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AI制造:铝合金冲压、压铸工艺流程 —— 模具参数调整,以满足所需的规格和质量要求
压铸操作工艺流程作步骤:
模具安装 → 调试 →清理预热模具 → 喷刷涂料 → 合模 → 涂料准备 → 涂料配制 → 压铸 → 冷却与凝固 → 开模 → 顶出铸件 → 质量检验 → 成品 → 废品 → 合金熔化
冲压工艺流程:
冲压模具装配步骤详解
一、准备工作
在组装冲压模具之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所需的物料、工具和设备进行准备,确保所有的工具和设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其次,要对冲压模具所需的各个部件进行清洗和涂油处理,以保证模具的质量。最后,对每一个组装细节进行仔细的规划和安排,确保每一步操作的顺序和正确性。
二、模具底座组装
模具底座是整个冲压模具中最基础且重要的部分,所以其组装过程必须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在组装时,要先将底座与模具基准面对正,然后加固螺栓,并用温度计测量底座温度,以保证底座的不变形和稳定性。
三、模具的压力调整
在模具的组装过程中,需要对模具的压力进行调整。首先要确保导柱、导套的精度达标,再根据工件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接着,可以开始进行模具的组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精细调整直至达到所需的压力。
四、模具零件的组合
冲压模具的零件组合是冲压模具装配的核心部分,也是最为繁琐的步骤。在组合过程中,需要对每个部件进行正确拆配和安装,并进行各自的角度、尺寸和精度测试。在测试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回归到前一个步骤进行修正,直至完美组装。
五、试料与测试
在冲压模具完成组装后,需要进行试料与测试,以确保模具的性能和质量。试料前,要仔细检查模具并进行冲程调试,确认模具能够正常工作。而后,进行试扣,逐步确认模具的参数调整是否合理,最后进行模具的测试,检查模具的精度、合格率等指标,以保证模具的高效运行和优质生产。
冲压模具组装的基本知识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结构组成。冲压模具通常分为上模和下模两部分。上模包括模柄、导套、凸模、垫板、固定板、螺钉、销钉、上模座(上托)、脱料板等组件;下模则包括下模座、导料板(侧面导板)、凹模、挡料板、承料板、导柱、螺钉、销钉等组件。1
装配要点。在装配冲压模具时,需要确保其整体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导柱和导套的配合间隙均匀且一致,导柱和导套转入上下凹凸模后,其轴心线需与凹凸模端面垂直,上下凹凸模端面平行。还需检查上模座沿导柱上下滑动是否顺畅,模柄轴心线与凸模端面垂直。2
模具使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包括模具磨损、废料反弹、卸料困难、冲压噪音等问题,可通过使用专用的防带料凹模、增大凹模间隙、采用斜刃口模具等措施来解决。34
模具装配与试模工艺。包括确定装配基准、方法和顺序、标准件检查与补充加工、装配与试模、检查与验收等步骤
AI辅助模具设计;
工艺参数调整:
压铸工艺:
熔炼:熔炼的温度和时间;
压射:按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压射;注意注射的压力和速度;
压铸: 压铸温度、压铸压力;
冲压工艺:
调整模具的位置和角度(模具安装时);
AI解决方案:压铸、冲压仿真 -> 模具的安装参数调整、模具设计参数验证
PS. 个人观点,工业制造AI化不应该是一个噱头,大部分的国内制造型企业在信息化层面上就很欠缺,在信息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强行上马AI制造只能是为了抢上级的政策拨款罢了。

相关:
posted on 2024-04-11 10:44 Angry_Panda 阅读(424) 评论(0) 收藏 举报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