯性系,而 R' 为相对而言的另一系。不带 ' 的是 R 中的量,而带 ' 的则是 R' 中的量。
当 R' 的原点在 R 中的坐标是 \(\b r_0\)、速度是 \(\b v_0\)、加速度是 \(\b a_0\) 时:
- 运动学
- 动力学
其它例如动量、角动量之类的,因为任意非惯性系没有什么良好的性质,所以直接当作有一个额外的 \(\b F_a\) 的力的惯性系讨论即可。
尝试讨论多物体系统的性质。
多物体系统时,定义系统的总质量、总动量、总角动量、总动能分别为
物体 \(i\) 的受力是外界受力 \(\b F_i^\t{ext}\) 和内部相互作用力 \(\b F_{ji}\) 的总和。因为内部受力的抵消所以有
因此,总外力为零时,内部总动量守恒。
角动量的场合,有
但是,考虑两个质点 \(\b r_i,\b r_j\) 分别受等大反向且沿 \(\b r_{ij}\) 的力 \(\b F_{ji},\b F_{ij}\),则有二者的总扭矩
因此,作用方向沿连线的内部力对角动量没有影响。因为全部四种基本力都满足该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 \(\b\tau^\t{int}=\b0\) 的性质。于是有
经典力学 中的宏观力,如果是“超距”力(重力、电磁力)则都满足该性质,否则“接触”力(摩擦力、张力)都有 \(\b r_i=\b r_j\) 因此也满足该性质。
定义 质心 (center of mass, COM) 为 \(\b r^\t{com}=\dfrac{\sum m_i\b r_i}{\sum m_i}\)。COM 既然是一个点,那么就可以计算其速度、加速度
特别地,通过想象所有质量集中于质心,可以对 COM 定义动量、角动量、动能
于是有
在从 R 系换到 R' 系的过程中,有
其中,\(\b r_0\) 是 R' 系原点在 R 系中的位矢;\(\b p_0,K_0\) 分别是将 R' 系看做浓缩于 R' 系原点的质点时,该质点的动量和动能,即 \(m^\t{sys}\b v_0,\dfrac12m^\t{sys}\|\b v_0\|^2\)。
特别地,如果 R' 是静止系(即 \(\b v_0=\b p_0=\b0\)),则上式简化为
这其中,有一种特殊的场合,就是当 R' 系是 质心系 (Center of Mass Reference Frame, COMRF) 的场合,此时式子会有一些简化。
在质心系下,质心始终保持于原点,于是有 \(\b r'^\t{com}=\b v'^\t{com}=\b a'^\t{com}=\b p'^\t{com}=\b p'^\t{sys}=\b0\)。
注意分清记号!例如,\(\b p^\t{com}\) 为惯性系下质心动量,\(\b p'^\t{com}\) 为质心系下质心动量;\(\b p^\t{sys}\) 为惯性系下系统动量,\(\b p'^\t{sys}\) 为质心系下系统动量。
而在上一节中的所有式子中,我们可以将 \(\b r_0,\b p_0,K_0\) 分别代入 \(\b r^\t{com},\b p^\t{com},K^\t{com}\),于是有
特别地,另一种视角是,质心系下物体受到非惯性力 \(\b F_i^\t{ine}=-m_i\b a^\t{com}\),而这些非惯性力的总扭矩
因此,质心系 下忽略惯性力时,仍满足 角动量 守恒。然而,质心系考虑 动量 守恒时不能忽略惯性力;在其它 非惯性系 下,无论是角动量还是动量都不能忽略惯性力。
同理,有
此乃 Koenig 定理。
刚体 (rigid body) 是一种特殊的系统,其中所有质点之间距离不变。虽然这并非充分条件:存在手性等无法通过连续变换达成的特征,不过本文不予考虑。刚体的这个特征保证了内力的功相互抵消。
平移 (translational motion) 是刚体的一种运动模式,其中所有质点之间距离向量不变。旋转 (rotational motion) 则是另一种模式,须相对某个轴进行——这个轴可以随时间变化。任何刚体运动都可以被拆解为平移和旋转的结合。
角速度 \(\b\omega\) 可以叠加。即,对于三个共原点的坐标系,有 \(\b\omega_{1,3}=\b\omega_{1,2}+\b\omega_{1,3}\);但是角矢量 \(\b\theta\) 因为没有交换律,所以不能叠加。因此,角矢量只应该在定轴旋转的场合使用——此时刚体的自由度为 \(1\),因此可以如此定义。
定轴的场合,有如下关系
其中,\(\b r\) 应是至轴的距离。假如放到某个坐标系下,要将其与至原点距离区分。
取定点为原点,并假设刚体沿 \(z\) 轴转动。则对于某个位于 \(\b r=z\b e_z+\rho\b e_\rho\) 处的质点,其角动量
这其中,
是与 \(z\) 无关的量。于是,在考虑刚体系统的轴向角动量时,即有
于是可以定义相对于某轴 \(S\) 的 转动惯量
则有
注意,这并不意味着刚体只有轴向角动量,仅仅是角动量的轴向分量满足这个性质。此外,此处的角速度 \(\b\omega\) 必须只沿轴向,即当转轴与主轴 \(S\) 不同时,上式不成立。
前一条定理是在定轴旋转的情形,即非惯性系下推出的。但是,注意到在质心系下计算角动量时可以忽略惯性力,因此上式在过质心的轴系下仍然成立。并且,从质心轴系 \(I\) 到与之平行、轴距 \(d\) 的 \(I_S\),有关系
此乃 平行轴定理。
此外,在计算刚体平面薄片对垂直轴 \(z\) 的转动惯量 \(I_z\) 时,可以在水平面上取两个互相垂直且均与 \(z\) 轴相交的 \(x,y\) 轴,然后有
此乃 垂直轴定理。
两个同轴旋转的刚体的转动惯量可以直接相加。
此乃 可加性定理。
注意,以上方法仅仅是用来求 转动惯量 的定理,而不是用来求 角动量 的定理。角动量-转动惯量定理只在转轴主轴重合的场合生效。
单点动能也可以写成
于是刚体绕主轴旋转的动能即为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