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笔记

一、引言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一直在进行第四个主题“国家经济在被什么控制”的学习。这是一个大主题,

其中,有关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被反复涉及。因为它既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关键事件,也是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大转折。这对于判断当下的经济形势,仍然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接下来的文章学习中,我们还有两个小板块,一个有关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另一个有关市场经济的反向思考。

关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我会通过三本书带领你一起梳理。今天我们先来看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者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美国总统罗斯福之所以能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就是受了“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影响。在这本书中,我们会更加深入地探讨在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不同的角色。

0x1:凯恩斯主义是如何发展而来的?

其实,从18世纪后半期至今的200多年时间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是个核心命题。

凯恩斯并不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在他之前,至少有两本看法不同的经济学大书,都涉及这个问题。

第一本,是1776年出版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主张充分发挥自由市场的作用。

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奠定了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市场和人的重要性。人们在市场中追逐利益,国家经济得以发展。

亚当·斯密认为,如果经济活动不受政府干预,市场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就可以引导大家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并且会推进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些思想,在后来欧美资本主义发展中得以体现。

第二本,是将近100年之后,1867年出版的,卡尔·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主张政府要干预市场经济。

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进行了彻底批判。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价值分配不公平,导致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必然引发无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将被取代。这些思想,在19世纪后半期的欧洲无产阶级运动,特别是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得以体现。

之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随即陷入空前的经济大萧条。当时主流的声音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已经失灵,如果资本主义不能挽救自己,就有可能退出历史舞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罗斯福总统从1933年开始在美国实施政府干预市场的“新政”,很快取得明显效果。

那么这些干预行为,究竟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还是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属性?

当时对于这些经济政策,学界一直没有进行完整的理论阐述。直到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这本书重新界定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随即掀起了经济理论研究的革命

之后,“凯恩斯主义”逐渐取代传统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思想,通过政府刺激并管理市场,出台各种干预政策。

所以,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到70年代,可以说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凯恩斯时代”,也是政府干预市场的“国家资本主义”时代。

虽然这一时期,针对这本《通论》的批评和争议非常多,但并不影响它在经济研究和现实应用中的划时代地位。

0x2:政府如何干预市场?

那么,凯恩斯在这本《通论》里,究竟对哪些重要经济问题进行了突破性研究?为什么会被公认为具有理论革命性和现实指导性呢?

凯恩斯最突出的研究贡献就在于,面对经济危机,政府为何以及如何干预市场。综合各方面的解读,我认为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 二是关于就业
  • 三是关于有效需求

首先,从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来看,凯恩斯重点分析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他明确否定了,传统经济学有关“供给创造需求”的观点。他认为,用这个理论基础难以解释,为什么全社会无法实现充分就业,为什么经济增长会突然失速,经济繁荣会转眼变成衰退和萧条。

于是,他重新定义了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虽然市场上的供给表面上来看会创造一部分需求,但真实情况却是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

所谓“有效需求”,是指与商品总供给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在自由市场之外,可以通过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来创造新的需求。

其次,从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来看,凯恩斯重点分析了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他明确提出,一个国家的就业水平并不是由供给决定的,而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水平实际上取决于总需求的多少。当发生经济衰退或萧条,市场自发产生的需求不足,就业因此不充分。

此时,如果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这事实上也等于是听任失业和危机蔓延。因此,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政府必须采取财政刺激政策,特别是增加财政投资,创造新的需求,从而弥补市场自发产生的需求不足。这个论证现在看来依旧非常有力。

最后,从市场经济的真实运行来看,凯恩斯重点分析了有效需求为何不足。他认为,有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消费倾向”‘、“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对货币的“灵活偏好”。

在三个基本心理因素里,凯恩斯非常看重人们“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他认为,当经济衰退或萧条出现,人们预测自己的投资在未来赚不到钱,甚至还会赔钱。而越是收益预期降低,也就越不敢投资和消费,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凯恩斯明确提出:政府要想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就应当从消费倾向、投资引诱和货币工资三个方面对症下药。其中,各项财政刺激政策,远比货币政策更为重要

基于此,凯恩斯提出了他对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五点重要观察:

  • 第一,市场价格、工资和利率,就是商品、劳动者和资金的成本。当经济危机发生,表明这些因素无法进行自动调节,市场失灵了。
  • 第二,消费是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就业受到总需求量的限制;而总需求要么是现在的消费,要么是现在准备的未来消费。
  • 第三,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将影响现在的投资和消费行为。
  • 第四,在经济遇到危机时,政府干预市场,不是简单通过货币政策增加名义货币工资,而是通过财政刺激政策,创造真实的有效需求。
  • 第五,要实现充分就业,不是靠有伸缩性的工资政策,或有伸缩性的货币政策,而是靠增加有效需求和未来工资上涨的预期。

作为最有影响的现代经济学家,凯恩斯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之父”。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和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法以及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认知的三大革命。

 

二、为什么市场机制会在经济危机中失灵?

