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367 下一页
摘要: 我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一个事实:速度与时间、空间之间的关系早已超出我们直观的理解。等到物体接近光速,经典的物理规律——长度、时间不变的假设,统统都不管用了。这就是相对论的精髓,也是它的悖论所在。即便是光速下的运动,普通人眼中的物体看起来不仅变短,时间也变得“异样”。但这些现象虽然早已在实验中被证明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19 05:44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8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数学的世界,始于对称性。 群,这个简单的词汇,承载着数学最深邃的思想。它描述了所有可能的对称操作。旋转、翻转、置换,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隐藏着一个统一的结构:群。 一片雪花,完美的六重对称性。旋转60度,旋转120度,沿轴翻转,这些操作下,雪花始终保持不变。这些操作并非随意,而是形成了一个数学结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19 05:40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15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6本书推荐《MLIR编译器原理与实践》、《ONNX人工智能技术与开发实践》、《AI芯片开发核心技术详解》、《智能汽车传感器:原理·设计·应用》、《TVM编译器原理与实践》、《LLVM编译器原理与实践》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资深编辑赵佳霓老师策划编辑的新书《MLIR编译器原理与实践》已经出版,京东、淘宝天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19 05:29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1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数学史上的一页,被一位澳大利亚教授硬生生掀了起来。 2024年,《美国数学月刊》刊出一篇论文。论文作者,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诺曼·怀尔德伯格(Norman Wildberger)教授。他和计算机科学家迪恩·鲁宾(Dean Rubine)联手,抛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代数最古老、最棘手的问题——高次多项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18 08:42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164)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现代物理与数学的边界,常常隐藏在某些极为复杂的问题背后,呈现出一种难以捉摸的神秘面貌。譬如,湍流这一问题,早在1906年,法国巴黎的气球赛上就隐约显现了它的踪影。那些气球飞行轨迹的飘忽不定,吸引了数学家路易斯·弗莱·理查森的目光。理查森发现,无论是气球、火山灰,还是蒲公英种子,都会在风暴的推动下表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18 08:31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5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芯片投资对赌困局①】创始人踩雷实录:当造芯理想撞上对赌铁幕 2.京东方CEO冯强:揭秘京东方显示黑科技背后的硬核创新密码 3.通用进口平台道朗格中国部门被整体裁撤,将给予“小N+3”补偿方案 4.小螺丝也是中国产!iPhone美国造不切实际 5.英伟达计划在上海建立研发中心 6.闻泰科技:拟4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17 20:02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6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DeepSeek的论文《Insights into DeepSeek-V3: Scaling Challenges and Reflections on Hardware for AI Architectures》 总体来说挺及时的一篇文章, 关于ScaleOut和ScaleUP融合的观点以及内存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17 19:48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9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2025年5月13-14日,八一师生登上现役海军舰艇,走进中国海军博物馆触摸百年海军史,漫步八大关历史文化街区感受中西建筑之美,最后在奥帆中心体验帆船魅力。这场融国防教育、历史寻访与城市探索于一体的研学之旅,让青少年在舰艇甲板上聆听强军故事,在文物展陈中感悟红色基因,在行走课堂里厚植家国情怀。 大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17 19:41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2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6本书推荐《MLIR编译器原理与实践》、《ONNX人工智能技术与开发实践》、《AI芯片开发核心技术详解》、《智能汽车传感器:原理·设计·应用》、《TVM编译器原理与实践》、《LLVM编译器原理与实践》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资深编辑赵佳霓老师策划编辑的新书《MLIR编译器原理与实践》已经出版,京东、淘宝天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17 19:31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AI算力,卷到天上了! 12时12分,12颗太空计算卫星,搭乘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12颗计算卫星,每一颗都具备太空计算和太空互联的能力,将组成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 它们的背后,是商业航天企业国星宇航牵头发起的“星算”计划。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5-05-17 05:13 吴建明wujianming 阅读(72)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36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