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测序:解析蛋白质序列的核心技术
一、核心原理
质谱测序通过三步解析蛋白质氨基酸序列:
①离子化:采用电喷雾电离(ESI)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将蛋白质/肽段转化为气态离子;
②质量分析:通过质谱仪(如Orbitrap)测定离子质荷比(m/z),获得一级质谱(MS1);
③碎片分析:对目标离子进行碎裂(如CID、HCD),生成二级质谱(MS/MS),通过碎片离子质量差推导序列。
二、主流测序策略
1.Bottom-up(自下而上):用胰蛋白酶将蛋白质消化为7–35个氨基酸的短肽,经分离后MS/MS分析,通过数据库匹配推导完整序列。优势是高通量,适合复杂混合物分析。
2.Top-down(自上而下):直接分析完整蛋白质,通过碎裂表征蛋白质变体(proteoforms),保留翻译后修饰(PTMs)信息。依赖高分辨率质谱,适用于PTM精准鉴定。
3.Middle-down(中自上而下):用AspC等蛋白酶产生2.5–10kDa的长肽段,平衡完整性与高通量,兼顾修饰分析与效率。
三、技术进展与优势
1.仪器性能提升:Orbitrap质谱实现ppm级质量精度,可区分谷氨酰胺(Q,128.059Da)与赖氨酸(K,128.095Da)等近似质量氨基酸;电子转移解离(ETD)等技术保留PTMs,与传统碎裂方式互补。
2.算法革新:AI工具(如Prosit)通过深度学习预测碎片谱图,提升匹配效率;DeepNovo等神经网络算法将从头测序(Denovo)准确率提升至传统方法之上。
3.灵敏度突破:可检测attomole级低丰度蛋白,结合多维色谱与离子淌度技术,实现复杂样品中痕量肽段的分离鉴定。
四、核心应用场景
①PTM鉴定:通过质量偏移精准定位磷酸化、糖基化等修饰位点;
②抗体药物分析:Top-down策略解析抗体可变区序列,助力生物药质量控制;
③疾病标志物发现:高灵敏度检测低丰度蛋白,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