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团队 - 选题报告

软工团队 - 选题报告


项目描述(Project Description)

概要:

一个结合了日记记录和智能推荐文章辅助心理治愈功能的App。

详细介绍:

  • 项目背景
    如果说当今年轻一代的人们正处于一种普遍心理亚健康的状态似乎毫不为过。不久前的一个“日本地铁西装男生忍泪啃面包”的小动图火了一段时间,转发的人纷纷表示对来自城市的压力深有同感。无论是简书还是微博等等,也不时能看到那些心里压抑无所适从的话语,而自厌、孤独的情绪也油然而生。
    我认识的大多数人,对于心理问题几乎都表示“我没病”,更别提什么需要治疗、需要心理医生。但当负面情绪扑面而来的时候,有见过拼命忍着眼泪也不愿意向人倾诉的,有见过绕操场一圈圈跑到哭的,有见过暴饮暴食的,都没能有一个更好的、更温和的解决方式。
    而通过阅读心理文章来更认知行为、获取慰藉的方式,可以说是我以及队友们亲身体会到最平和和有力的方式。在和一个可能将成为真实用户的学妹的交流中,她也提到那些客观的阐述性的心理文章,有时候比起对方主观上的安慰常常会更有心灵救赎感。而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心理文章的普遍认知度不是太高,并且也存在着空闲时间不多、碎片化的问题,因此我们将用根据情绪分析来推荐相关文章来节省用户筛选的时间,起到更有针对性的目的。

  • 项目描述
    这个项目的主打是“树洞式记录+个性化推荐心理文章”。用户可以通过文字、音频等多种方式记录心情,并根据用户近段时间的记录内容推荐一系列心理文章供用户翻阅。同时,用户可以选择将某些记录以匿名的方式随机发送给部分陌生人,对方可以匿名地给予回复,对话是一对一的匿名进行,不向外公开。(后期可能会加入“向心理咨询师匿名咨询”的付费功能;更多契合且有趣的其他功能还在探讨中。)


##介绍视频(Approach and Benefit)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miefbrM 密码: rj6d


##创新与收益(Approach and Benefit)

创新

1.分析用户记录的情绪推荐心理文章,辅助心理治愈(最大亮点)
2.心理记录隐私化,营造私人空间感
3.匿名分享、匿名沟通

收益

1.以增加用户数量的方式获得收益
2.为一些心理公众号或心理学者推广好的文章来获得收益
3.与校方或其他需要辅助心理治疗工具的团体合作

(偏向公益性,追求用户体验,不内置广告)


##用户场景分析(User Analysis)

甲类用户

  • 心理情况:
    没有重大心理创伤,但偶尔有负面情绪却往往郁结在心、没有较好的解决方式。

  • 典型情况描述:
    A.朋友心情不好,莫名其妙的和我吵了一架,我不理解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B.虽然和女朋友在一起很久了,但我还是对她的一些小毛病难以容忍,是我的问题吗?
    C.别人眼里的我总是阳光开朗的样子,可我却偶尔会在非常热闹的集体中感到孤独,其实独处的时候可能更令我放松。

  • 典型使用场景:
    心情很郁闷,但觉得是自己私人的事情没必要向别人去说,于是写下了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和想法,也许还有试图去客观的分析原因,也许能得出一定的结论,在自我对话中逐渐感到心情平和。

  • 对该类用户的定义:
    用户数量较多,而其遇到的问题往往是不能通过普通的舒缓心情的方式(诸如听歌看电影等)得到更深度的彻底解决。将是此项目最大的受众群体。

乙类用户

  • 心理情况:
    曾有过感情或其他方面的重大心理创伤、或来自原生家庭的重大负面阴影,虽然已经不再常有强烈的负面情绪,但性格和处事方面有受到一定的影响。

  • 典型情况描述:
    A.虽然经历过感情创伤,但现在感情美满,却仍然时常有不安全感,觉得需要放弃自己的权利去满足才能获得对方的认可。
    B.对待婚姻不自然,闪婚秒离,经历了两段婚姻,现在终于找回生活的主动权(苏紫紫事件)。