由于市场机制会在经济危机中失灵,此时政府必须恰当干预,帮助恢复经济。这一点,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共识。但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有关这一争论,却非常激烈。

1776年以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更相信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阐述:就是市场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自动推进经济发展,并能在经济周期中自行调整,保持正常运转。

所以,从1929年经济大萧条开始,一直到1932年,很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仍然相信,市场会逐步恢复正常,胡佛政府当时也依旧寄望于市场。

虽然当时有人也开始怀疑,市场是不是失灵了,但对此进行完整阐述的经济学家还很少。即使是上周我们刚分享完的《繁荣与萧条》,欧文·费雪在1932年出版这本书时,也只是谈到一个预测:如果大萧条真的即将结束,那么显然它更多是人为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在经济周期运行在自动起作用。

四年之后,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这本《通论》,真正系统论证了,为什么出现经济危机时,市场机制会失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劳动力价格
  • 商品价格
  • 资金价格

接下来,我们逐一来分析。

0x1:劳动力价格信号为何失灵?

前边我们说过,亚当·斯密所定义的“自由资本主义”,充分强调市场的作用,相信市场可以对经济活动进行自我调节。

18、19世纪的历史也确实证明了,“自由资本主义”有利于资本自由流动,也有利于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向最有效率的领域和企业集中,或者自发地流向市场中的空缺地带。

但是,凯恩斯发现,按照“自由资本主义”的思路来讨论经济问题,在现实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实际使用的资源数量,通常会少于可用的资源数量,不充分利用是常态

比如一个国家可以就业的劳动人口,往往会多于实际就业的人口,也就是所谓充分就业,在现实中根本实现不了。其他的市场资源,比如矿产、土地、劳动力等,也有类似情况。

这就表明,即使看起来可以高效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实际上也无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因此,自由市场经济一定存在某些结构性不足。而这种不足,就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之一

第一个体现就是劳动力价格。

比如最典型的失业问题,关于失业,现在有很多分析的类型。但在当时,经典学派分析认为,只有两种原因会导致失业,也据此划分出两个种类:

  • 一种叫“摩擦性失业”,就是由于估计错误或需求变化,各种职业资源的配置,总会有暂时失调的情况,因此就会有一部分人暂时失业。
  • 另一种叫“自愿性失业”,就是由于立法、习俗、工资等问题谈不拢,有一部分劳动者,暂时自愿处于失业状态。

但凯恩斯认为,经典学派忽略了现实中第三种原因导致的失业:“不自愿失业”,也就是总有一部分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没有工作。尤其是当经济危机发生时,“不自愿失业”的人就会更多。在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中,凯恩斯分析的这种失业情况,确实在欧美比比皆是。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凯恩斯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受制于生产成本的约束,其中劳动力只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此外,生产成本还受制于产品销售价格和消费者的接受度,结果就是企业对劳动力的真实需求,通常会小于劳动力的总供给。

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市场上劳动力的总供给,会大大超过实际需求。这必然导致更多人失业,即使是那些没有失业的人,工资也会被压低,从而压抑市场消费需求。企业生产和销售也进一步受影响,不得不进一步裁员或压低工人工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0x2:商品和资金价格信号为何失灵?

有关失业和工资问题,表明劳动力价格只靠市场调节,并不总是见效的,会出现失灵的情况。同时,商品的价格,以及资金的价格(也就是利率),只靠市场自我调节,也会在经济危机中失灵。

我们先来看商品价格

在正常情况下,它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供不应求的商品价格会上涨,供大于求的商品价格会下跌,这是一个价格常识。但这种供求关系调整的价格机制,至少在两种情况下会出现严重扭曲。

  • 一是有行业垄断出现的时候。完全按市场逻辑运行,会出现垄断。无论是一家独大的绝对垄断,还是几大企业形成的寡头垄断,垄断者都会打压参与竞争的同行,减少商品或服务供给,从而让消费者被迫用更高的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这种情况在交通、能源等行业特别明显。
  • 二是经济极度繁荣时。供需两旺,会导致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上升,销售价格上升,直到超越消费者实际需求和支付能力,从而迅速进入需求萎缩、价格暴跌的恶性循环,并传导至整个产业链。此时,如果产业各环节的负债率不高,即使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损失大概率也是可控的;如果碰巧某个环节有较高的负债,则可能遭遇灭顶之灾;而这种损失也会传导至其他环节,造成灾难性后果。

在这两种情况下形成的商品价格扭曲,实际上都无法靠市场自我调节恢复常态。不过,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行业垄断和经济过热问题都不算严重,因此当时的几次经济危机,不像1929年这次形成那么严重的商品价格扭曲。但是,随着大萧条持续时间超过以往,商品价格长期低迷无法回调,此时市场就严重失灵了。

我们再来看资金价格,也就是利率

  • 当经济持续增长且通胀走高时,中央银行应当调高利率,适当收紧货币,避免经济过热
  • 反过来,在经济持续低迷且通货紧缩时,中央银行应当调低利率,适当放松货币,以刺激经济复苏

这是市场逻辑中的常识。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当利率较低时,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企业会迅速加大资金借贷力度,以扩大再生产,从而形成比较高的企业负债,也即资本的逐利性。这种高风险运营,一旦碰到利率上调和市场转向,对企业就是雪上加霜,如果来不及调整债务结构,就容易在经济衰退中倒下。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20年代末这两次经济危机中,各行业的负债都比较高,企业债务风险破裂也导致多重后果。越是打折出卖资产还债,越卖不掉资产,从而形成更重的债务。我们上周在分享《繁荣与萧条》这本书时,曾详细讨论过。这都表明,利率在市场的自行运转中也会被严重扭曲,此时的市场也是失灵的。

结果就是,如果当时经济衰退或萧条情况比较严重,仅靠市场经济的固有规律运行,是无法恢复常态的。在凯恩斯来看,此时就必须在市场调节之外,实施政府干预。

0x3:政府如何恰当干预经济?

