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原理深度剖析:真核生物基因转录起始依赖转录因子,其 BD 负责结合特定 DNA 序列,AD 促进转录。酵母单杂交以 GAL4 蛋白为典型代表,利用其 BD 和 AD 可独立作用的特点。将文库蛋白编码基因替代 GAL4 的 BD,若文库蛋白与目的基因(如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就能通过 AD 激活 RNA 聚合酶,启动下游报告基因转录,以此检测 DNA 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操作流程详解:
- 筛选酵母单细胞株:挑选含有报告基因(如荧光蛋白、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合适酵母菌株,为后续实验提供基础。
- 构建表达文库:将转录因子基因与 GAL4 转录激活域融合,构建 cDNA 文库质粒。
- 重组质粒转化:把含目的基因(诱饵)和下游报告基因的质粒,与文库质粒共转化至酵母细胞中。
- 阳性克隆筛选: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只有发生了特定 DNA - 蛋白质相互作用,激活报告基因的酵母细胞才能生长并形成阳性克隆。
- 验证已知互作:确定已报道的 DNA - 蛋白质相互作用是否真实存在。
- 发现新基因:分离与目的顺式调控元件结合的新转录因子基因。
- 精细定位:明确 DNA 结合蛋白的结合结构域及与之结合的核苷酸序列。
- 优势:能在接近生理状态下检测相互作用,灵敏性高,可直接从文库获取编码基因,操作相对简便,且相关试剂盒和文库已商品化。
- 局限:易出现假阳性(如靶元件与内源转录激活因子互作等)和假阴性(如融合蛋白异常等)结果。
泰克公司拥有丰富酵母单杂交技术经验,从实验设计到结果分析全程服务,实验数据精准,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posted @
2025-08-11 10:01
泰克生物
阅读(
40)
评论()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