  • 典型使用场景:
    对待一些小事常常有很深刻的认识,偶尔会记录下来之后回阅。但发的记录不多,以阅读心理文章获得更深的自我认知和翻阅和回应他人的分享记录为主。

  • 对该类用户的定义:
    用户数量不多,但能最好和最充分的使用这个项目。

丙类用户

  • 心理情况:
    没什么大毛病,对生活相对乐观,能较快的化解负面情绪。

  • 典型情况描述:
    虽然和朋友吵了一架,但被哥们拉着一起吃了顿烧烤现在心情爆炸好,觉得其实都是小事,一切都可以解决。

  • 典型使用场景:
    虽然觉得发记录挺麻烦的,但还是很乐于偶尔看看心理文章。

  • 对该类用户的定义:
    只用到了项目的核心功能之一,该项目对于他们可能吸引力不大。

丁类用户

  • 心理情况:
    未知。

  • 典型情况描述:
    非常喜欢和习惯写日记。

  • 典型使用场景:
    虽然对心理方面需求不高,但对于隐私化的日记式APP感兴趣,经常在上面写日记。

  • 对该类用户的定义:
    只用到了项目的核心功能之一,如果界面精美、编辑文本方便也可能吸引到此类用户。

戊类用户

  • 心理情况:
    未知。

  • 典型情况描述:
    闲着没事干。

  • 典型使用场景:
    点进匿名分享区,发一些垃圾信息。

  • 对该类用户的定义:
    恶劣的破坏性用户。遇到此类情况将通过举报的方式对该类用户进行处理。


##真实用户调研(User Survey)

问卷调查

问卷回收情况:

问卷数据分析:

您的年龄是?

您使用手机APP记录内容的频率是?

您认为您记录的内容被浏览、互动的方式中,哪种更好?

您对心理学方面了解多少?

您的心理状况如何?

您对咨询心理咨询老师/医生怎么看?

其他的想法或建议:

福大心理咨询室老师采访记录(节选)

Q:阅读相关心理的文章这种方式是否合理,是不是真的能够帮助到有心理治疗需求的人呢?
A:如果你们的智能分析足够合理的话,这个办法确实是可以帮助到这方面的人的,可能能够舒缓他们的现状。但这主要是针对那些正常人。如果是抑郁症的人,他们是对外界不感兴趣的,可能不喜欢去阅读那些文章,这种需要人为介入干预。

Q:我们担心这个匿名分享心情、匿名回复的模块会因为回复人本身因素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A:所以需要注意危机干预,可以先小范围的试一试,然后看一下评价怎么样。

有此方面需求的用户聊天记录(节选)

(下文仍用Q表示我,A表示用户)

A:我高三的时候经常压力很大,想要一个“可以匿名地记录和展示自己的内心”的APP,但查了很多类似的app,都没有很符合期望的。有一段时间使用过“青春印记”。但是这个软件虽然他画面是很小清新的,但是太小众了体现不出它的功能,它的功能是匿名发心情,但是主打是匿名表白,但是使用的人太少,大部分你想表白的人是看不到的。

Q:匿名发心情和匿名表白的功能,为什么不用qq空间的匿名墙呢?

A:匿名墙太随机了,没有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你过几天可能就找不到你自己发的消息了。我认为如果要开发一个app的话,我希望这个app能给我一个有种自己的小空间的感觉,我可以选择有的心情段子跟人分享,有的心情段子只能自己翻阅,可以有一个类似日记本一样的,你过了很久之后还可以通过时间检索看到自己以前的心情。

Q:你听过微信公众号knowyourself吗?如果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以阅读相对客观阐述的心理文章的方式会不会得到一定的慰藉呢?

