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模式——进一步分析

点对点模式(加深理解)

1、特定的环境

    用户之间为了能够更好的共享资源和分享自身的信息,取消中心服务器,减少数据传输的节点,避免数据传输时文件遗失情况。

2、点对点传输结构

    所谓点对点传输也就是存储转发传输,它是以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把各个计算机连接起来,这种点对点传输的网络结构形式通常为远程网络和大城市网络所采用,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形、环形、树形和网状形等。

1.星形

    星形结构时,每一个节点设备都通过连接线(如电缆)与中心节点(星顶)相连,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这种星形结构主要用于分级的主从式网络,采用集中控制,中央节点就是控制中心。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增加节点时成本低,缺点是中心节点设备出故樟时,整个系统瘫痪,故可靠性较差。

2.树形

    这种树形网络,也称为多处理中心集中式网络。其特点是网络中虽有多个计算中心,但各个计算中心之间很少有信息流通,主要的信息流通是在终端和连接的计算机之间,及按树形外观结构上下的计算中心之间,各个主计贷机均能独立处理业务,但最上面的主计算机有统管整个网络的能力,所谓统管是通过各级主计算机去分级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个在分级管理的基础上集中式的网络,适宜于各种统计管理系统。这种网络构形的优点,是通信线路连接比较简单,网络管理软件也不复杂,维护方便,缺点是资源共享能力差,可靠性差,如主机出故障,则和该主机相连的终端均不能工作。

3.环形

    在环形结构中各主计买机地位j;目等,网络中通信设备和线路比较节省。网络中的信息流是定向的,由于无信道选择问题,所以网络管理软件比较简单。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网络吞吐能力差,不适宜于大信息流量的情况使用,它适宜于一个较小范围的网络,例如,一个学校内的局部地区网络使用。

4.网状形

    这种网络结构无严格的布点规定和构形,节点之间有多条链路可供选择。因此当某一线路或节点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费用、吞吐量、应答时间和可靠性方面表现出网络的特性。而各个节点通常和另外多个节点相连,因此各节点均具有选道和信息流控制的功能,网络管理软件比较复杂。在设置主计算机节点时,应从拓扑构形考虑链路位置、链路容量、网络响应时间、网络吞吐量及网络可靠性等。总之,这种构形有较高的可靠性,资源共享方便。缺点是网络软件比较复杂,成本也较高。在局域网络中一般很少采用这种无约束的网状结构,因为这种无约束的网状结构无法实现局部网络高频带通路、低延迟传输及技术上容易掌握和使用等特性,为实现这种网状型结构,局域网络的网络接口机的规模和功能均要增加,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3、点对点模式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能够更好的保护个人的隐私和秘密,更大程度上减少资源共享时的遗失。

4、点对点模式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模式中,单个组件被称为对等点。对等点可以作为客户端,从其他对等点请求服务,作为服务器,为其他对等点提供服务。对等点可以充当客户端或服务器或两者的角色,并且可以随时间动态地更改其角色。

5、案例分析

去中心化账本(比特币)

    比特币用户在电脑上运行比特币客户端软件,这样的电脑称为一个节点(node)。

    大量节点电脑互相连接,形成一张像蜘蛛网一样的P2P(点对点)网络。

张三要向李四转账一个比特币:

    1)张三向周围节点广播转账交易要求:A账号转账1比特币给B账号,并用A   账号的私钥签名。
    (A账号的私钥可简单理解为A账号的密码,只要知道A账号的私钥就能使用A账号上的比特币)

    2)张三周围的节点通过A账号的公钥检查交易签名的真伪,并且检查张三的A账号是否有足够余额。

    3)检查通过后,节点往自己的账本上写:A账号向B账号转账1比特币元,
     并修改余额:A账号余额=3比特币-1比特币=2比特币,B账号余额=2比特币+1比特币=3比特币。

    4)节点把这个交易广播给周围的节点,一传十十传百,直到所有节点都收到这笔交易。

 

  这个转账的具体过程就用到了点对点模式,其中并没有中心服务器,而是作为节点的用户之间传递消息,直到每一个用户都接收到了转账的具体信息,才在自己的账户上面记录下这一个信息。

posted on 2018-05-24 20:45  田会  阅读(777)  评论(19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