那么,凯恩斯所说的政府干预,是不是否定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甚至是要抛弃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主导作用呢?

当然不是,他所强调的政府干预,是为了以更快的速度,帮助市场恢复常态,最终让市场重新主导配置资源并持续运行。

凯恩斯本人在各种论述中,始终强调他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坚信和拥护,包括对私人产权的保护,对竞争的鼓励等等。在他看来,政府在经济危机中干预市场,是要克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因此,具体的干预措施,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具体来看,凯恩斯认为,政府干预市场的恰当措施,主要体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方面:

  • 在财政政策方面,最重要的就是税率调整。经济危机时,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需要减税。这会带来政府收入的减少,但政府可以通过增加预算赤字或发行新的国债,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转。
  • 在货币政策方面,最重要的则是放松货币供应,比如利率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下调、恰当多发货币等,增加市场流动性。

但凯恩斯强调,无论是财政还是货币政策,都需要注意其中的杠杆效应,目的是帮助一个国家的经济回到正常轨道。如果政府的各种政策矫枉过正,政府事实上变成了经济的主角,那市场机制和资本会受到压抑,这将不利于市场恢复常态,对经济复苏不会有帮助。

更重要的是,如果政府干预市场的力度过大,尤其是在财政投资等方面大有作为,那么容易造成政府官员的权力膨胀,甚至会出现腐败等社会问题。因此,也要对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进行密切监督。

0x4:总结

  • 自由资本主义充分强调市场的作用,但凯恩斯发现,实际使用的资源数量通常会少于可用的资源数量,不充分利用是常态。
  • 市场调节并不总是有效的,劳动力价格、商品价格,以及资金价格等信号可能会失灵;在危机中,这种市场失灵的现象会更严重。
  • 当市场失灵时,凯恩斯认为必须实施政府干预。但这不是要否定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而是为了帮助市场恢复常态。

 

三、就业机会究竟受到什么因素限制?

就业和失业问题,和我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受疫情影响,这两年大家的感受也更为强烈。

你可能一直在新闻中看到各个国家的失业率,那你知道失业率在多少时,属于正常或者是偏低的水平吗?答案是4%-5%,中国失业率刚好在这个区间附近。

但是,像意大利、西班牙、印度、俄罗斯、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失业率,在疫情期间都在10%以上,民众生活深受影响。

比如美国,在疫情的冲击下,失业率大幅飙升。2019年9月,美国失业率还只有3.5%,当时创下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值。到了2020年4月,美国失业率高达14.7%,刷新了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高纪录。美国的就业岗位一下子减少了2050万个,民众生活也深受影响。

在这本《通论》里,凯恩斯就把就业问题当成重中之重来研究。他还提出一个新名词——“充分就业”,这个词成为宏观经济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而且政策制定者对此也非常关注。

在凯恩斯看来,所谓“充分就业”,不是每个能工作的人都有工作,人人都没有失业;而是在特定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那么具体如何实施呢?我们一起来看。

0x1: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经典学派认为失业主要有两种类型,

  • 一种叫“摩擦性失业”,比如有人转行或搬家,新找工作需要时间,由此造成一部分人处于暂时失业状态。
  • 另一种叫“自愿性失业”,是一部分劳动者本来可以找到工作,但由于立法、习俗、工资等问题谈不拢,自愿放弃工作。

但是凯恩斯提出,其实还有第三种失业类型——“不自愿失业”,也就是总有一部分有工作能力的人,他们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也仍然没有工作。这种情况在出现经济危机时,会大量出现,核心原因就是经济萎缩时,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

之前在经典学派看来,严格意义上的“不自愿失业”并不存在。他们认为,这是那些能就业的人,对货币工资标准太过计较而导致的,事实上也是“自愿性失业”。

但是,凯恩斯对此进行了明确反驳。他认为,评价货币工资标准的高低,不能只看绝对数字,还要考虑货币的购买力。

比如,如果因为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10%,那1万美元的薪水,实际上只相当于过去的90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人不愿意接受实际薪水下降,就不能算是“自愿性失业”。

此时,工人与雇主的工资谈判,就显得极为重要,也极为艰难。对工人来说,为了获得不低于之前的购买力,肯定希望适度上涨一些工资。但这种愿望很难实现,对雇主而言,除非能有更好的运营收入,否则几乎不可能给工人加薪。特别是经济进入衰退或萧条之中,雇主不仅不会加薪,反而会降薪甚至裁员,结果就是更多人失业或收入下降。

面对经济危机下的就业压力,过去一直采取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调整工资政策,另一种是调整货币政策。凯恩斯也仔细分析了这两种解决办法的优势和劣势:

