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往事不见它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个人作业4——alpha阶段个人总结

一、个人总结

类别 具体技能和面试问题 现在回答 毕业找工作时
语言 最拿手的计算机语言之一,代码量多少? 没有最拿手的语言。。都是些皮毛,代码量比较少
软件实现 (代码阅读能力,实现,单元测试)你有没有在别的代码的基础上改进,你是怎么读懂别人的代码,你采取什么办法保证你的新功能不会影响原来的功能?你在开发中碰到最复杂的bug是什么,你是如何解决的?这个bug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你将来应该怎么样去避免bug出现? 读别人代码首先要了解别人是要做什么吧,bug的话只要出现了都是挺烦的,避免bug那就要心细和有清晰的逻辑了
软件测试 (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实践,代码覆盖率)你是如何测试你自己写的代码?你何如测试别人写的代码?你掌握了多少种测试工具和方法?你写过测试工具吗?你如何对一个网站进行压力测试和技能测试?你如何测试一个软件的人机界面? 测试代码的话还是先跑一遍然后利用各类工具进行测试。测试工具和方法的话说不上掌握了,没写过测试工具,后面的也不会。。。
效率分析 效能分析,效能改进,你写过的最复杂的代码是什么?你是如何测试量和改进他的效能的,用了什么工具,如何分析? 没有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典型用户,场景,创新)你做过多少有实际用户的项目,用户量是多少?你的项目有什么创新的地方? 没做过项目。。
团队协作 Work with others(协同工作,提供反馈,说服别人请描述你在项目中如何说服同伴采用你提出的更好的解决方案,或者你如何听取别人的意见,改进了自己的方案?你如何说服懒惰的同伴加紧工作,实现团队的目标? 团队合作主要还是要沟通,有理有据才能令人信服,对于懒惰的同学我想在一个团队里只要稍微提醒也不会太过分吧,毕竟太懒的话他的良心不会痛吗
理论素养 你上过什么数学,计算机或者其他理论课,请举具体的例子,说明你学的理论知识如何帮助你解决实际问题。 学过C语言、数据结构、JAVA、数据库,高等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离散数学等,主要还是了解编程语言和锻炼逻辑思维吧

(2)

编号 问题 回答
1 当你看到不靠谱的设计、糟糕的代码、过时的文档和测试用例的时候,不要想 “既然别人的代码已经这样了,我的代码也可以随便一点啦。” 一直主动这样做
2 主动解决问题。当看到不靠谱的设计,糟糕的代码的时候,不要想“可能别人会来管这个事情” ,或者“我下个月发一个邮件让大家讨论一下”。要主动地把问题给解决了 一直主动这样做
3 经常给自己充电,身体训练是运动员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是软件工程师职业的伴侣。每半年就要了解和学习一些新的相关技术。通过定期分享(面对面的分享,写技术博客等)来确保自己真正掌握了新技术。 看了就忘
4 DRY (Don't Repeat Yourself)——别重复。在一个系统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有一个无异议的、正规的表现形式 这要讲场合
5 消除不相关模块之间的影响,在设计模块的时候,要让它们目标明确并单一,能独立存在,没有不明确的外部依赖。 想做,但是不知道怎么衡量效果
6 通过快速原型来学习,快速原型的目的是学习,它的价值不在于代码,而在于你通过快速原型学到了什么。 一直主动这样做
7 设计要接近问题领域,在设计的时候,要接近你目标用户的语言和环境。 大概同意,但是怎么接近用户呢?
8 估计任务所花费的时间,避免意外。在开始工作的时候,要做出时间和潜在影响的估计,并通告相关人士,避免最后关头意外发生。工作中要告知可能的时间变化,事后要总结。 一直主动这样做
9 图形界面的工具有它的长处,但是不要忘了命令行工具也可以发挥很高的效率,特别是可以用脚本构建各种组合命令的时候。 正在学习命令行工具
10 有很多代码编辑器,请把其中一个用得非常熟练。让编辑器可以实现自己的定制,可以用脚本驱动,用起来得心应手。 没有任何定制
11 理解常用的设计模式,并知道择机而用。设计模式不错,更重要的是知道它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 从来没听说过
12 代码版本管理工具是你代码的保障,重要的代码一定要有代码版本管理。 用QQ,u盘即可
13 在debug的时候,不要惊慌,想想导致问题的原因可能在哪里。一步一步地找到原因。要在实践中运用工具,善于分析日志(log),从中找到bug。同时,在自己的代码里面加 log. 一直主动这样做
14 重要的接口要用形式化的“合同”来规定。用文档和断言、自动化测试等工具来保证代码的确按照合同来做事,不多也不少。使用断言 (assertion) 或者其他技术来验证代码中的假设,你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会发生。 想用,但没有时间
15 只在异常的情况下才使用异常 (Exception), 不加判断地过多使用异常,会降低代码的效率和可维护性。记住不要用异常来传递正常的信息。 一直主动这样做
16 善始善终。如果某个函数申请了空间或其他资源,这个函数负责释放这些资源 一直主动这样做
17 当你的软件有多种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要采用松耦合的配置模式,而不是要把所有代码都混到一起。 一直主动这样做
18 把常用模块的功能打造成独立的服务,通过良好的界面 (API) 来调用不同的服务。 一直主动这样做
19 在设计中考虑对并行的支持,这样你的API 设计会比较容易扩展。 考虑在适当的层次支持并行
20 在设计中把展现模块 (View) 和实体模块 (Model) 分开,这样你的设计会更有灵活性。 没搞清楚啥是V,啥是M
21 重视算法的效率,在开始写之前就要估计好算法的效率是哪一个数量级上的(big-O)。 主动测试程序效率,以验证估算
22 在实际的运行场景中测试你的算法,不要停留在数学分析层面。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实际因素 (是否支持大小写敏感的排序,数据是否支持多语言)会导致算法效率的巨大变化。 一直主动这样做
23 经常重构代码,同时注意要解决问题的根源。 一直主动这样做
24 在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测试 ,如果代码出了问题,有log 来辅助debug 么? 尽早测试,经常测试,争取实现自动化测试,争取每一个构建的版本都能有某些自动测试。 目没有安排时间,我也没有提这事
25 代码生成工具可以生成一堆一堆的代码,在正式使用它们之前,要确保你能理解它们,并且必要的时候能debug 这些代码。 一直主动这样做
26 和一个实际的用户一起使用软件,获得第一手反馈。 想做但是没有机会
27 在自动测试的时候,要有意引地入bug,来保证自动测试的确能捕获这些错误 一直主动这样做
28 如果测试没有做完,那么开发也没有做完。 一直主动这样做
29 适当地追求代码覆盖率:每一行的代码都覆盖了,但是程序未必正确。要确保程序覆盖了不同的程序状态和各种组合条件 一直主动这样做
30 如果团队成员碰到了一个有普遍意义的bug, 应该建立一个测试用例抓住以后将会出现的类似的bug。 一直主动这样做
31 测试:多走一步,多考虑一层。如果程序运行了一星期不退出,如果用户的屏幕分辨率再提高一个档次,这个程序会出什么可能的错误? 一直主动这样做
32 (带领团队)了解用户的期望值,稍稍超出用户的期望值,让用户有惊喜 一直主动这样做
33 (带领团队) 不要停留在被动地收集需求,要挖掘需求。真正的需求可能被过时的假设、对用户的误解或其他因素所遮挡。 一直主动这样做
34 (带领团队)把所有的术语和项目相关的名词、缩写等都放在一个地方。 一直主动这样做
35 (带领团队)不要依赖于某个人的手动操作,而是要把这些操作都做成有相关权限的人士都能运行的脚本。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某人休假而项目被卡住的情况。 一直主动这样做
36 (带领团队)要让重用变得更容易。一个软件团队要创造一种环境,让大家有轻松的心态来尝试各种想法 (例如,模块的重用,效能的提升,等)。 一直主动这样做
37 (带领团队)在每一次迭代之后,都要总结经验,让下一次迭代的进度安排更可靠,质量更高。 一直主动这样做
38 (带领团队)团队中往往会有矛盾产生,作为领头人,怎么办? 不但有明确和一致的处理原则,而且对于影响团队士气的任何事情追究到底

