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的工具: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3

一、第四章

  在这一章里,作者站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循环往复的角度去探讨社会中的经济现象。人类自古是从农业经济逐渐转化为工商业经济的,可是农业经济是一个有序的循环,工商业经济也是一个有序的循环,到底是什么因素使得经济能够打破原本的循环而迈向新的循环呢?换个角度来看同一类问题,经济本身是有发展有衰退的,发展和衰退构成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循环,但是是什么力量能够使得经济封闭的循环被打破转而变成经济增长呢?对于当前需要突破瓶颈继续发展的我们这个社会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既重要又紧急的问题啊!在这一章里,作者先阐明财富的意义,然后尝试描述社会通过经济活动而积累财富的过程。最后,则是指出现代经济体系里,循环起伏的可能原因。

  财富的意义

  在这个部分,作者讨论了一个重要理论的一个小的侧面,那就是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波斯纳教授所提出的“波氏财富最大化”理论。他原本是学法学的,但是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时候,接触到了经济学,于是成为了经济学的忠实拥簇,而且拓展出了“法律经济学”这个现在非常热门的学科。他认为,法官在判大部分案件的时候,都可以以“财富最大化”的概念作为依据,以促使社会财富最大化。但是这个论点极具争议,因为对于传统法学来说,公平正义才是最高指导原则。我感觉这个论点的提出是把经济学的最高目标移植到了法学上。当然历史一路走来的事实是,波氏“财富最大化”的观念在今天已经不再是洪水猛兽。

  于是乎,我们有一个疑问,把法学的公平正义最高准则放在一边先不讨论,就说在经济活动中,追求财富、累积财富自然理所当然,可是为什么在人类的其他活动中,也值得把财富当作目标呢?作者用了一个例子来试着阐述财富的意义。作者回忆自己在一节课上所讲到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以‘价格’表现的财富很容易转换成为其他的‘价值’,而像美丑善恶这些其他的价值却很难转换成别种的价值”。这个论点在课下受到了某位年轻漂亮的小姐的质疑,她说,她不认为只有价格才能转换成为其他的价值,她可以轻而易举把她的快乐分享给她的朋友,这说明其他的价值显然也是可以转换的。“她不太清楚我的意思,”熊先生说,“一个人当然可以把他(她)的情怀释放出来,让其他人分享他(她)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特别是心灵上有交集契合的人,感受更是深刻。可是这只是近距离、小范围里的‘转换’,范围一扩大、距离一拉长,转换的可能性就大幅度降低。因此,你可以把‘正义感’这种情怀很轻易地展现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却不容易让远在天边的人体会到你的心意......相形之下,以价格表示的金钱(财富)却可以很方便、无所不及地发挥功能:我可以把钱由台北汇到高雄去,捐给贫困户;可是即使我有满腔的正义感,我能把这份正义感电汇到高雄吗?仔细思索一下,金钱这种价值确实比较容易变成其他的价值......而且,金钱这种价值在辨认、交换、处理上要比其他的价值容易得多。当我由口袋里拿出两张五百块的钞票时,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可以掌握、控制、运用一千块的资源,也都愿意接纳和承认我的权利。但是,如果我高声声称我心里有一万个单位的正义感,想交换一个苹果、两张戏票,别人愿意承认我的权利吗?别人‘应该’承认我的权利吗......因此,和其他的价值相比,金钱这种价值的运用比较没有争议,正因为比较没有争议,所以以金钱进行的活动可以引申蔓延出其他进一步的活动,也就是创造和累积更多的价值。”

      这一段辩驳之所以要完全引用原文,是因为没有什么能够比原文更精彩、精炼的解释这个问题了,在欣赏的同时我也突然意识到读书笔记原来真的可以潜移默化影响人的三观。金钱其实就是一种媒介而不是目的,将这种媒介运用好,才能享受更多的价值。回到波氏“财富最大化”的观点,其实也就是强调只有财富最大了,才能够使得公平和正义得以实施,这应该是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对于法律最高理想的一种“现实观照”吧!“只有当社会的资源(广义的财富)愈来愈多时,才有更充沛的条件追求其他的价值和支持人的尊严;波氏财富最大化的观点,确实见前人所未见。”熊先生给的评价是多么高啊!

