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量预测入门(一)之RNN 介绍

网络流量预测入门(一)之RNN 介绍

了解RNN之前,神经网络的知识是前提,如果想了解神经网络,可以去参考一下我之前写的博客:数据挖掘入门系列教程(七点五)之神经网络介绍 and 数据挖掘入门系列教程(八)之使用神经网络(基于pybrain)识别数字手写集MNIST

这篇博客介绍RNN的原理,同时推荐大家去看李宏毅老师的课程:ML Lecture 21-1: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Part I)。基本上看完他的课程,也就没有必要看这篇博客了。

RNN简介

RNN全称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中文名为循环神经网络(亦或称递归神经网络)。相信大家在看这篇博客之前都已经简单的了解过RNN。将RNN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进行预测(或者回归)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当前时刻的输入,还要考虑上一个时刻的输入(甚至有些RNN的变种还会考虑未来的情况)。换句话说,预测的结果不仅与当前状态有关,还与上一个时刻的状态有关。

RNN用于处理时序信息 。而在传统的神经网络中,我们认为输入的 \(x_1,x_2,x_3\),是相互独立的:比如说在Iris分类中,我们认为鸢尾花的长宽是独立的,之间不存在前后序列逻辑关系。

尽管传统的神经网络在预测中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比如说人脸识别等等),但是对于以下方式情景可能就爱莫能助了。

当我们想要预测一段话“小丑竟是我自____”时,我们必须根据前文的意思来predict。而RNN之所以叫做循环(recurrent),这是因为它的预测会考虑以前的信息。换句话说,也就是RNN具有memory,它“记得”之前计算后的情况。

在知乎全面理解RNN及其不同架构上,说了一个很形象的例子:

以捏陶瓷为例,不同角度相当于不同的时刻:

  • 若用前馈网络:网络训练过程相当于不用转盘,而是徒手将各个角度捏成想要的形状。不仅工作量大,效果也难以保证。
  • 若用递归网络(RNN):网络训练过程相当于在不断旋转的转盘上,以一种手势捏造所有角度。工作量降低,效果也可保证。

RNN 结构

RNN的原理图,我们最多见的便是如左图所示,但是实际上将它展开,便是如下右图所示。

  1. 在RNN中,我们可以将黄框称之为一个layer,所有的layer的参数在一个batch中是相同的(参数共享),也就是说,上图中的 \(U,W,V\) 等参数在某个batch全部相同。(通过一个batch的训练之后,经过反向传播,参数会发生改变)

  2. Layer的层数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定,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分析的句子是5个单词构成的句子,那么layer的层数便是5,每一个layer对应一个单词。

  3. 上图既有多个输入\(X_{t-1},X_{t},X_{t+1}\) , 也可以有多个输出\(O_{t-1},O_{t},O_{t+1}\) , 但是实际上输出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而定,既可以为多个输出,也可以只有一个输出,有如下几种:

    Type of RNN Illustration Example
    One-to-one \(T_x=T_y=1\) Traditional neural network
    One-to-many \(T_x=1, T_y>1\) Music generation
    Many-to-one \(T_x>1, T_y=1\)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Many-to-many \(T_x=T_y\) Name entity recognition
    Many-to-many \(T_x\neq T_y\) Machine translation

Gif图如下所示:

下图是李宏毅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一个例子。

RNN原理

结构原理

下面是来自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cheatsheet对RNN原理的解释:

\(a^{<t>}\)\(y^{<t>}\) 的表达式如下所示:

\[a^{<t>}=g_{1}\left(W_{a a} a^{<t-1>}+W_{a x} x^{<t>}+b_{a}\right) \quad \text { and } \quad y^{<t>}=g_{2}\left(W_{y a} a^{<t>}+b_{y}\right) \]

  • \(W_{a x}, W_{a a}, W_{y a}, b_{a}, b_{y}\) 在时间上是共享的:也就是说,在一个batch中,无论是哪一个layer,其\(W_{a x}, W_{a a}, W_{y a}, b_{a}, b_{y}\)都是相同的(shared temporally)。当然,经过一个batch的训练之后,其值会因为反向传播而发生改变。

  • \(g_{1}, g_{2}\) 皆为激活函数(比如说tanh,sigmoid)

损失函数\(E\)

$ \mathcal{L}$ 为可微分的损失函数,比如交叉熵,其中\(y^{<t>}\)为t时刻正确的词语,\(\hat{y}^{<t>}\)为t时刻预测的词语。

\[\mathcal{L}^{<t>} = \mathcal{L}(\hat{y}^{<t>}, y^{<t>}) \\ {E}(\hat{y}, y)=\sum_{t=1}^{T_{y}} \mathcal{L}^{<t>} \]

反向传播

反向传播目的就是求预测误差 \(E\) 关于所有参数 \((U, V, W)\) 的梯度, 即 \(\frac{\partial E}{\partial U}, \frac{\partial E}{\partial V}\)\(\frac{\partial E}{\partial W}\) 。关于具体的推导可以参考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与前向反向传播算法

知道梯度后,便可以对参数系数进行迭代更新了。

总结

在上述博客中,简单的对RNN进行了介绍,介绍了RNN作用,以及部分原理。而在下篇博客中,我将介绍如何使用keras构建RNN模型写唐诗。🤭

参考

  1. 什么是 LSTM RNN 循环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What is LSTM in RNN (deep learning)?
  2. ML Lecture 21-1: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Part I)
  3.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RNN) Tutorial for Beginners
  4.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cheatsheet
  5.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Tutorial, Part 1 – Introduction to RNNs
  6. 全面理解RNN及其不同架构
  7.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邱锡鹏)
  8. 循环神经网络(RNN)模型与前向反向传播算法
  9. 深度学习框架PyTorch:入门与实践
posted @ 2021-01-25 12:05  渣渣辉啊  阅读(291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