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充满碎碎念的短期自我总结(四)【Tencent产品初试+复试(被刷)】

继续写,这是最近三个月最后的一部分的总结了。

 

还是和面试有关,还是充满碎碎念,还是那句话——文中疑似面经内容多来源于个人推论,不具有科学性【别相信,没拿到offer,看看就好】

 

经历过游戏群面之后,和同学到处逛逛,超级困,想到晚上有产品初试(视频面试),就回寝室补觉去了。面试前补觉真的很重要!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是视频面试,初试复试都是,可能是我报的是SNG事业群的原因?

其实我觉得相比于当面的一对一面试,视频面试对我来说是不利的,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人格魅力的散发(不要脸=。=),毕竟视频没有真人直观。

 

我的初试定在了晚上7点,提前加了面试的QQ,最近面试的人很多,面试官也很忙碌,加上了一些其他面试同学时间延长了,所以等到了晚上8点才正式开始面试。

 

初试官是一个特别漂亮温柔的小姐姐,笑意盈盈的,面试流程还是从自我介绍开始。

大致流程:

  1. 自我介绍
  2. 项目介绍
  3. 设计一款大学生社交APP,讲出模块和特色
  4. 推荐一道两款APP,说说理由
  5. 兴趣爱好

 

自我介绍方面我还是按照老套路走,吸取了之前阿里电面的教训,先简单的介绍了易班,然后简单说了说项目情况(STAR原则,情景,任务,行动,结果),最后对小姐姐表示一下感谢。

 

后来小姐姐针对我的项目之一的跳蚤市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询问,实话实说就好。

 

可能是小姐姐觉得还是不太清楚我的能力,于是给了我3分钟让我设计一款大学生社交类APP,一开始听到时间的时候心里一惊,然后拿起笔就开始记录下来,从大学生特点开始列要点,然后开始想框架,简单的写了几点之后,因为时间不够,感觉差不多了就和小姐姐说差不多了——那个时候其实已经过去了5分钟了,小姐姐那里也关了视频,只剩下我和屏幕里的自己互相看哈哈——我感觉这里虽然小姐姐不会提醒你时间到了,但是如果拖得久了会影响成绩,毕竟产品经理是很需要时间观念的;另外,如果面试官那里关了视频也不要紧张,反正我后来全程看着镜头下的自己在自我欣赏,这样还能让面试官觉得我在看镜头。

 

我的大致设计:(经过后期整理)

大学生用户社交特点:认识新的好朋友,约学习,找人一起玩耍(为主)

相对应的功能模块:聊天,消息发布(约学习,约玩耍,校园/公共活动公布)

营销方案:1.融入学生活动进入推广 2.利用QQ/微信平台小游戏吸引玩家

 

在讲述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为了能让面试官小姐姐更好的理解,我顺带讲了讲学生应用《11点11分》,在娱乐引入方面讲了讲现在比较火的桌游什么的组团玩缺人的情况,提出了一个观点——在游戏中(尤其是需要语言交流的游戏)的同学更容易产生友情,更容易达到社交的目的。

 

在这个设计APP的环节中我的表现并不好,因为我发现当初在思考的时候是有很多局限性的:

1 思想局限在了同校的同学社交上了(这个在回答后期想到了,所以硬生生的加了公布一些演唱会等公共活动大家一起参加这种信息的发布来挽救一下)

2最终的社交其实应该是靠聊天建立的,虽然我在过程中提到了《11点11分》,但是在自己的产品构想中,没有提到聊天中可以建立一些随机匹配聊天什么的

3树洞为什么收到欢迎?因为每个人都有想要倾诉的东西,所以大学生社交APP可以把“匿名聊天·随机匹配”作为亮点,但是这一点直到我合上电脑我才意识到自己漏掉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卖点。

 

推荐APP是学生作品《花》,和网易刚出没多久的一款应用《网易蜗牛读书》(但是感觉在这个环节腾讯貌似有点排斥我讲网易的产品……)。在这个环节,我先和小姐姐说明了自己比较喜欢找一些小众的APP进行体验,然后引申出《花》。

 

《花》是一款日记APP,针对对象是写日记的人和想养成写日记习惯的人,产品构想来源于交换日记和养花。我在介绍的时候就漏掉了“交换日记”这一个特点,初试复试都忘记了。

《网易蜗牛读书》有意思的在于,你一天只能免费阅读它书库里的书60分钟,如果想要再往下读书要钱卖时长。喜欢这个APP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这个应用给我传递出了“时间是金”的理念,让我想要不浪费着难得的免费的60分钟,努力的多看书来充实自己——而且60分钟一到你如果正好看到精彩的部分,真的是心痒痒想要花钱看下去,它的商业模式把人的心理拿捏的很准。

我在说这里的时候,小姐姐问我有没有用户微信读书感觉怎么样——但是我并没有用过,我是一个忠实的QQ的使用者,所以我顺了小姐姐的话吐槽了我认为微信存在的问题和我不喜欢用的原因。

 

最后小姐姐问我平时喜欢干什么,看书,听歌,游戏,旅游。我说我自己是一个很矛盾的人“静如处子,动如疯兔”,小姐姐没忍住笑了哈哈,然后她问了问我喜欢什么游戏,最近在玩什么。我其实最近不太玩《阴阳师》了,但还是嘴一哆嗦就说了阴阳师,然后才说《王者荣耀》(那一下的嘴瓢真的弄的我心里卧槽卧槽的)。后来我们一起讨论了哪个游戏比较好玩,反正我觉得王者荣耀耐玩一点啊,毕竟阴阳师出来一个月就回流了【托腮】。