  经济活动的变迁

  有时候我会有这样的疑问,那就是在今天这个时代,信息那么发达,无论是哪一个领域哪一种人都有无数奋斗成功的案例;再扩展一些,到了国家这个层面,也有富裕的国家和贫穷的国家,但是为什么弱者不能从强者之所以成功的案例中汲取经验,贫穷的国家不能学习富裕的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从而达到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横向比较之下的共同富裕、共同强盛呢?作者试图用“比聪明”的例子来解答我的疑惑。比如说,生产与交易的过程,生产者原本是要通过上乘的货物品质来吸引消费者、用良好的服务来获取良好的口碑以扩大消费数量,但是很多人,尤其是在中东的很多集镇上,因为本身规模很小,所以卖东西的人和买东西的人都是陌生人、萍水相逢,卖的东西质量参差不齐,一次交易完成后,以后可能再不碰面,所以这个时候双方都很希望能够只在“这一次”的交易上取得实惠。买卖双方自然而然就会花很多的时间去讨价还价。卖东西的人巧舌如簧,买东西的人挑三拣四,双方计较得失很厉害,所以也就把各种欺诈的伎俩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样的特性一旦形成,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个循环的重点在于,只要能在言辞上胜过对方,货物本身的质量如何并不重要,也就不需要通过提高质量去提高口碑,也就不需要去建立信用,反正都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几十年或几百年来所买卖的东西,可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也会导致对人性的摧残,人们都不再诚实、守信,而是虚浮狡诈,都是一丘之貉,没什么好坏可言。这样长此以往,就算有好的模式好的例子,因为环境和循环已然形成,还是会停滞不前!对于这种情况,作者提到了一个词叫做“低度均衡”,用来和先进社会的日新月异、良性循环的“高度均衡”做对比。有些时候,外国人对于中国人有一种刻板印象就是,中国人很聪明,但是不团结。很多的聪明才智,就往往用到了这样的“低度均衡”里,勾奸耍滑、无往不利,倒不如“不那么聪明”的外国人组成的西方社会那么开放、自由、公平公正。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摆脱低度均衡,走上发展和繁荣的良性循环呢?作者认为,就整体而言,社会能不能支持正常的经济活动、并且追求成长和繁荣,关键在于是不是有开放自由的环境;使人们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且享受自己努力的果实。简言之,就是环境稳定,崇尚自由,保护财产。为了佐证这个观点,作者又讲了一个故事。在16世纪以前,欧洲大陆的人口数量一直维持在一种“低度均衡”里,人在一定的时期里多了以后,较偏远的土地就会被逐渐开垦生产,但是这些地的生产力又较差,所以人的平均所得就下降,生活质量就较差,这就导致人口数量会下降,下降到一定数量以后,当土地恢复地力、人均占有量又多了以后,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数量就又上升了,如此便落入一个首尾闭合的循环中。但是16世纪以后,荷兰、英国由于发展起来自由主义商业,既保障了财产所有,又捍卫了政治稳定,从而带动了经济的繁荣发展,所以人口数量开始逐年增多。与之对比的是法国和葡萄牙,法国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时候,皇室却设置了很多打击、阻挠的规定,西班牙则是为了维持庞大的军力而大量征税,因此它们都逃脱不了盛极而衰的宿命!由这个故事就可以透露出,从长远看,在稳定的财产权和政治安定的情形下,经济活动才可能活络和发展。作者反复在谈及自由资本主义的好处。

  经济起伏

  这个部分作者谈了关于经济波动的一些问题,他举了一个“林间小径”的例子来证明两点:1、自由市场经济中自然而然会形成这样那样的一些秩序,就好像如果要穿过一片林子,虽然有很多种走的可能,但是到最后必然会形成一到两条小路,大家就只沿这两条路走;2、一旦出现了信息上的扩展、不对称或者政府主动干预的情况,经济活动就会出现“脉动”,在很大的区域内(现在应该是全球)都会产生连锁反应。从这个故事里面可以揣测作者对于政府干预市场的态度,应该是未置可否或者说是觉得有必要但是充满疑问。因为他最后问道:“政府不能只是旁观者,而必须是参与者;可是参与的权限有多少?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可以避免使参与者本身变成问题的来源?”后面这句话,我觉得很重要,能够说明经济起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在经济里所处的地位,那就是,经济起伏是一种周期性、循环性的现象,这种变化与经济增长不同,经济增长是经济体系挣脱了周期性的循环,而进入另外一种轨迹;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经济体系又迟缓下来,往往又进入了周期性的起伏。就比如说中国,三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五年以来的经济中高速增长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但是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面临转型、创新能力不足、改革进入攻坚的深水区时,如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而不致进入经济起伏的周期性循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精英和大众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选好方向走对路,把创新付诸实施,用智慧开启未来经济新气象、新纪元。熊先生跟我想到一个层面了,而他则说的更加直接具体也有点叹息的味道,在短期,如何维持物价稳定、充分就业,而避免景气萧条和通货膨胀;在长期,如何不致于经济停滞或衰退,而能继续增长和繁荣,“到目前为止,对于经济学者来说,这两个问题还没有一致赞同的正确答案!”

