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模具设计人员中很多人不喜欢使用CAE仿真软件呢? —— 以汽车制造领域为例
参考论文:

通常 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后处理 上只是将计算结果 以图形或表格的
方式显 示 在屏幕上 , 并没有对计算结果进行系统的整理 和提炼 。 在基于有 限元
计算结果 的反复设计过程 中, 设计人员往往通过计算结果 图或表来 了解 设计 上
的缺陷和 不恰 当, 并没有更易接受的语 言文字来指 明缺 陷或不恰 当及产 生 的原因

个人的一些粗浅理解:
从仿真效果图到模具的设计参数之间存在差距。
仿真工具所获得的结果不能直接用来对设计参数进行修正,很多时候即使有仿真最后依然需要不对的试生产工件来调整模具产品的设计参数,可以说仿真结果依旧需要成熟的设计人员来进行手动的调整设计参数,因此仿真效果更多的是一种辅助,并且辅助效果有限。
在很多的实际场景下,虽然试模阶段会耗费掉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但是由于不能从仿真结果快速的得到模具设计参数的调整方案,因此试模阶段依旧为主要阶段,毕竟可以根据试模阶段的生产工件的效果来手动的调整已经生产出的模具细节,比如用电焊枪补料或打磨机打薄等等,并且很多时候仿真软件价格高昂(10多万人民币一个账号)而且仿真时间较长(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再加上模具设计参数和仿真效果之间不能直接关联,因此往往最直接的方式依旧是在试模阶段手动的调整模具的各个实际数据指标。
    本博客是博主个人学习时的一些记录,不保证是为原创,个别文章加入了转载的源地址,还有个别文章是汇总网上多份资料所成,在这之中也必有疏漏未加标注处,如有侵权请与博主联系。
如果未特殊标注则为原创,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
posted on 2024-04-21 16:24 Angry_Panda 阅读(58) 评论(0) 收藏 举报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