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蛋白质组学本质

🧠 空间蛋白组成像技术系统总结:原理、流程与算法解析


一、核心概念:空间成像 + 抗体标签

空间蛋白质组学本质是:

将蛋白表达的定量信息保留在组织空间中,通过抗体特异识别 + 成像技术进行测定


二、两大技术路线:光学 vs 质谱成像

类型 原理 代表技术
光学类 抗体接荧光标签,多轮成像、融合通道 CODEX, IBEX, MILAN
质谱类 抗体接稀有金属,激光烧蚀后质谱检测 IMC, MIBI

✅ 最终输出:

  • 类似多重免疫荧光图,但具有更高维、更定量、更可重复性
  • 形成“细胞 × 蛋白”矩阵,可以用来进行单细胞层面的空间分析

三、对比传统多重免疫荧光(mIF)

维度 空间蛋白组成像 mIF
通量 20~100 种蛋白 5~7 种
检测方式 多轮成像 / 激光质谱 单次荧光拍摄
定量精度 高,基于 counts / 强度 低,多为半定量
可重复性 高,可保存 raw 数值数据 易漂白,重现性差
分析方式 可做表达矩阵/空间聚类 多为图像可视化、主观判断
成本与门槛 高,需专用设备与算法工具 低,普通荧光显微镜即可

✅ 空间蛋白组 = 高通量、定量化、自动化版 mIF,更适合大规模组织图谱研究


四、细胞分割(Cell Segmentation):从图像到单细胞数据

🔬 流程:

  1. 识别细胞核(DAPI通道为主)
  2. 图像预处理(滤波、增强)
  3. 细胞边界分割
  4. 提取每个细胞的蛋白信号 → 构建 细胞 × 蛋白 表达矩阵

⚙️ 分割算法工具:

方法类型 工具示例 适用场景
阈值/连通域 scikit-image, Fiji 简单样本、小图
机器学习方法 Ilastik, QuPath 半自动处理,标注低成本
深度学习方法 Cellpose, Stardist, Mesmer 复杂组织,高准确率
全流程整合工具 MCMICRO, histoCAT 适合 pipeline 运行

🔍 若组织结构复杂,还可辅助使用膜 marker(如 E-cadherin, CD45)协助识别边界


五、蛋白表达强度的量化指标

平台类型 信号来源 单位 / 转换方式
CODEX 等荧光 像素灰度值 原始强度(0–65535)或 log 转换
IMC / MIBI 金属 counts / 峰面积 counts / arcsinh-transformed 值
DSP 条形码 NGS reads reads 数量 / CPM 等方式标准化

🧪 通常进行 log2 或 arcsinh 转换用于可视化和统计分析


六、空间分析算法体系(平台无关)

分析类型 工具 / 算法 功能说明
共定位分析 Squidpy, Giotto, Moran’s I 分析细胞空间邻近/聚集/排斥关系
区域识别 BayesSpace, SpatialDE, SpaGCN 识别空间功能区域(类似 tissue domain)
空间通讯建模 stLearn, NICHES 推断细胞间空间信号传递
多模态整合 Tangram, DestVI, scMM 融合 RNA 与蛋白、映射细胞图谱

七、CosMx-NMF 专属分析模型(空间高维表型识别)

特性 CosMx-NMF
原理 非负矩阵分解(NMF)提取 Topic(元细胞类型)
输入 单细胞 × 蛋白表达矩阵(或 RNA)
输出 每细胞 Topic 分布(混合表型)
特点 非监督、无需标签、适合复杂免疫微环境建模
区别于传统算法 不依赖标签聚类,更适合发现新表型

✅ 总结梳理表

内容类别 核心信息
实现方式 光学(CODEX)/ 质谱(IMC/MIBI)成像,读取抗体信号
输出数据 细胞 × 蛋白矩阵 + 空间坐标
分割方式 DAPI 核染色 + AI/深度学习
表达强度度量 像素强度 / 金属质谱 counts / 条码 reads
分析方法 空间聚类 / 共定位 / 通讯网络 / 多模态整合
特别方法 CosMxNMF → 高维空间混合表型识别

✅ 金句提炼

✅ 空间蛋白组学 = mIF 的量化、高维、自动化升级
✅ CODEX/IMC 把“抗体识别 + 图像空间定位”融合在单细胞/像素尺度
✅ 多通道图像 + 分割 + 定量 → Cell × Protein 矩阵
✅ 与 CosMx 类似,也可进行空间聚类、邻域分析、多模态整合
✅ CosMx-NMF 是一种无标签表型识别算法,适用于表达异质性识别

posted @ 2025-05-27 23:23  tomorgen  阅读(10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