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O、LIFO、FEFO……仓库出库方法这么多,企业到底该选哪种?
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 老板天天问“库存为什么老积压?报废货一堆?
- “员工天天抱怨“出货慢,找货找半天”?
其实问题根本不在员工勤不勤快,也不是仓库面积小,而是——出库策略选错了。
市场上常见的出库方法有先进先出(FIFO)、先进后出(LIFO)、按订单优先、按保质期(FEFO)、按货位、按批次/批号、按ABC分类……名字听起来不少,但企业到底该怎么选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01 主流出库方法解析
- 先进先出 FIFO
FIFO,全称 First In, First Out,中文叫 “先进先出”,意思很直白:先放进去的东西,要先拿出来。
它是库存管理和仓储管理里最常用的一条原则,保证货物按照时间顺序流动,不会出现老货压在新货下面导致过期或浪费。
举个例子,
你买了两瓶牛奶,一瓶先买、一瓶后买,按FIFO,你先喝早买的那瓶,避免过期。
所以FIFO(先进先出)的目的是先入库的货物先出库,确保货物不会过期或积压,尤其适合食品、药品、化工原料等行业。
但是先进先出对仓库布局要求很高,人工操作容易出错,需要条码或WMS系统辅助
- 先进后出 LIFO
LIFO,全称 Last In, First Out,中文叫 “先进后出”,或者更直白叫 “后进先出”。
意思是:最后放进去的东西,要先拿出来。
这和FIFO正好相反,货物的流动顺序是倒过来的,比如家里洗碗后,你把盘子一个叠一个放到柜子里。
取的时候,你通常先拿最上面的盘子(最后放进去的那个),底下的盘子(先放进去的)反而先被“压着”。
这就是典型的LIFO:后放的先用。
LIFO在仓库/财务里的意义
- 适用于价格上涨的库存(财务上): 在通货膨胀环境下,用LIFO卖出最新进货,成本较高,利润较低,可以少交税。
- 不适合易过期货物: 货物堆在下面可能会过期,所以生活中不适合牛奶、面包这类易变质的产品。
- 适用于某些特殊材料管理: 比如化工原料或者金属板材,某些情况下后进先用更方便操作。
例如,一些金属原材料价格上涨频繁,企业希望最新入库的材料先被使用,这样账面成本更符合市场价值。但如果操作不当,旧材料就容易在仓库里越堆越久,积压严重。
- 按订单优先 Order Priority
Order Priority(按订单优先),顾名思义,就是 货物的出库或生产顺序,按订单的重要性或紧急程度来决定,而不是单纯按入库时间(FIFO)或后进时间(LIFO)。
它的核心思想是:
先满足最重要、最紧急或最有价值的订单
比如外卖平台接到三个订单:
- VIP客户下单,要求准时送达
- 普通客户下单
- 大额团购订单
厨房不会按下单顺序(FIFO)来做,而是 先做VIP客户的订单,再处理其他订单,这就是按订单优先:先处理重要或紧急订单。
Order Priority 的应用场景
- 生产排产:订单重要性、客户等级、交期紧迫度决定生产顺序。 避免“大客户订单延误,小客户先做”的情况。
- 仓库拣货:库存同样可以按订单优先出货,而不是单纯按先进先出。 对于库存量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证高价值客户订单满足。
- 物流配送:运力有限时,先安排紧急或高利润订单发货,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收益。
按订单优先的模式尤其适合B2B定制产品、急单处理。比如一家工厂同时生产多家客户的订单,急单客户需要最快交货,这时就要按订单优先出库,而不是盯着谁先入库。
- 按保质期 FEFO
FEFO = First Expired, First Out,意思是:先过期的货物,先出库/先使用
区别于FIFO(先进先出),FEFO考虑的是 货物的保质期 而不仅仅是入库时间。
核心思想:
谁快过期,谁先用 / 先卖掉
比如你进超市买苹果:
- 有些是前几天进货的,有些是今天刚进的
FEFO原则下,货架上摆放的苹果会按保质期靠前,快过期的先卖掉,避免水果坏掉浪费
FEFO 的应用场景
- 食品、饮料、药品:面包、牛奶、饮料、药品、化妆品等,过期风险大,必须按保质期管理