A:我很少玩微信,但是确实有时候这种比较专业的文章救赎感真的很强,还有类似的也可以推送一些歌呀电视剧电影啊书籍啊,但是这个可能运作起来会比较麻烦。我觉得这个APP里面推荐文章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很多记录空白的用户其实就是去通过观看别人的心情而获得救赎的,因为有些人确实心里很难受,但是不会用言语来表达。


##未来市场与竞争(Market and Competition)

未来市场

根据简单心理与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2016心理健康认知度及心理咨询行业调查报告》显示,有98.1%的被调查者表示目前正在面临心理困扰,因此我们着眼大量这样的都市男女、懵懂青年,和倍感压力的中年人以及更多人群,提供传统的电子日记与心理分析、协助心理治愈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当代人们的心理健康,甚至之后可以与专业的医师、组织合作,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心理健康解决方案。因而未来市场是十分广阔的。

竞争

全组成员试用了 hope心树有间杂货店一路倾诉暖心理懂你 等近十款相近功能的产品,以下列出其中4款:

1.有间杂货店

  • 主要功能:
    1.发送消息给后台“爷爷”,获取“爷爷”的回信
    2.浏览“笔友圈”、“故事板”的文章

  • 弊端:
    几乎所有功能都收费,包括发送信息这一主要功能按信息数收费。

2.青春印记

  • 主要功能:
    以姓名为一个主题,用户可以在主题下匿名发布内容。

  • 弊端:
    1.一旦发表不可删除信息。
    2.主打匿名表白,但由于受众较小,未能很好的达到本意。

3.片刻

  • 主要功能:
    1.主打创意写作与阅读
    2.文章按词卡分版块供人阅读,其中也包括了情感模块

  • 弊端:
    信息量大且杂,更倾向于用户创作而非情感倾诉。

4.懂你—消灭不开心

  • 主要功能:
    1.随机与一名用户连线,发送语音
    2.聊天信息阅后即焚

  • 弊端:
    适合短期使用、发泄情绪,实际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结论

这一项目的创意是现有市场竞争较小,目前暂时还没有一个能够同时满足“私人记录小空间”和“心理治愈”需求的软件或者网站。


(附录)评审表

评审表pdf文件链接




团队项目展示结果(自行记录)

打分数据

评价&建议

结合心理的日记APP概念新颖,文章来源和推送策略还需考虑

觉得仅仅阅读治疗效果不够好。

点子新颖,等待后期产品

软件的作用让人质疑,是否真的能对受众达到正面效果,因为一旦出现一例负面效果,将对软件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所以个人觉得在思路上再改变一下

项目雷同较多

有类似产品

建议更好的了解个人

立意新颖,分析到位

想法新颖,调查清晰

有一定治愈性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性

我感觉会越看越忧郁

考虑一定的危险性

有情怀

内容的权威度(需要专业支持难度大)后续解决心理状况途径推荐

想法不错

解决特殊人群的心理问题,还可以

针对性强分析到位

优点很酷炫;缺点:很难实现

很ok

如果界面好看,我会是它的重度用户

心情不好可以上去看看

由日记内容推荐文章以及隐私保护,同类产品的分析做得很好

有实际意义

心理是太复杂的内容

感觉使用人群少

软件要有私密性,不让别人随便打开

就是多些管理

日记的升级版、且安全性隐私性较高

要有音乐

想法有特点,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能并不能达到治愈效果

不用

隐私问题

有点不切实制

不能解决用户问题

感觉没有什么价值,强行文艺

创新性

这是社会上很多人真正需要的,选题好

能够更符合读者的心情就好了

对社会有好处

想法不错 但是文章推送可能会有负面影响

由日记内容推荐文章 对用户隐私保护得当

用户群体太局限,以及怎么判断自杀倾向

没什么太大意义

匿名聊天可能会使两个消极的人更加消极

感觉对用户的心理分析做不到很精确

需要心理学知识

没有使用它的欲望

有的用户可能不喜欢看文章,文章治愈也可能带来风险

文章质量来源有保证吗

亮点不足,没有使用兴趣

还行

解决心理问题,描述内心。

新颖 但实现难度大

使用者心情难以琢磨,推送文章作用不明显

没市场

实现过程中应该更多地结合心理专业人士的意见

最后一个上场的劣势后劲还是蛮足的,不过这个结果其实还是很感动了。
60+中肯的评价怎么能错过:D 一个个的收集了一下,其中有一些确实需要反思和后续的探讨,也有一些可能是项目描述上的误解,之后会在需求分析上进一步剖析

posted @ 2017-10-13 21:34  thousfeet  阅读(599)  评论(7编辑  收藏  举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