二、回答问题

问题1:为什么要结对编程?结对编程有益于编程的复审和交流,那么几人的结对编程更有利于提高编程的效率呢?

1.起到督促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有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编程,可能会出现懈怠的情绪,而两个人共同编程会互相激励,起到促进作用

2.更高效的进行整体架构设计。

在个人编程时,有时会出现对整体架构把握不清的情况,这时如果能跟队友共同讨论分析,会大大加快理解以及设计的速度。

3.对具体函数细节有更好的组织以及优化

在一个人敲代码时,另一个人可以反思这部分代码有什么问题,哪里可以进行优化,与其他部分的关系是什么,下一步应该如何进行处理。这些都能够使代码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4.更高效的debug

有的时候,要找出自己写的bug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有同伴在用一个不同的视角一起寻找问题,可能就能很快地找到一些不易发现的bug。

5.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在结对编程中,可以发现队友在编程中的很多好习惯以及心得,如果能够吸收这些东西为己用,便能够显著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问题2:在读此书之前,我一直以为当一个团队确定了负责一个项目之后,他们的成员不会再有所修改,会对所负责的项目负责到底。但实际上,软件团队是会流动的。为什么要有人员的流动呢?是出现了现有团队解决不了的技术困难,需要新技术新知识的支持,还是现有团队身担多职,需要人手帮忙?另外,不止是软件程序会有bug,团队也会有bug。此时我们该如何去最好的的处理bug?

人员流动更能培养一个团队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毕竟在现实工作中一个团队的人员变动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时刻做好这种准备,当出现解决不了的技术困难还是可以向他人请教的,至于团队bug的话,主要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应当互相体谅包容,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再提问题

1.结对编程一开始必然有一个磨合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人会不习惯时刻在对方视线下工作的情况,也可能两个人水平有差距,会出现一个人一直在听另一个人的意见的情况,我想问如何能让这种磨合过程的时间尽量缩短呢,有没有什么可行的策略?

2.可否理解为敏捷流程的开发在很多情况下会和其他开发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提高产品可靠性的要求?如果是,那么敏捷开发和那种流程结合的最多也最好呢?

3.十一章提到了小强地狱,在开发人员的bug达到一个限定值时,可以采用限制其工作,将所有时间用于解决BUG到限定值以下,这样的方法会不会挫败该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其在后续的开发过程中无法跟上进度,陷入恶性循环?

4.在一个创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如何定义用户需求是很困难的事情,很多情况下只能由团队成员臆想得到,因为这样一个产品本身也是没有原型的,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调查问卷才能给出部分答案,但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基本都不会认真看这样的调查问卷,那我想问是否有更可行的收集用户需求的方式?

5.MVP方法开发出来的软件是不是就是相当于每一个周期都在不断地打补丁,没有系统化的设计实现,是否会导致软件的臃肿化,可维护性变差?

posted @ 2018-05-18 17:47  往事不见它  阅读(265)  评论(3)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