- 仓库出库管理:系统会自动根据保质期排序,快过期的先发货 避免“老货在库房压死,新货先发”的浪费
- 生产原料管理:化工原料或药品原料按FEFO取用 保证材料不因过期报废造成成本损失
食品、药品、化工都能用得上,如果不按保质期出库,临期产品被浪费,企业损失大。
- 按货位 Zone/Wave Picking
Zone Picking = 按区域拣货,即:
- 仓库把货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Zone),每个拣货员负责一个或几个区域
- 拣货时,拣货员只在自己区域内拣货,然后合并订单
- 核心思想:责任区域化,减少跑动距离,提高效率
比如常见的超市理货,超市分成水果区、饮料区、零食区——
- 理货员A负责水果
- 理货员B负责饮料
客户的购物单会被分配给不同区域的理货员各自拣货,每个人只在自己区域走动,效率高
这种出库方式很适合电商、零售仓等场景,大型仓库里,货物分区摆放,拣货员按区域或者波次拣货,可以减少走动和重复操作,提高效率。
- 按批次/批号 Batch Picking
Batch Picking = 按批次或批号拣货
核心原则:把多个订单中相同的商品集中起来,一次性拣货
与 FIFO/LIFO/Order Priority 不同,它不是按入库顺序或订单重要性,而是 按商品批次或批号来安排拣货
比如超市配送或电商仓库场景下,假设今天有三张订单:
- 订单A:2瓶牛奶 + 1袋大米
- 订单B:1瓶牛奶 + 1袋大米
- 订单C:3瓶牛奶 + 1袋大米
传统拣货(逐单拣):
- 拣 A → 牛奶 2瓶 + 大米 1袋
- 拣 B → 牛奶 1瓶 + 大米 1袋
- 拣 C → 牛奶 3瓶 + 大米 1袋 → 仓库跑来跑去,重复搬运
Batch Picking(批量拣):
- 先拣牛奶 6瓶(2+1+3)
- 再拣大米 3袋(1+1+1)
最后按订单分配 → 减少走动次数,效率更高
这种出库方式很适合医药、化工、食品行业,当出现质量问题,批次追溯就很关键。比如药品厂,一批药有问题,通过批次号可以快速定位、召回,避免更大损失。
- 按ABC分类 ABC Picking
ABC Picking 是基于 ABC分类法 的拣货策略:
按 物品的重要性或价值 将库存分成三类
- A类:高价值/高周转的商品(占库存价值大,但数量少)
- B类:中等价值/中等周转商品
- C类:低价值/低周转商品(占库存量大,但价值小)
ABC Picking 核心思想:
拣货策略根据商品类别不同而优化资源:高价值或高周转的商品优先管理,低价值商品可简化操作
比如超市货架管理
- A类商品:热销零食、饮料、牛奶 → 放在易拿区域、常补货
- B类商品:季节性商品 → 中等补货频率
- C类商品:罕见调料、低销量零食 → 放在次要区域,补货可不那么频繁
仓库拣货
- 拣货员每天重点拣A类商品,保证订单及时完成
- B类商品按需求拣货
- C类商品少量、批量拣货即可
这种出库方式适合电子元件、核心原料。在电子厂,核心元件价值高且影响生产线,必须优先出库,而低频物料可以后出,管理更高效。
02 企业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出库策略
选择出库方法,没有万能答案,关键看以下四点:
- 货物属性
- 易过期?用FIFO或FEFO
- 高价值?用ABC分类
- 批次追踪需求强?用Batch Picking
- 业务场景
- 急单频繁?用订单优先
- 出货量大、仓库面积大?用货位/波次策略
- 仓库规模与布局
- 小仓库、人工操作多:选择规则简单、易执行的方法
- 大仓库、系统辅助:可以组合多种策略,比如FEFO+按货位+批次追踪
- 组合策略
- 冷链食品 = FEFO + 按货位 + 批次追踪
- 电子零件 = FIFO + ABC分类
- 定制B2B产品 = FIFO + 订单优先
组合策略比单一方法更灵活,也更适应复杂业务。
总结
仓库出库不是越复杂越好,也不是方法越多越安全。
关键是:结合货物属性、业务需求和仓库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用流程+系统落地执行。
“仓库不是越满越安全,出货有策略,库存才会流动,企业才会赚钱。”
选对出库策略,你的库存自然流动,损耗下降,效率提升,老板和员工都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