后来就讲到旅游,小姐姐问我去了什么地方,我虽然喜欢旅游,但是去的地方不多。我特老实的说我去过哪里哪里,虽然地方不多,但是我觉得我玩的很深(我觉得这就是展现自己优势的地方啊,表明一下我有比较强的洞察力)。小姐姐具体问了问我厦门的行程,正好是我觉得自己玩的最深度的一次旅行,我就把自己骑着ofo满厦门乱跑感受到的老厦门文化和小姐姐说了说,如果说我初试为什么能通过,我觉得就是这里让小姐姐给我加了分。

 

之后也就没说什么了,小姐姐说她迟点会更新我的状态,我表达了感谢就结束了这次初试。

 

就像前面所说的,我在关上电脑就发现自己设计的APP的问题,回顾一下感觉条理性也不是很好,所以感觉自己要挂。当天晚上本来想要看看自己的状态是不是变成了“不合适”,然后彻底死心,结果发现自己的状态变成复试了,真的有种阶段任务达成的感觉,超开心。

 

然后讲讲五一前的复试。复试通知是初试(周一)后第二天收到让我周三去现场面试,但是后来又收到了一个短信调整成了周三晚上的视频面试。

 

这是自己第一次经历复试,真的超紧张,因为不知道会问什么,想技术岗的话二面是专业总监面,但是产品会问什么我在网上搜了很久也不知道。所以想无头苍蝇一样找了很多资料,但是却无从下手。

腾讯的校招网站上有线上宣讲会《鹅厂卧谈会》,挺好看的,干货不少,但是也没有复试的东西【躺】

 

这次的流程感觉比初试更加正式,先是一个hr和我电话协调时间,然后问了我的QQ给我发了邮件的复试邀请函,把新的面试QQ发给了我。因为QQ昵称写着“SNG面试官”,所以复试应该是精确到了SNG事业群的产品面试官。

 

选择SNG社交网络事业群为意向部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因为自己是QQ拥护者,第二是因为他旗下的QQ/QQ空间/QQ音乐/腾讯课堂/腾讯云这些产品我都还算比较熟悉——但在复试过程中,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选择这个事业群其实不是很有利。

 

复试7点开始,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正式进行,不同于初试,这次的面试官在七点的时候根本没有在线,那时候真的有点惊慌。还有就是这次复试之前没睡觉=。=真的困到不行……所以感觉自己发挥很不好……

 

复试的小姐姐相比于初试的小姐姐要严肃不少,感觉没那么放松了,所以精神有点绷。

 

复试的主要流程:

  1. 自我介绍
  2. 项目介绍
  3. 推荐几个APP
  4. 一些小问题
  5. 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自我介绍还是不变的开篇,但是这次又差点犯了阿里电面的错误,险些忘记介绍易班的情况。

 

项目介绍还是跳蚤市场,不过这次问的更加详细,让我从如何确定这个需求开始讲,问到一些细节,比如说为什么还没上线就重做了2.0版本,用户体验不舒服时因为交互有问题还是程序问题等等。最好还问到了上线数据情况怎么样(我老实的说正在最后调整,毕业季才上线)

这里只能说一开始的表现还可以吧,但是回顾起来感觉后半段自己有点不着重点,就是没有条理,可能是感到压力了吧,加上自己觉得有点虚,表面看着镇定,其实内心有点怂了。

 

推荐APP这里的话我还是讲了初试讲的那两个,但是也许是状态不好?真的感觉没有初试讲的清楚【哭】。而且这个面试官对于我说的APP好像不是很感兴趣,让我再推荐一个,我那时候脑袋有点短路,所以超老实的说一时想不起来,我看下手机。然后我说了《石墨文档》——可能嫌弃我说话有点绕而且没啥重点,小姐姐让我用三个词形容一下,我想了很久憋出了三个词“实时,简洁,精致”——最后一个词“高效”在当时就是想不到,只能拿精致代替,面试之后才想到真的是无语了。

 

其实能感觉出来面试官小姐姐很想和我聊一些共同话题,所以她问我有没有翻过墙用过facebook/ins什么的,我也超级老实的说,曾经用过免费的vpnFQ,但是网速什么太慢了,而且刚开始看的时候找不到乐趣就回到了墙里。【其实这里可以说说室友用facebook的感觉,太老实了太老实了】

 

所以感觉面试官好像有点失望,就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而我那时候思维正处于一个抽风状态,其实很明确,我想问用户体验和产品思维的问题,但是提问之前我喜欢引入一下,然后就讲了讲了自己的体验,然后……我就忘了我是在问问题啊!!!

 

面试官后来就打断我,说时间有限,问问题吧【我这个时候才反应回来,哭死】,赶紧把想问的问了,希望可以挽救一下。

 

我问的问题是:

  1. 作为产品的初学者把主要方向放在用户体验上有没有问题?
  2. 如何锻炼自己的商业思维?

 

面试官还是很耐心的回答了我,也给我一些建议,我记下建议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悔恨QAQ【真是个猪脑子噗】

 

所以这次止步于复试了,但总计复试时收获最大的:

  1. 面试前最好睡一觉,调整到最好状态!
  2. 作为一个打算走产品的人,还是要经常FQ出去看看,不能局限在墙内——毕竟国外很多产品真的很好,尤其是既然报了SNG事业群,国际上最有名的社交的产品竟然都没用过,真的不应该。
  3. 问什么答什么,不要回答着回答着就放飞了自我QAQ
  4. 更多的用产品经理的眼光看产品,学会总结,废话不要太多
  5. 条理条理条理~

 

到目前为止,之前3个月的总结算是写完了,仅用来自我督促和告诫吧。

posted @ 2017-07-06 15:51  Joyce·澜  阅读(29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