二、第五章

  这一章主要探讨的是经济领域里的经济问题。这个时代的人们,经历了经济史上空前的巨变,一方面是经济学开始逐步的向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领域扩展,给学科彼此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经济学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自身也掀起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就是把过去一个不起眼的因素纳入分析,结果是原本得出的许多重要结论都必须要加以条件限制或是推倒重来,还有一些经济学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这个过去不起眼而现在却是各行各业的命脉的因素,就是信息。因此在本章的讨论中,作者先解释信息问题的意义,然后说明信息问题对于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影响,接着分析信息缺憾所引发的诱因问题,最后讨论信息泛滥的现象。

  信息问题

  这部分先讲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叫做“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江洋大盗犯下了案以后被抓到了官府,被抓之前他们商量好相互之间绝不泄密和出卖对方,但是当他们被隔离审讯以后,双方就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已经被出卖?到底招还是不招?假如他们可以相互之间通信,保持信息上的畅通,就可以相互勾通,都拒不松口,这样官府也就没有证据,草草了事;然而往往官府就是利用这样的信息不畅通给这两个人分别造成心理压力和心理暗示,从而从一方找到突破口,把两方都击破。这个例子充分体现了信息的重要。事实上,生活中有一系列类似的囚徒困境,而语言文字、手势表情等等,都是为了解决信息交换问题而发展出的工具。再大一些,综观我们的社会,如果大家都能掌握充分的信息,很多类似于新闻播报员、老师、警察之类的职业就可以取消,因为我们都有了他们有的信息;很多行业里的制度就可以取消,因为在彼此都掌握充分信息的情况下,谁都很难撒谎也不愿意撒谎。

  讲到信息问题就必然要考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作者首先关注的是诚实的问题。正如前面所说,如果信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百分百对称的,那么没有任何一种必要需要不诚实,因为对方能知道你心里想的什么,因此,“只有在‘信息不完整’的时候,诚实的特质才有其作用;也就是说,诚实这种特质的作用,是在抒解信息不完整对人际交往(交易)所造成的困扰。”那么,为什么在当今这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时代,人需要去诚实呢?作者的结论是,诚实能够让人获利最多。比如一个人他不诚实,那么别人就不会信任他,虽然一次两次的交易里他会获得一些小便宜,但是最终还是不如诚实的人能够获得的缔约多。但是问题是,如何来判断这个人是诚实的?总不能他说自己是诚实的他就是吧?所以,诚实这种特质必须和某种外在的行为特质连接在一起,才能成为取信他人的佐证。最后作者引申到,诚实,其实就是一种工具,而这种工具的出现,是因为面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时,理性、自利的人所发展出来的。美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最大化的利益,就是人选择诚实的诱因。

  信息与经济活动

  信息的不对称所引发的问题其实比一个人诚实不诚实要严重的多。过去经济学家所得出的很多结论,在结论的论文里很多都有这样的附注:本文的结论,都是根据信息完整的假设;如果信息不完整,本文的结果会受到少许(但相信不太严重)的影响!其实,一旦考虑到信息不完整或是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的人握有信息,有的人没有),许许多多的结论都不再成立。针对这个论点,作者提出三点论证支撑:“首先,经济学者体会到,如果信息的结构不完整或不对称,即使有人想卖有人想买,交易也不一定会达成;在更严重的情况下,整个市场都有可能消失无踪......其次,在信息分布不健全的情形下,即使达成交易,交易的性质可能很特别——也许会有限价或限量的做法......最后一点,在信息缺憾的情形下,正常的市场可能不存在;即便存在,也可能有限价或限量的做法。”下面的故事,就是描述信息不对称时,市场交易的特殊现象。

  1970年,经济学者阿克洛夫教授发表一篇论文,讨论旧车市场的特色。问题的焦点在于,旧车对于卖方来说,性能清清楚楚,毕竟用过一段时间,但买车子的人多半不能判断车子的好坏。这就是信息的一种不对称,导致的是什么问题呢?从一般情况下看(特殊情况卖主急需变现除外),性能好的车子通常人们舍不得卖,所以二手车市场上的车多半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买车人虽然有购车的需求,但是对于二手车市场的这一情况也略有了解,所以迟迟不肯下手,这就导致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人想卖车,有人想买车,最后可能却谈不成买卖,市场里没有交易发生。这对于经济学传统观点“有供有求就会有交易”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因此,阿克洛夫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也就成为了经济学文献中重要的经典之一。后面作者还讲了一个樱桃的故事,大概的意思是说,在盛产樱桃的华盛顿,有些商贩喜欢把樱桃大个的挑一块儿,小个的挑一块,分级分价格出售,而还有一些商贩则把樱桃混合起来出售,这样定价就是一个特点,混合樱桃的价格肯定介于大个樱桃和小个樱桃之间;另外分级的商贩也会有几筐混合的樱桃和分级樱桃一块出售,为什么他能挑也愿挑却不挑了?因为商贩知道这几筐樱桃质量不佳,不值得拣。既然如此,分级商贩的混合樱桃的定价该是多少?当然就应该是在不分级商贩的混合樱桃价格之下了。这样就形成了四个层次的价格,分级大个>不分级混合>分级混合>分级小个。作者觉得,这是市场的机能在起作用,市场能够通过自己发展出的一套机能去分辨樱桃的质量,这就再一次证明市场机能有各取所需且区分高下的威力。就像东南亚地区的很多华人在做生意时往往只和亲戚或者熟客打交道,陌生人的生意宁愿不做一样。“原因也和信息不对称有关。”

