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_数组

数组

数组概述

  数组是相同数据类型的多个数据的容器

  这些元素按线性顺序排列。所谓线性顺序是指除第一个元素外,每一个元素都有唯一的前驱元素;除最后一个元素外,每一个元素都有唯一的后继元素。(“简单理解就是:一个跟一个顺序排列”)。

创建格式

格式 1.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 new 数据类型[数组长度];
格式 2.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 {数组内容 1,数组内容 2,数组内容 3...数组内容 n};
格式 3. 数据类型[] 数组名;
  格式 3 属于只创建了数组引用名, 并未在内存创建数组空间。
格式 4. 数据类型[] 数组名称 = new 数据类型[]{内容 1,内容 2,内容 3...内容 n};
下标
可以理解为数组中内容的数字序号,从 0 开始 ,对于长度为 n 的数组,下标的范围是 0~n-1。
可以通过下标的方式访问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
例如: 创建 int 类型数组 arr , 给数组 arr 的 5 下标赋值数据 , 然后打印
1 int[] arr = new int[10];
2 arr[5] = 123;
3 System.out.println(arr[5]);

数组长度获取

1 数组名称.length

注意:

使用数组不当, 会出现如下问题:
  数组未赋值: 空指针异常
  超出长度的下标操作: 数组越界异常
  注意:数组的长度在创建时就固定了。
 
数组常用算法
冒泡排序
原理:
  -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
  -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名字由来:
  是因为最小(或最大)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降序或升序),就如同水中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升序排列的口诀:
  N个数字来排队
  两两相比小靠前,
  外层 循环length-1
  内层循环length-i-1
降序排序的口诀::
  N个数字来排队
  两两相比大靠前,
  外层 循环length-1
  内层循环length-i-1
posted @ 2021-01-29 14:35  ZZKZS  阅读(3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鼠标跟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