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季第八周 编程总结

一、作业头内容

这个作业属于那个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II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C语言作业评价标准字符串函数strlen的深入研究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习与掌握常用字符串函数以及使用指针操作字符串的方法,学习关于字符串的字符数组与字符指针,掌握动态内存分配。
这个作业在那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能灵活运用指针,用指针的地址与指向元素进行运算,初步会使用动态内存分配。
参考文献 C语言结构类型的定义 ; typedef语法;

二、基础作业:基础题


PTA:

1 、函数题:函数实现字符串逆序、字符串连接
2 、编程题:输出学生成绩、字符串排序

第一题:

A.函数题:函数实现字符串逆序、字符串连接

(1、6-1 函数实现字符串逆序

本题要求实现一个字符串逆序的简单函数。

函数接口定义:

void f( char *p );

函数fp指向的字符串进行逆序操作。要求函数f中不能定义任何数组,不能调用任何字符串处理函数。

裁判测试程序样例: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S 20

void f( char *p );
void ReadString( char *s ); /* 由裁判实现,略去不表 */

int main()
{
    char s[MAXS];

    ReadString(s);
    f(s);
    printf("%s\n", s);

    return 0;
}

/* 你的代码将被嵌在这里 */

输入样例:

Hello World!

输出样例:

!dlroW olleH
(2、博客总结,程序代码:
void f( char *p )
{
    int i=0,n=strlen(p)/2;
    char m;
    while(i<n)
        {
          m=*(p+i);
          *(p+i)= *(p+strlen(p)-i-1);
          *(p+strlen(p)-i-1)=m;
          i++;
      }
}
(3、设计思路,流程图:

(4、本题调试过程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错误截图:

问题:
编写的代码在改题目中逻辑思路正确,但在循环设计上有问题,具体为循环与数组首地址从0开始,循环最后与末地址应是“n-1”,故答案错误

解决办法:

在第二个while循环中,将n换写为n-1,其中“n--”除外,如此改写即可。

(5、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图或者效果录像。

正确截图:

第二题:

(2、6-3 字符串的连接

本题要求实现一个函数,将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

函数接口定义:

char *str_cat( char *s, char *t );

函数str_cat应将字符串t复制到字符串s的末端,并且返回字符串s的首地址。

裁判测试程序样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AXS 10

char *str_cat( char *s, char *t );

int main()
{
    char *p;
    char str1[MAXS+MAXS] = {'\0'}, str2[MAXS] = {'\0'};

    scanf("%s%s", str1, str2);
    p = str_cat(str1, str2);
    printf("%s\n%s\n", p, str1);

    return 0;
}

/* 你的代码将被嵌在这里 */

输入样例:

abc
def

输出样例:

abcdef
abcdef
(2、博客总结,程序代码:
char *str_cat( char *s, char *t )
{
    /*
    strcat(s,t);
    return s;
    */

    char *a=s;
    while(*s!='\0') 
    s++;
    while((*s++ = *t++)!='\0');
    return a;
}
(3、设计思路,流程图:

(4、本题调试过程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错误截图:

问题:

错误原因在于未仔细理解函数语句“strcat”,因为该函数是以首地址进行运算的,而非指针变量;

解决办法:

将“strcat”函数语句中的指针去掉“*”,变为地址。

(5、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图或者效果录像。

正确截图:

B.编程题:输出学生成绩、字符串排序

第三题:

(3:题目:7-1 输出学生成绩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根据输入学生的成绩,统计并输出学生的平均成绩、最高成绩和最低成绩。建议使用动态内存分配来实现。

输入格式:

输入第一行首先给出一个正整数N,表示学生的个数。接下来一行给出N个学生的成绩,数字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按照以下格式输出:

average = 平均成绩
max = 最高成绩
min = 最低成绩

输入样例:

3
85 90 95

输出样例:

average = 90.00
max = 95.00
min = 85.00
(2、程序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void)
{	
    int n,i;
    int *p; 
    float x,y,z =0;
    scanf("%d",&n);
    p = (int *)malloc(sizeof(int) * n);
    for(i=0;i<n;i++)
    {
    	scanf("%d",p+i);
    	if(i == 0)
    	{
    		x = *(p+i);
    		y = *(p+i);	
        }
        else
	    {
	    	if( *(p+i) > x)
	       		x =  *(p+i);
		    else if( *(p+i) < y)
	        	y =  *(p+i);
	    }
	    z +=  *(p+i);
    }
    printf("average = %.2f\n",z / n);
    printf("max = %.2f\n",x);
    printf("min = %.2f\n",y);
    
    free(p);
 
    return 0;
}
(3、设计思路,流程图:

(4、本题调试过程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错误截图:

问题:

错误在一条语句有误,通过DEVC++编译,显示语句“z + = *(p+i);”有误,通过询问与查找资料得知这类语句的简写在“+”与“=”之间应注意无空格,所以出错。

解决办法:

将语句“z + = *(p+i);”中所有空格去掉,也可只将“+”与“=”之间的空格去掉。

(5、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图或者效果录像。

正确截图:

第四题:

(4:题目:7-4 字符串排序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读入5个字符串,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输入格式:

输入为由空格分隔的5个非空字符串,每个字符串不包括空格、制表符、换行符等空白字符,长度小于80。

输出格式:

按照以下格式输出排序后的结果:

After sorted:
每行一个字符串

输入样例:

red yellow blue green white

输出样例:

After sorted:
blue
green
red
white
yellow
(2、程序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t main (void)
{
	int i,j;
	char s[5][100],t[100];
	for(i=0;i<5;i++)
	{
		scanf("%s",s[i]);
	}	
	printf("After sorted:\n");	
	for(i=0;i<4;i++)
		for(j=0;j<4-i;j++)
			if(strcmp(s[j],s[j+1])>0)
			{
				strcpy(t,s[j]);
				strcpy(s[j],s[j+1]);
				strcpy(s[j+1],t);
			}
	for(i=0;i<5;i++)
	printf("%s\n",s[i]);
		
	return 0;
}
(3、设计思路,流程图:

(4、本题调试过程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错误截图:

问题:

该实验代码主要问题在对输入的字符处理有误,即语句“scanf("%c",s[i]);”不正确,因为%c格式对应的是单个字符,%s格式对应的是字符串。

解决办法:

将语句“scanf("%c",s[i]);”改写为“scanf("%s",s[i]);”即可。

(5、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图或者效果录像。

正确截图:


三、挑战作业:

(1:题目:关于字符串的挑战题:
根据九宫格键盘对应英语单词的对应关系设计一个程序,如对于号码5869872,可以依次输出其代表的所有字母组合。如:JTMWTPA、JTMWTPB……

输入样例:

586

输出样例:

JTM
JTN
……
(2、程序代码: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Length = 9;
char c[10][10] = {"", "", "ABC", "DEF", "GHI", "JKL", "MNO", "PQRS", "TUV", "WXYZ"};
int total[10] = {0,0,3,3,3,3,3,4,3,4};
 
int main(void)
{
	int number[MaxLength] = {5,8,6};            //本例输入数字5,8,6
	int answer[MaxLength] = {0};
	int len=3;
	
	while(true)
	{
		for(int i = 0; i < len; i++)
			printf("%c", c[ number[i] ][ answer[i] ]);
		printf("\n");
		
		int k = len - 1;
		while(k >= 0)    
		{
			if(answer[k] < total[number[k]] - 1)
			{
				answer[k]++;
				break;
			}                                   //改变列 
			else
			{
				answer[k] = 0;
				k--; 
			}                                  //列归为,重新开始 
		}
		if(k < 0)
			break;
	}
	return 0;
}
(3、设计思路:
根据九宫格键盘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除了0,1之外,其他数字上最少都有3个字符,其中7和9上有4个字符,我们可以假设0,1都是空字符。
首先讲问题简单化,若电话号码只有一位数,比如说5,那么其代表的单词为J,K,L;
接着若电话号码升级到两位数,比如58,又将如何呢?分两步走,从左到右,在选择一个第一位数字所代表的字符的基础上,遍历第二位数字所代表的字符,直到遍历完第一位数字代表的所有字符。
就拿58来说,5所能代表的字符为JKL,8所能代表的字符为TUV,首先让5代表J,接着遍历8所能代表的所有字符,即可得到JT,JU,JV,然后再让5代表K,再次遍历8所能代表的所有字符,即可得到KT,KU,KV,最后让5代表L,那么同理可得到LT,LU,LV.
(4、本题调试过程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递归解法逻辑设计复杂!
解决办法:参考论坛中相关博客,参考博客     [电话号码与英文单词对应](https://blog.csdn.net/hellotomhaha/article/details/51089829)    对程序进行调试解读原理。
(5、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图或者效果录像。

正确截图:


四、预习作业:预习题

(1:7-3 计算平均成绩

给定N个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学号(由5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姓名(长度小于10的不包含空白字符的非空字符串)和成绩([0,100]区间内的整数),要求计算他们的平均成绩,并顺序输出平均线以下的学生名单。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正整数N(≤10)。随后N行,每行给出一位学生的信息,格式为“学号 姓名 成绩”,中间以空格分隔。