  诱因问题

  这个部分我不是特别明白。作者觉得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引发了很多诱因问题,比如民主社会的定期选举、学校的月考和期末考、公司机关的年度考绩以及媒体对于民意代表的监督,都和信息不足的诱因问题有关。如果信息是对称的,以上的事情都毫无必要,每个人就好像耶稣一样能知世事,既能异口同声的说出继任者的名字,又能轻易的对人和事作出客观的判断。

  后面的故事里,作者讲到诚实的孩子面对老师的质询,同一反应、不同被对待的方式所导致的不同结果。这个故事我觉得讲的很有教育意义,可以详述一下。有一位中年高级警官,在熊先生的课上回忆了自己童年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几十年前在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又一次午休老师不在,大家嬉笑叫闹,吵到隔壁正在休息的班级。隔壁班的老师向班主任打小报告,老师下午上课的时候脸色铁青,要中午大声吵闹的小朋友自己站出来承认错误。这位高级警官和其他几个小朋友诚实的走到了教师前面,于是老师一语不发,拿起木棍重重地打了每个人的屁股。后来,熊先生的儿子也经历了类似的事情,儿子的幼儿园上午去参观美术馆,中午到小公园午餐。老师告诉小朋友:刚才在美术馆觉得自己太吵闹、不守规矩的举手;这些小朋友吃过饭后不能去玩,其他的小朋友可以去玩半个小时。结果,只有儿子和另外一个小女孩举手,儿子说,在美术馆还有很多比他更吵更闹的小朋友都没有举手。内人问儿子自己觉得怎么样,他说虽然看到别的小朋友能够去玩有些难过,可是老师称赞他和另外的小女孩都很诚实。所以,他觉得还好!

  从这两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萃取一些关于诚实的人生智慧,作者的原文是这样写的:“高级警官的经历大概是坏得不能再坏的情况,诚实的小朋友受到处罚,下次(比较)没有意愿讲实话;不诚实的小朋友从‘先见之明’中得到启示,下次更不可能会讲实话;老师自以为对症下药、杀鸡儆猴,结果是下次无鸡可杀,而可能只好鸡兔同笼、牛骥同皂地一视同仁。没有任何人因为这次的经历而得到正面的启发,事情只会往“较不好”的方向演变。相形之下,儿子的经历可隐含了很多层正面的意义:诚实的小朋友是在知道后果的情形下,自己作的选择;而且事后还意外得到了老师的赞扬。所以,以后还会继续说实话。不诚实的小朋友虽然有得(可以去玩),但是也有失(没讲实话的成本和没有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可能有些人下次会愿意讲实话。老师事先就讲明处罚,得到一部分真实的讯号;处罚了举手的小朋友,但也给了他们别人所没有的奖赏。所以,下次很可能会过滤出更真实的信息。而且有趣的是,老师对诚实的肯定为这件事添增了一个光明可喜的面向:老师等于是凭空创造出一种可贵的资产;不但在这一次事件上产生了正面的意义,而且为未来诱发出更多好的价值!”处理真假信息问题,其实就是处理“诱因”问题。可是到底谁是因谁是果?我一直不明白。最后作者指出,“好的制度,是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直维持适当的诱因结构。”

  信息泛滥

  有时候,一个事物的价值来自于稀缺性,譬如钻石;有时候,价值又来自于普及性,譬如电话。在表面上这两种观点固然冲突对立;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两者并不冲突,而是反映了更高层次的通则——一件事物的意义,是由其他相关条件所衬托而出。就比如说信息时代,就算是信息如此泛滥,但是还是存在着信息稀缺性的问题。这个时候面临的是两个问题,第一,如何取舍有价值信息;第二,如何直接解读信息。“因此,必须愈来愈依靠其他的人,帮助解读生活里的各种讯息。”信息过多,就意味着环境变得越复杂,那么是不是可以在行为上采取一些规则以降低因应环境的成本?

  多年以前,信息问题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可是现在已经成为了命脉和咽喉一般的致命因素!当时的经济学家忽略了“信息因素”这个重要信息,那么,我们会不会还在忽略着别的经济学因素呢?“有没有谁拥有这个信息?”

posted on 2015-12-10 20:22  stzhang  阅读(60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