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J/S初赛知识点(Part1.常考硬性知识)
upd.2025.8.1
CSP-J/S初赛知识点(Part1.常考硬性知识)
1.计算机史
| 代别 | 时间 | 电子元件 | 应用范围 |
|---|---|---|---|
| 第一代 | 1946-1958 | 真空电子管 | 科学计算,军事研究 |
| 第二代 | 1959-1964 | 晶体管 | 数据处理,事务处理 |
| 第三代 | 1965-1970 | 集成电路 | 工业控制各个领域 |
| 第四代 | 1971-至今 |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各个领域 |
| 现代 | 现代 | 智能计算机系统 | 人工智能 |
- 来自一本通
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1946年, ENIAC,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提出计算机体系结构
图灵:人工智能之父,提出图灵试验
2.计算机结构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
输入设备,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出设备
硬件设备
- CPU: 由 运算器(算术和逻辑运算), 寄存器, 控制器 构成, 性能指标为 主频和字长
- ※内存:RAM(读写存储器,断电信息消失),ROM(只读存储器,断电信息不消失)
- 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读写速度极快,存储容量小
- 输入设备: 含有鼠标,键盘等
- 输出设备: 含有打印机,显示器等
- 外存:硬盘(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U盘等
关于CPU:
- 主流CPU的字长为64位
- 通用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计算机字长
- 主频单位为MHz或GHz,表示CPU内核电路的实际运行频率
- 字长表示CPU一次处理的数据量
软件: 含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 是硬件与其他软件和用户的接口,大部分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都基于操作系统
3.计算机语言
低级语言:
1.机器语言:用二进制代码表示,运算速度快
2.汇编语言:用一些容易理解的字母和单词来表示指令
高级语言:
按照面向类过程/对象 分类
1.面向过程语言(无法自定义类):C,Pascal,Fortran(第一个高级语言)
2.面向对象语言(可以自定义类):C++,C#,Python,smalltalk(第一个面向对象语言)
按照编译和解释 分类
1.解释语言(一边翻译一边执行,不生成直接可执行文件):Java,Python,Javascript, C#等
2.编译语言(先生成可执行文件,直接运行可执行文件):C/C++,Pascal等
4.进制转换和文件大小计算
10进制转2进制思路: 将数字分割为若干个2的幂次之和
10进制转(4,8,16)进制思路: 先转换为2进制,再每隔(2,3,4)位分开,每一部分分别计算进制
x进制转10进制思路: 直接乘x的幂次相加即可
基数: x进制中的x
权: x进制下第i位数字位k,则权为 \(kx^i\)
文件大小计算:
\(
1Byte = 8bit\)
\(
1KB = 1024Byte\)
\(
1MB = 1024KB\)
\(
1GB = 1024MB\)
\(
1TB = 1024GB\)
\(
1PB = 1024TB\)
5.常用编码
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
每个字符占7bit,存储时占用1Byte,大部分连续结构的标号也是连续的,常见ASCII码如下
\('0' = 48\)
\('A' = 65\)
\('a' = 97\)
GB码(国标码)
一个中文字符占用2Byte
一级汉字:按拼音排序
二级汉字:按部首排序
字形码
将汉字的二进制信息变成16*16的点阵图
一个汉字需要32Byte😰
Unicode码
含有UTF-8,UTF-16两种,应用广泛
6.二进制数码
机器数:二进制表示形式,如10000001
真值:机器数第一位为符号位,带符号的机器数,如10000001=-00000001=-1
原码:
符号位加上真值的绝对值(其实就是机器数)
\([+1]原码: 0000 0001\)
\([-1]原码: 1000 0001\)
反码:
正数的反码是其本身
负数的反码是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取反
如:
\([+1]反码: 0000 0001\)
\([-1]反码: 1111 1110\)
补码:
正数的补码是其本身
负数的补码是其反码+1
如:
\([+1]补码: 0000 0001\)
\([-1]补码: 1111 1111\)
小数表示法:
1.定点表示法
直接标记小数点的位置即可
2.浮点表示法
包含两部分: 尾数和阶码
类似科学技术法,我们这样表示:
\(N = 2^E*S\)
E为阶码(有符号),S为尾数(控制精确度)
7.※计算机网络
网络地理分类
1.局域网(LAN):一般在1km范围内
2.城域网(MAN):几km到几十km内
3.广域网(WAN):几十km到几千km内
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星形,环形,总线形,树形,网状形
网络体系结构
| TCP/IP | OSI/RM |
|---|---|
| 链路层 | 物理层 |
| 数据链路层 | |
| 网络层 | 网络层 |
| 传输层 | 传输层 |
| 应用层 | 会话层 |
| 表示层 | |
| 应用层 |
TCP/IP协议含四层,OSI/RM模型含七层
IP地址
A类地址:(10.0.0.0~10.255.255.255)
B类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类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