  • 第一种办法,调整工资政策,也就是降低货币工资水准,增加就业人数,从而减少失业。这种办法的好处是,全社会总的货币数量不用增加,通胀不会更严重,但由于总体失业人数减少,社会比较稳定。坏处也显而易见,谁也不想自己的工资减少。
  • 第二种办法,调整货币政策,就是不降低货币工资水准,而是通过中央银行适度增加货币数量,从而减少失业。当政府增加货币数量时,人们的支出和需求也相应增加了,这就刺激企业销售量增加,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会雇佣更多的工人进行生产,从而增加就业。这个办法名义上没有降低工资,失业人数也减少了,但由于货币数量增加,可能导致通胀水平上升,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其实是下降的。

凯恩斯认为,这两个办法实际上都不能真正解决失业问题。经过详细分析,他也提出两个建议:

  • 第一,尽力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工资标准。关于货币工资标准的稳定,在凯恩斯看来,对那些经济相对封闭的国家尤其重要。那些经济比较开放的国家,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动,也就是本国货币的升值或贬值,来维持货币工资标准的稳定。
  • 第二,在短期内努力维持物价稳定。对于在短期内稳定物价,凯恩斯认为,关键是要避免就业量在短期内出现大变化。如果有大量人员短期内失业,必然导致消费水平下降,物价也会出现大幅波动,从而进一步波及货币工资的购买力。同时,在物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出现大量人员失业,也就是实际就业水准仍然接近充分就业,那么未来的货币工资标准就有机会慢慢上升,从而推动经济走向正循环。

0x2:政府如何通过干预经济实现充分就业?

那么,如何在工资水平不变、物价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还能避免大量人员在短期内失业呢?这就引出了凯恩斯在《通论》中最重要的主张:政府通过干预市场,创造新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这也很好理解,企业之所以要裁员或者降低工资,本质是因为收入减少了。如果现在想强行稳住就业人员同时稳住工资水平,那就需要有第三方输入来填平这个收入窟窿,这个第三方自然就是政府。

我们结合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的一系列举措一起来看。

根据《光荣与梦想》这本书中的记载,1933年罗斯福上任后两个月,就推动美国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先是把各种救济物资拨往各州,然后就把救济改为“以工代赈”,也就是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等于创造了新的劳动力需求。

从1933年到1936年,美国先后招募了200万失业青壮年劳动力,每人工作9个月,从事植树护林、防治水患、水土保护、道路建筑等工程建设。之后美国国会拨款50亿美元,先后雇佣2300万人,从事工程建设或公共服务,这就让美国一半以上的劳动力有了工作。

正是通过这种政府干预市场的扩张性政策,事实上美国当时已经实现了凯恩斯所分析的:货币工资标准不变,物价稳定,同时有更多人就业。

如果回到之前我们提出的三种失业情况,凯恩斯认为,减少“不自愿失业”,不仅在现实中可行,在理论上也说得通

简单地说,一个国家的就业,会受到总需求量的限制。凯恩斯认为,总需求要么是现在的消费,要么是现在准备的未来消费。

现在的消费,这一点很好理解,那现在准备的未来消费是什么意思呢?这就需要结合政府究竟如何干预市场来理解。

其中一个关键点是,政府不能、也不应该长期提供这样具有救济性质的增量需求。否则市场无法真正实现新的良性循环,还会回落到需求不足,失业大量增加的糟糕局面

我们再来结合美国在1933年之后的实践,政府创造需求的过程中,有两点你不容忽视:

  • 第一点,美国联邦政府当时重点支出的,是各种工程建设费用,高达180亿美元,从而在这一时期修建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和医院。这都是基础设施建设,正是靠着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美国在二战后迎来了经济大繁荣。
  • 第二点,从1935年开始,随着美国经济逐步走出大萧条,市场恢复活力,政府也需要逐步退出市场,要让市场机制重新回到主流轨道。

也就是说,无论经济增长,还是充分就业,都不是靠政府来包打天下,而是靠市场良性运转。从现实来看,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高就业者的货币工资水平,而且能够容纳比较充分的就业,为美国这样巨大的经济体提供持续增长的动力

0x3:总结

  • 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是一个国家的“自然失业率”;更值得重视的是,大量“不自愿失业”的存在。
  • 调整工资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不能真正解决失业问题。短期内,应努力维持货币工资标准和物价的稳定。
  • 通过政府干预市场的扩张性政策,美国事实上实现了凯恩斯所总结的货币工资标准不变,物价稳定,同时有更多人充分就业。

 

四、对资本收益的预期究竟有多重要?

在经济危机中,市场自发产生的需求是不充分的,因此政府就要干预市场,增加财政投资,创造新的需求。凯恩斯认为,需求不足受三个基本因素影响:

  • 消费倾向
  • 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
  • 对货币的“灵活偏好”

在这三个因素中,凯恩斯非常看重人们“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他认为,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将影响现在的投资和消费行为,从而形成“资本边际效率”

就像从2020年疫情以来,虽然很多人的工资水平并没有实际下降,但是因为对未来的生活增加了不确定性、对未来的投资的收益增加了不确定性,整个社会普遍都减小了投资和消费的幅度。

0x1:什么是“资本的边际效率”?