输出格式:

首先在一行中输出平均成绩,保留2位小数。然后按照输入顺序,每行输出一位平均线以下的学生的姓名和学号,间隔一个空格。

输入样例:

5
00001 zhang 70
00002 wang 80
00003 qian 90
10001 li 100
21987 chen 60

输出样例:

80.00
zhang 00001
chen 21987
(2、程序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struct student{
    char num[10];
    char name[100];
    int s;
    };                                      //定义结构类型
int main (void)
{
    int i,n;
    double sum=0;
    scanf("%d",&n);
    struct student *p;
    p=(char*)malloc(sizeof(char)*n);       //内存动态分配

    for(i=0;i<n;i++)
    {
        scanf("%s %s %d",p[i].num,p[i].name,&p[i].s);
        sum=sum+p[i].s;
    }                                      //输入学生信息
    printf("%.2f\n",sum/n);                //输出平均分
    for(i=0;i<n;i++)
    {
        if(p[i].s<(sum/n))
        {
            printf("%s %s\n",p[i].name,p[i].num);
        }
    }                                       //输出每一位平均线以下的学生的姓名和学号
    
return 0;
}
(3、设计思路,流程图:

(4、本题调试过程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错误截图:

问题:

错误原因,首先数组的内存定义不足,建议内存动态分配;再是for循环里输入型的scanf语句中要输入的类型与地址内元素不符、不统一。

解决办法:

将定义数组去掉,再定义指针并且进行内存动态分配,将第一个for循环里的scanf语句中“%lf”修改为%d。

(5、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图或者效果录像。

正确截图:


a)、.预习的主要内容
结构类型是在程序中定义的类型,以指定记录的格式,它包括成员名称和类型,以及成员在内存中的存储次序。一旦定义了结构类型,就可以像使用其他所有类型一样使用这种结构类型,可以声明具有这种结构类型的对象,定义指向这种对象的指针,以及定义具有这种结构类型元素的数组。
结构类型的定义从关键字 struct 开始,大括号内包含声明结构成员的列表:struct [标签名称] {成员声明列表};
b)、.预习中存在的疑惑
结构类型无法将自己的类型作为其成员的类型?

五、结对编程感受:

找一个双方皆空闲的时间,一起来完成作业,效率会较高,做题效果也能更深刻的收获,毕竟结对编程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磨合的渐进过程;先集中攻克较难的题,一起讨论、整合、梳理,两人一起设计和完善,并且可以尝试不同方式的代码进行变达。
在结对编程中,可以发现队友在编程中的很多好习惯以及心得,如果能够吸收这些东西为己用,便能够显著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六、学习进度统计和学习感悟 :

1)、进度条:

2)、学习进度表:

| 第N周 | 日期 | 这周花的时间 | 代码行数 | 学到的知识点简介 | 目前比较迷惑的问题 |
| ------------ | ------------ | ------------ | ------------ | ------------ |
| 第八周 | 4/15-/19 | 计13小时 | 150 | 动态内存分配,字符指针 | 指针的大小--sizeof问题和sizeof使用规则不太清楚 |
| 第七周 | 4/8-/11 | 计11小时 | 520 | 复习冒泡排序法;详解指针、数组与地址间的关系;指针之间的运算 | -- |
| 第六周 | 3/29-4/5 | 计 9小时 | 390 | 指针变量的初始化、指针作为函数参数、指针变量的赋值与运算 | -- |
| 第五周 | 3/25-/28 | 计 8小时 | 200 | 字符串的基本概念、操作方法 | -- |
| 第四周 | 3/18-/22 | 计 8小时 | 400 | 冒泡排序法、选择排序法、二维数组 | -- |
| 第三周 | 3/11-/16 | 计 4小时 | 150 | 指针、二维数组 | -- |

3)、学习感悟:
(1)本周你学习哪些内容(不限于课上)?你有哪些收获?
通常定义变量(或对象),编译器在编译时都可以根据该变量(或对象)的类型知道所需内存空间的大小,从而系统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分配确定的存储空间。这种内存分配称为静态存储分配;有些操作对象只在程序运行时才能确定,这样编译时就无法为他们预定存储空间,只能在程序运行时,系统根据运行时的要求进行内存分配,这种方法称为动态存储分配。
(2)本周所学内容中你觉得哪些地方是难点?对此你做了哪些措施去克服这些困难?
难点在使用内存动态分配过程中,根据使用函数不同,作用各不相同。共同点均是动态分配一段内存,使用后需要用free函数释放。所有动态分配函数均声明在stdlib.h中。

posted @ 2019-04-19 15:37  青尘忆梦  阅读(267)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