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对点模式——进一步分析

摘要: 点对点模式(加深理解) 1、特定的环境 用户之间为了能够更好的共享资源和分享自身的信息,取消中心服务器,减少数据传输的节点,避免数据传输时文件遗失情况。 2、点对点传输结构 所谓点对点传输也就是存储转发传输,它是以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把各个计算机连接起来,这种点对点传输的网络结构形式通常为远程网络和大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5-24 20:45 田会 阅读(780) 评论(19) 推荐(7) 编辑

架构模式——点对点模式

摘要: 点对点模式 1、什么是点对点模式? 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 简称P2P),又称点对点技术,其架构体现了一个网际网络技术的关键概念,是无中心服务器、依靠用户群(peers)交换信息的互联网体系,它的作用在于,减低以往网路传输中的节点,以降低资料遗失的风险。与有中心服务器的中央网络系统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5-21 17:04 田会 阅读(281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阅读《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第五、六、七章,结合《XXX重大技术需求征集系统》,列举实例分析采用的可用性和可修改性战术,将上述内容撰写成一篇1500字左右的博客阐述你的观点。

摘要: 这三章主要讲述的是网站的可用性、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首先,网站的可用性描述网站可有效访问的特性,相比于网站的其他非功能特性,网站的可用性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大型网站的可用性,如果大公司的网站出现错误或者不能登录上去,不但会影响人们的浏览,而且也会给公司带来不可想象的经济损失。但是要保证一个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3-22 20:50 田会 阅读(11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以《淘宝网》为例,描绘质量属性的六个常见属性场景。

摘要: 1、可用性分析 场景部分:当出现用户购物狂潮时,例如双十一全球用户购物、新年全国人民购物,出现订单、付款延时的问题。 刺激源:淘宝用户 刺激:在同一时间,系统的访问量过大,使得用户不能及时下订单和付款 制品:系统 环境:用户正常操作 响应:请用户等待一到两分钟再付款,适当延长付款的时间 响应度量: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3-15 09:32 田会 阅读(10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读架构漫谈九篇博客有感

摘要: 通过阅读架构漫谈的九篇博客,对于架构来说,并没有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可的定义,并且架构在软件发明时的N年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它是伴随着建筑产生的,在Wikipedia上,有着架构的英文定义。 经过前两篇的文章阅读以及通过总结文章中的内容,我觉得架构的本质就是分解、合并,根据一定的原则,将一个任务总体按不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3-07 17:03 田会 阅读(10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06敏捷软件需求阅读笔记之六

摘要: 最后一个章节的学习为项目组合层面的学习,在这一个层面,又新引入了两种新的工件:投资主题和篇章,一个新的待办事项(项目组合待办事项),一种新的团队(项目组合管理团队),和一些容器概念即项目组合愿景与架构跑道。 投资主题(或产品主题)代表推动企业在系统、产品、应用或服务中投资的倡议集合。 所有的新开发都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8-01-05 16:03 田会 阅读(10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05敏捷软件需求阅读笔记之五

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自己阅读的是项目集层面的软件需求,这一层面与团队层面相比,有很大的区别,而且在这一较高层面,企业实施敏捷方式会面临一些其他挑战。在这一层面包括如下目标: 1、 维护愿景和路线图:持续定义和交流项目集的愿景,维护路线图,使相关团队的工作具有公共目标。 2、管理发布:协调若干团队的活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12-15 20:39 田会 阅读(11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04敏捷软件需求阅读笔记之四

摘要: 在上一个月中,自己阅读了《敏捷软件需求》的前两个大的章节,从整体上了解了团队、项目集以及项目组合层面的软件需求,了解了如何来处理不同的需求层面,最近半个月的时间详细的阅读了第三章节,这一节详细的讲述了团队敏捷需求,具体的介绍了全景图的团队层面。 首先是对“为什么要讨论团队”这一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解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11-20 22:08 田会 阅读(10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03敏捷软件需求阅读笔记之三

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阅读了《敏捷软件需求》这本书的第二章节,该章节讲述的是全景图:团队层面、项目集层面、项目组合层面的知识 全景图中团队层面的敏捷需求 全景图中项目集层面的敏捷需求 全景图中项目组合层面的敏捷需求 从这一章节中,了解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 1、在敏捷方式中,团队是实体,他们负责编写和测试所有代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10-30 19:32 田会 阅读(10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02敏捷软件需求阅读笔记之二

摘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自己也详细的阅读了书籍的第一章节的内容,即软件需求方法简史。 第一章的内容为导读性的章节,简单介绍了软件需求方法过去二三十年的进化史。我觉得这样书写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方法的演进提供历史背景,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方法仍在业界使用,因此书籍的作者们在尝试改进现有方法之前首先应当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10-13 21:41 田会 阅读(106)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