凯恩斯认为,这实际上是指未来预期新增一个单位的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总体来看,这种利润率会随着投资额增加而递减。

请注意,凯恩斯这里所说的“投资”,不是股市买卖证券的金融投资,而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实业投资。

比如,你的实业投资是100万,预期能得到5%的利润率;但如果投1000万,预期能得到的利润率可能就不到5%;如果进一步增加投资额,投1个亿,预期利润率可能会进一步降低。

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逐步递减的趋势呢?主要就是扩大投资,就需要新的土地、厂房、机器、能源和劳动力等资源。而随着这些资源需求的增加,这些资源会更加紧俏,投资的成本就会上升,从而导致新增投资的收益下降。

特别是那些供应量无法迅速提高的资源,比如工业区位置优良的土地、受过良好教育并培训成熟的劳动力,以及规模越来越大的资金,都会随着需求增加而变得紧俏。除非有新的供给,否则获得这些资源的成本,会吃掉很大一部分利润。

从这个角度看,凯恩斯实际上指明了,无论政府干预还是市场运营,其实都要从最终的经济产出效率上仔细权衡,并不是干预越多就越好,也不是市场越活跃就越好,而是要计算成本和收益,测算好“资本的边际效率”

0x2:“资本的边际效率”为何重要?

凯恩斯在《通论》中反复强调“资本的边际效率”,是因为在他看来,这个概念比一般意义上的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的利率更为重要。

因为利率是静态的,是当下看得见的成本,只表明当前的影响,或只说明了当前的资金成本。但投资需要看未来,人们无法通过当前的利率去连接未来。

而“资本的边际效率”,不仅受资本在当前的收益影响,也受资本在未来的收益影响。通过这个指标,可以把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和现在连接在一起,从而在投资决策中进行充分的考虑

比如,

  • 未来的劳动者工资会发生什么变化
  • 新技术发明是否会引入到特定行业
  • 优质土地资源是否供应充足

这些都会改变一个行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改变“资本的边际效率”。

以我们熟悉的制造业为例,如果预期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会持续上升,那就意味着投资制造业,未来会面临越来越高的工人工资及社保成本,这很可能让投资者打退堂鼓。

但是,也有两种例外情况,即使工人未来的成本上升,也不一定会影响到新的投资决策。

  • 第一种情况,制造利润很高的产品。工人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比非常小,即使成本上升,也不会让产品无利可图。典型例子是苹果手机,装配生产主要在中国工厂,虽然中国工人的工资近年来一直上升,但这并不影响苹果手机继续在中国生产。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苹果手机利润率较高,中国工人的工资提升对利润的影响不大。
  • 第二种情况,采用新的技术创新。比如自动化生产,替代部分工人,特别是能形成规模生产优势。这时,仍然留下来的部分工人,工资和社保成本上升再多,也不一定影响投资。

所以,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市场可能形成的变化,尤其是各种生产成本的未来变化,都会影响投资的增长速度

0x3:如何根据“资本的边际效率”刺激企业家新增投资?

理解了“资本的边际效率”对企业家投资决策的影响,你就能理解凯恩斯对财政刺激的看法:

要不要进行政府干预、如何进行干预、干预到什么时候是恰到好处的,一切都要考虑市场对未来的预期,考虑企业家对未来投资收益的预期

当企业家对未来的投资预期很悲观,市场无法自行恢复投资热情的时候,政府可以动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来刺激企业家的投资意愿。其中,凯恩斯特别看重的是用好财政政策。

  • 比如只要政府容忍更高的财政赤字,就可以适度降低企业的税收,从而鼓励企业在特定行业扩大投资
  • 再比如对一些存在基础设施瓶颈的行业,政府出面进行基建投资,罗斯福从1933年开始在美国推动的各地机场建设,就有效提高了当时美国民航业的投资预期。
  • 通过在基础性研究方面加大投资,从而推动企业在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的投资预期,也是非常有效的做法。比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出于国防需求而在物理、化工等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带动了杜邦、通用电气等在企业在材料和电气领域的创新投资。

所以,凯恩斯在《通论》这本书里,提出了四点重要观察:

  • 第一,市场自发产生的需求是不充分的,所以必须创造新的需求。当市场不能自行创造,那就通过政府干预来创造,特别是经济萧条时。
  • 第二,创造新需求,首先靠投资而不是靠消费。通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就业,再带动消费增长,可以促使经济复苏。
  • 第三,投资是否增加,主要看资本的边际效率。新增投资的预期资本边际效率提高时,投资需求才会提高,投资刺激才能实现。
  • 第四,政府需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其中投资刺激主要靠财政政策。

从之后的历史事实看,这些观察和结论,不仅影响了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国家,后来中国在应对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响中,也能看到政府刺激投资的各种做法。

0x4:总结

  • 消费和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是导致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
  • 资本的边际效率比利率更重要,因为它不仅受资本在当前的收益影响,也受资本在未来的收益影响。
  • 要不要进行政府干预,如何进行干预,要考虑市场和企业家对未来的预期。

 

五、政府如何在危机中刺激有效需求?

上章说到,政府要在危机中干预市场,刺激产生新的需求。那具体应该如何实施呢?

