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他可以使原本一些接口不兼容的类放在一起工作。适配器模式感觉上有点像代理模式,做的内容一样,只是代理模式要求的是接口一样,可能在处理的过程中添加一些其他信息,而适配器模式要求的是接口的名字不同,但他们都是执行的是底层的方法2.UML图解3.基本代码namespace 适配器模式{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29 22:46 yu_liantao 阅读(14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状态模式主要解决当控制一个对象状态转化的条件表达式过于复杂的时候,把状态的判断逻辑转移到表示不同状态的一系列类当中去,可以把复杂的判断逻辑简化。但当这这状态的判断比较简单就没有必要。2.图解3.代码展示namespace 状态模式{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text c = new Context(new Con...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29 22:30 yu_liantao 阅读(13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个人觉得抽象工厂模式主要是工厂方法的基础上升级到创建一个系列的产品2.下面给出UML图3.基本代码展示namespace 抽象工厂模式{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bstractFactory factory1 = new ConcreteFactory1(); Client c1 = new Client(facto...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29 22:11 yu_liantao 阅读(17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当一个对象的状态改变的时候需要同时改变其他对象的时候应该考虑使用观察者模式,当一个抽象模型有2个方面的时候,其中一方面依赖于另外一个方面,这时候观察者模式可以将两者封装在独立的对象中使他们各自独立地改变和复用。其中观察者模式依赖于抽象,并不依赖与具体。2.图解3.代码展示namespace 观察者模式{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0-11-29 21:44 yu_liantao 阅读(166)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