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审稿人与投稿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SCI:审稿人与投稿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SCI:审稿人与投稿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刚刚完成了一篇4分左右杂志的审稿,回忆起了自己以前作为投稿人的种种,觉得颇有一些旁门左道与大家分享。SCI投稿说到底就是审稿人与投稿人之间的一场战争,很多人都会成为这场战争中的一方甚至双方,故事就是从两条线索分别来展开的……
投稿人篇
去年这个时候接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一篇投在Cell and Tissue Research 上的文章修回来了,意见不多,但是有一条让觉得有点蹊跷,审稿人给提示了一篇默默无名的文章,甚至发表在不是SCI杂志上的(好像是Tissue Barriers),而且审稿人甚至好心的连DOI号都给了你(疑点一)?让人不禁生疑,为什么审稿人会对这么一篇不起眼的文章如此推崇(疑点二)?有对这么不起眼的文章如此了解(疑点三)?本着尊敬审稿人的心态,尝试着找了一下这篇文章,居然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有全文免费下载???越发觉得有意思!又仔细拜读了一下全文!觉得是让补一些这方面的文章,但是冰冻蚀刻技术,让补这方面的实验,根本没可能。总觉得哪里不对,就PUBMED一下这篇不起眼小文章的作者!额!在hepatology、journal ofhepatology等等发文无数。所有的所有让我觉得这里面有猫腻!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总结起来就是有一个应该很NB的实验室的审稿人让你学习一下一篇不知名杂志上的文章!揣摩一下审稿人的意思,既想让你知道他是谁,又不漏痕迹!!猜到这了,果断有了办法,补实验门都没有,但是该作者的所有与我的论文有关的论文,争取全部引用一遍,还不能是以参考文献1-4中的”-“的形式出现,必须是Excellent job、read with respect!但是其他的审稿人的意见只有一一详细解答,甚至是补实验。最终文章顺利接收!在回忆起来,其实国外的研究者也不是淡泊名利,也都有一点虚荣心,他们甚至会隐晦的暗示你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就是引用率。
审稿人篇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说一下今天我审的这篇文章,也是中国人的一篇文章。做得东西和师兄做得差不多,只是把师兄的大鼠模型换成了人,其他大同小异,我第一次审稿依据这一点给了拒稿!也在意见里以参考文献给了暗示的(嘿嘿!同时给了3篇参考文献,把我们实验室的文章放在第三篇)。由于三个审稿人中有一个给的评价特别好,所以文章最终被编辑给了大修,所以有看到这篇修回的文章,直接先看参考文献,果然没有引用我们的文章,关键是另外两篇都引用了!!也许是另外两篇是hepatology 和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的关系吧,也许是作者可能觉得两篇文章换汤不换药,引用了会降低自己文章的原创性!作为审稿人我就觉得有点尴尬了,是拒呢?还是拒呢?还是拒呢??考虑到作者非常认真的答复了所有审稿人的意见,文章从初投的30多页直接增加到60多页,还不了实验,我只能公事公办,又提了一大堆修改意见(个人觉得是中肯的,比如文章方法与材料部分里连个统计分析都没有),再次给了大修!!
总结篇
通过两个例子想说明答复审稿人是有技巧的,比如我作为审稿人的那篇,如果作者引用了我们实验室的文章,结果会一样吗??也许这篇文章最终会接受,但是我相信也许在时间上会提前很多!而我作为投稿人的文章,虽不能说100%是由于引用了审稿人的文章,但是我相信这个因素绝对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因素,所以现在我再投文章,只要审稿人给的参考文献,绝对引用,甚至加倍引用!在国内将影响因子作为一切的时候,其实国外也会把引用次数看的很重!对于任何一个审稿人的任何一条意见都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永远不要说审稿人挑剔,一定要揣摩审稿人的真实意图,因为你们是不平等的,因为SCI就是审稿人与投稿人之间的勾心斗角,甚至各怀鬼胎!
posted @ 2017-06-21 11:26  菜鸡一枚  阅读(462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