结合之前讲到的内容,你可能也能想到一些举措,

  • 比如让央行降息
  • 让财政部减税
  • 让政府投资建高铁等基础措施
  • 或者像美国、新加坡那样直接给民众发钱

这些政策措施,很多国家确实曾经使用过。但是,每一项具体的做法,也都有它正面和负面的不同效果。

那么,究竟如何分析政府干预市场的各种政策措施?在解决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哪些才能真的刺激新需求的产生呢?结合凯恩斯的这本《通论》,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分析。

0x1: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有哪些约束条件?

通过上一讲的学习,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基本共识:随着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率会越来越低,因此市场总需求经常是不充分的。在经济衰退或萧条时,需求不足的情况更严重,靠市场无法自行恢复。

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干预市场,就是必要的。凯恩斯提倡的政府可以干预市场,最终目的不是取代市场,而是帮助市场更快恢复自行运转。也就是说,政府干预市场、刺激需求的行为,是有固定特性和约束条件的

  • 第一是临时性。只有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时,政府才能干预市场。如果经济正常运转,政府不能乱干预。同时,只要度过了经济危机,政府干预的行为也应当尽快减少并退出,不能把临时干预的行为,变成常态化的动作。
  • 第二是公益性。政府刺激市场需求,会产生经济收益,但政府的目的不是要赚钱,而是帮市场恢复赚钱能力。这就决定了政府干预市场的目的,不是与民争利,而是让市场循环起来,要让利于民。
  • 第三是选择性。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应当有重点、有侧重,不能什么都干预,哪里都要管。即使是在经济危机中,也要把市场能做的事让给市场,特别是对那些比较能够充分竞争的领域,政府不必强行干预。

基于政府干预市场的临时性、公益性和选择性,凯恩斯在《通论》里提出了一个基本主张:政府在经济危机时干预市场,不应通过货币政策增加人们的名义货币工资,而应通过财政刺激,创造新的需求

0x2:为什么货币政策不是首选的干预方案?

为什么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并不是特别有效呢?多发货币,增加工人的货币工资,为什么不能刺激需求产生呢?

凯恩斯认为,如果过多增加货币供应量,看起来工人的工资上升了,但这实际上会让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 首先,货币数量增加后,市场上的货币流动性会提升。但如果商品供给没有增加,那么货币的购买力会就会下降,容易产生通货膨胀。比如,多增加10%的货币供应,或通过发现金的方式,让大家手里的钱都多了10%,很可能导致一些供应量有限的刚需商品,价格迅速上涨,从而导致大家手里的钱多了,实际购买力反而下降了。
  • 其次,中央银行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不一定就会增加。因为货币流通还会受到银行的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比率等因素的影响。每次发生经济危机,通常会表现为金融系统的危机,银行流动性困难甚至倒闭。央行即使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些货币流入金融系统后,跑冒滴漏的现象非常多。比如当时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还出现居民囤积现金、不存款、不消费的情况,这都让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凯恩斯并不赞同欧文·费雪,通过货币政策过多干预市场的看法。

0x3:政府干预经济的重点手段是什么?

凯恩斯认为,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财政政策才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主要手段

具体来看,他提到三种财政刺激政策:

  • 一是多减税。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对企业来说,少交税就可以有更大空间平衡其他成本,特别是可以少裁员,让生产和服务继续,既保住生意,也替社会保住就业和GDP增长。对个人来说,少交税,可以多消费,或者把现金变成储蓄后,通过市场转化为投资,对经济都是好事。但富人减税和穷人减税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减税的结果,也可能带来新的财富分配不公平,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所以当时对这一点也有争议。
  • 二是多花钱。也就是碰到经济危机,政府要通过财政赤字预算,确保必要开支不受影响,比如国防和行政开支,以及社保和救济等托底的保障支出。但政府多支出,公共债务也会迅速增加。有关预算赤字,凯恩斯和罗斯福总统会面时,曾明确提出过建议,但在当时,这个办法存在争议,罗斯福也没有明确表示赞赏。
  • 三是多投资。这一点,可以说是政府直接创造新需求的好办法,但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这是因为市场自发进行的产业投资和金融投资,会考虑资本的边际效率,也就是要计算成本和收益。但政府直接投资,考虑的逻辑就不完全是直接的投资收益,而是另外两个重点:一是给市场创造多少新增商品需求;二是给社会创造多少新增就业机会。

关于政府投资这部分是政府干预市场的重点,需要更详细展开讨论。我们先来看财政投资创造的新增商品需求。

比如政府投资建一条新的高速公路,需要有新的机械设备,也要有新的水泥、沥青、钢材等原材料,还需要新的石油能源。这些都是本次投资直接创造的新增商品需求,这些新增订单,对生产这些设备、原材料和能源的企业,形成新的需求,他们可以多开工。

除了直接的刺激,还有间接刺激。道路修好了,新的交通运输需求就来了,相应的卡车、客车消费也会增加,并带动沿途餐饮及商品的需求增加。所以才有了这个几乎全世界都通行的规律:要想富,先修路。

如果单算这条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政府不强制收过路费,财政投资其实不那么合算。但如果算算这项投资直接和间接创造的上下游需求,那就合算多了。

再来看财政投资创造的新增就业机会,也能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刺激。

之前我们讲过,从1933年开始,罗斯福总统在美国搞紧急救济法,重点就是以工代赈。政府出钱防护山林,修建道路和学校,先后雇佣上千万人从事公共工程建设,直接创造新增就业,这些人就能获得新收入。

