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睿25noip十连测day5
题面:







今天有点 fvv,只是 \(110pts,rk124\)。
T1
这道题是签到题,显然不用说。
T2
这道题比较难想。
我们先考虑这个给的数据范围啥意思。
\(2e5\) 大概率是 \(\mathcal{O}(n)\) 或 \(\mathcal{O}(n\log n)\)。
然后到了 noip 这个级别,如果是 \(\mathcal{O}(n)\) 的话,一般就给你 \(1e6\) 了。
然后这种计数题一般是 \(dp\),所以我们考虑 \(dp\) 的状态能是啥。
首先肯定有个 统计到 x 这个点,所以我们就考虑第二维是啥。
第二个变化并且题目里面提到的量显然是当前节点的 \(mex\)。
因此,我们就维护每个点的 \(mex\)。
但是直接维护显然不好维护,我们需要状压一下。
然而 \(1e5\) 显然太大了,不可行。
我们考虑每个如果 \(mex\) 是 \(k\),那么对它的子节点有什么要求。
我们发现如果要构造出一个点的 \(mex\) 是 \(k\),那么需要的节点数
因为这要求这个点的所有子节点分别 \(mex\) 是 \(0\sim k - 1\)。
因此 \(f(k) = 2^{k}\)。
简单证明一下:
我们考虑数学归纳法。
首先,当 \(k = 0\) 时,显然成立。
当 \(k > 0\) 时,我们不妨令 \(1\sim k - 1\) 都成立。
那么 \(f(k) = 1 + 1 + 2 + 4 + \cdots + 2^{k - 1} = 2^k\)。
因此成立。
又因为总的点数是 \(n\) 个。
所以 \(k = \log_2{n}\)。
因此一个点的 \(mex\) 是在 \(\mathcal{O}(\log n)\) 级别的。
所以我们只需要在 \(\mathcal{O}(n\log n)\) 的时间内,就可以算出答案了。
具体地,我们令 \(dp[x][i]\) 表示遍历到了 \(x\),当前的 \(mex\) 为 \(i\) 的总方案数。
再令 \(f[0/1][i]\),表示当前的子节点的 \(mex\) 中,有哪些数出现了的方案数(0/1 是滚动数组, \(i\) 是二进制下的一个数)。
我们可以先预处理出对于每个二进制 \(i\),它的 \(mex\) 是多少。
然后我们考虑显然我们要维护一个当前节点的 \(mex\) 的最大取值。
那我们就利用子节点的 \(mex\) 的最大取值,先令当前节点的 \(mex\) 的最大取值(以下简称 \(maxmex\))为 \(0\)。
然后对所有子节点的 \(mex\) 的最大取值 \(sort\) 一遍。
然后再从小到大枚举,如果当前枚举到的值 \(\geq\) \(maxmex\)。
我们就让 \(maxmex\) 加一。
至于为什么嘛 \(\dots\)
可以好好想一想。
然后转移看我的代码就行了。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std::cin;
using std::cout;
const int N = 2e5 + 10;
const int p = 998244353;
int max[(1 << 22)];
int mex[(1 << 22)];
int f[2][(1 << 22)];
int dp[N][22];
std::vector<int> now[N];
std::vector<int> e[N];
void dfs(int x, int fa)
{
if (x != 1 && (e[x].size() == 0 || e[x].size() == 1))
{
dp[x][1] = dp[x][0] = 1;
max[x] = 1;
return;
}
for (auto to : e[x])
{
if (to != fa)
dfs(to, x);
if (to != fa)
now[x].push_back(max[to]);
}
int nowmax = 0;
std::sort(now[x].begin(), now[x].end());
for (auto it : now[x])
{
if (it >= nowmax)
nowmax++;
}
max[x] = nowmax;
int opt = 0;
f[0][0] = 1;
for (auto to : e[x])
{
if (to == fa)
continue;
for (int i = 0; i < (1 << (nowmax + 1)); ++i)
f[opt ^ 1][i] = 0;
for (int i = 0; i < (1 << (nowmax + 1)); ++i)
{
for (int j = 0; j <= max[to]; ++j)
{
if (j <= nowmax)
f[opt ^ 1][i | (1 << j)] = (1ll * f[opt ^ 1][i | (1 << j)] + 1ll * f[opt][i] * dp[to][j] % p) % p;
else
f[opt ^ 1][i] = (1ll * f[opt ^ 1][i] + 1ll * f[opt][i] * dp[to][j] % p) % p;
}
}
opt ^= 1;
}
for (int i = 0; i < (1 << (nowmax + 1)); ++i)
dp[x][mex[i]] = (1ll * dp[x][mex[i]] + f[opt][i]) % p;
for (int i = 0; i < (1 << (nowmax + 1)); ++i)
f[0][i] = f[1][i] = 0;
}
int main()
{
int n;
cin >> n;
for (int i = 2; i <= n; ++i)
{
int fa;
cin >> fa;
e[i].push_back(fa);
e[fa].push_back(i);
}
for (int i = 0; i < (1 << 21); ++i)
{
while (i & (1 << mex[i]))
mex[i]++;
}
dfs(1, 0);
for (int i = 0; i <= max[1]; ++i)
cout << dp[1][i] << '\n';
for (int i = max[1] + 1; i <= n; ++i)
cout << 0 << '\n';
return 0;
}
至于T3和T4,等我会了在写吧 \(\dots\)
(还有就是,这道题是个细节题, TLE 或 RE 了,大概率就是超时了,而且只需要优化一点点,不用整体调整;有问题记得在底下评论发哦~)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