同时,财政投资所带动的上下游产业的新增订单,也有利于这些行业稳住工人,甚至多雇佣工人。这样,全社会的就业机会都增加了。道路修好后,交通运输和沿途服务,还会创造新增就业机会。

好了,财政投资能带来新的商品需求和就业机会,那么,如何衡量财政投资的刺激效果好不好呢?要看“乘数效应”的大小

“乘数效应”是凯恩斯在《通论》里提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所谓乘数效应,就是指经济活动中一个变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

这个概念有些抽象,我们结合政府干预市场的具体措施来看。比如刚才说的建设投资高速公路,不仅要看修这条路花了多少钱,还要看它能带动相关产业新增多少产值,并带动多少新增的社会就业。

从理论上看,乘数效应自然越大越好。但实际上,政府干预市场时,乘数效应往往比预想得要小,甚至干脆没有。这是因为,市场的传导机制比较复杂,每个环节是不是都能高效率、透明化运转,能不能确保公平性和持续性,对乘数效应都有影响

  • 比如,修建公路新增的机械设备,如果是来自企业的闲置或积压产品,并没有形成新的生产订单,最多就是相关机械设备企业能消化掉一些库存,但不会新开工、新雇佣人员。这样,公路建设对机械设备行业的拉动就是有限的,乘数效应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 再比如,修建公路所需要的水泥、沥青,没有按高标准足额采购,或者在采购中有压价或腐败行为,那么对水泥和沥青的新增订单也会大打折扣,对这些行业恢复或扩大生产,效果也很有限。
  • 还有,公路建成之后,如果过路费偏高,或对装载运输有过多的限制,真正用这条新修公路的人和车辆都会减少,相应的带动作用、乘数效应,也会大打折扣。

0x4:总结

  • 政府在经济危机时干预市场,不应通过货币政策增加人们的名义货币工资,而应通过财政刺激,创造新的需求。
  • 政府通过财政投资干预市场,核心不是考虑成本和收益,而是如何给市场创造新增商品需求,给社会创造新增就业机会。
  • 衡量政府干预市场的措施做得够不够,除了看减税、花钱和投资数量,还要看对应的政府开支和财政投资的“乘数效应”。

 

六、如何靠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在这本书里把就业问题当成重中之重来研究,还提出一个新名词“充分就业”。它并不是指每个能工作的人都有工作,而是在特定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的人都有工作机会。

从历史事实来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时,“充分就业”通常不难实现。如果用失业率来反向衡量,就是4%-5%的自然失业率。像2019年底之前的美国,以及中国这些年,都是这样。

但麻烦的是,在经济危机时,很多国家的失业率在10%以上。凯恩斯想要研究的是,这时如果想要重新实现“充分就业”,还能不能保持工资水平,并且不用多发货币,最好未来还能让大家的工资有所上涨。

要实现这些目标,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如何解决市场的需求不足问题。

凯恩斯认为,要创造需求,这就涉及三个层面

  • 私人投资,投资创造下游产业需求,增加下游产业盈利,从而间接为消费创造了条件
  • 政府投资
  • 累进税率,降税措施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经营成本,间接提高了企业和个人的实际收入,从而间接为消费创造了条件

我们一起来看。

0x1:如何刺激私人扩大投资?

凯恩斯提出创造需求的第一个层面,是努力刺激私人投资,从而创造新的就业。这一点,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

之前我们说过,凯恩斯的一切举措,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市场经济恢复常态。所以他在讨论如何实现“充分就业”时,明确提出:要在经济危机中采取各种措施,刺激私人投资增长,也就是促进市场自发投资,为增加个人消费创造条件

具体如何刺激私人投资呢?当时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既是储蓄的回报,也是资金的成本,提高利率有利于储蓄,但不利于投资;降低利率有利于投资,但不利于储蓄。

但是凯恩斯认为,要刺激私人投资,这可不是靠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放松货币就能搞定的。

凯恩斯通过详细论证,发现其实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化没那么敏感。因为资金成本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新的投资机会和未来的预期投资收益。只要预期收益足够高,资本成本高些影响也不大

他这个观察分析,后来在很多经济领域被验证。比如2000年至2015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很多开发商筹集资金的年利息在10%至20%,原因是他们的投资收益远高于此。

那我们再回到凯恩斯刚才的论证,私人投资对利率变化不那么敏感,因此单纯从货币政策入手,比如降低利率,试图刺激私人投资就非常困难。真正有效的,还是给私人投资创造新的、高回报的投资机会。

这样的机会有吗?当然有。凯恩斯分析至少有三类投资新机遇:

  • 第一类新机遇,是原本禁止私人投资介入的行业或领域。在经济危机时,可以考虑向私人投资开放。比如国防安全和军工等行业,主要订单来自政府,对采购价格不那么敏感,而且由于相关安全审核严格,合规的企业不多,竞争没那么惨烈,谁能投资谁就受益。这是美国早就采取的办法,很见效。
  • 第二类新机遇,是一些被商业巨头垄断的行业。如果打破垄断,也能鼓励私人投资进入,从而创造新的需求,并提高行业效率。问题是,那些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垄断格局的行业,是不是必须在政府和司法干预下,坚决打破垄断,从而重新激发私人投资的新预期和新行动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依据反垄断法,政府对摩根银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强行分拆。虽然对这些巨头企业的利益有影响,但确实鼓舞了新的竞争者进入,使得这些原本很难有新投资的行业,重现生机。行业规模扩大了,就业也就增加了,总体上对国家和行业有利。
  • 第三类新机遇,则来自发明创造的市场化开发。之前我们讲到,美国是一个保护私人产权、鼓励发明创造的国家,专利保护也做得比较完善。因此,面对市场低迷,一些有技术含量和市场潜力的新产品,通过私人投资开发,成为市场上的消费新潮流。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也可以让私人投资的预期收益不断提高,从而鼓励新的投资进入。

所以凯恩斯认为,刺激私人投资是大有可为的,可以增加市场就业。

0x2:为什么政府投资比拉动消费更容易创造新需求?

凯恩斯提出创造需求的第二个层面,就是促进国家或财政投资,直接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这一部分内容,我们之前在分享《光荣与梦想》《繁荣与萧条》时曾详细讨论过。比如通过公共工程、救济金,以及在教育等领域进行公共投资,创造新的就业需求,同时弥补市场自发的投资不足。

这些做法,你已经比较熟悉,我就不详细展开讨论了。有一点需要提示的是,国家或财政投资主要是在经济危机中发挥特殊作用,不应当追求短期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也不应当在危机后长期存在。随着市场机制恢复活力,国家或财政投资就应当逐步退出来

凯恩斯提出创造需求的第三个层面,是通过实行个人收入累进税,刺激消费。

所谓累进税,是指随着收入的增加,随着应征税额度的增大,税率逐渐累进升高。比如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从3%至45%不等。

凯恩斯认为,实施累进税,目的是让高收入人群多交税,增加政府的税收,从而让政府可以增加支出

  • 一方面,政府利用新增税收,可以增加投资计划,直接刺激和拉动消费
  •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救济、补贴等社会福利方面有更大余力,让低收入人群更有购买力

不过,高收入人群有各种办法可以隐瞒自己的实际收入,达到避税的效果。所以说,累进税对于增加消费的效果有限。

另外,即使累进税能够拉动消费,凯恩斯也提醒说,对比较开放的经济体来说,如果新增的消费,通过购买进口商品实现了,那么新增的消费,对本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就有限,能解决的新增就业也有限。

因此,虽然消费拉动也是创造需求和新增就业的一个方案,但更有价值的,还是国家或财政投资。

当然,随着经济开始复苏,主要靠市场自我运行的私人投资和消费驱动,就应当逐步变成主角,这也是凯恩斯反复强调的观点。

0x3:政府应该何时退出市场?

到这里,我们已经讲了凯恩斯建议,要通过刺激私人投资、政府投资和实施累进税率,来拉动需求。那如何判断一个经济体的新增需求,已经比较充分了?或者说,国家和财政投资何时可以退出市场了呢?

在凯恩斯看来,判断指标也很明确,就是看新增就业是不是越来越难。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指标——失业率是否回落到4%-5%。

具体来看,当那些市场化主导的竞争性行业,新增投资逐步趋零,无法再容纳新的劳动力时,可以视为这个经济体的投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表现在各项经济增长指标上,也应当是进入复苏阶段了。此时,也就到了各项政策陆续退出的时候。那具体应该怎么退呢?有两种可操作的方案:

  • 一种是依法退出。以1935年美国的做法为例,美国最高法院直接判定罗斯福在大萧条时期推出的多项法案“违宪”,从而以司法裁判的方式,为政府停止干预市场提供法律依据。
  • 另一种是限时退出。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特区政府设立平准基金入市托底,最终稳住港股大势,然后从2001年开始陆续退出,最终盈利1000多亿港币,用于政府开支和市民福利。

2008年次贷危机期间,美国财政部也曾出面购买通用汽车、美国国际集团AIG等公司的股票,以求稳定大局。然后从2011年起,美国财政部也陆续卖出这些公司的股票,回笼资金。在金融股方面,美国财政部有盈利,但在产业股方面,美国财政部有亏损。

很显然,盈亏问题并不是美国财政部考虑的首要问题。因为这是政府临时干预市场的救急行动,而不是要在市场中长期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看,哪怕是距离1936年凯恩斯出版这本《通论》,已经过去了70多年,美国政府在面临次贷危机时,还是会运用凯恩斯当年提出的办法。

最终,无论是当年的凯恩斯,还是今天的美国政府,不管多么重视政府干预市场,也不管如何努力增加需求,他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市场恢复正常运转,而不是让政府取代市场。

0x4:总结

  • 在经济危机中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不能只靠市场,而是要通过鼓励私人投资、增加政府投资等措施提升有效需求。
  • 在危机压力下,刺激私人投资至少有三类新机遇。同时,国家或财政投资,远比消费拉动更容易创造新的需求。
  • 判断一个经济体的新增需求是否足够,关键是看新增就业是不是越来越难。具体可以看失业率是否重新回落到4%-5%。

 

七、思维脑图

 

posted @ 2021-12-03 08:11  郑瀚Andrew  阅读(94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