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各大电商都会推出图书满减活动,每次我都会屯些书,然而在以前,这些书买了后经常放在书架上吃灰,给自己的理由就是没时间看。现在想想是自己当时看的方法不对,由于对每本书都是事无巨细无差别的从头开始一篇篇的看,看的时候也不注意笔记,因此经常是读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读完整本书,能记得的内容寥寥无几。平时如果用不到的话,等于是白读了,久而久之,就越来越不喜欢阅读书籍了,但屯书的习惯倒没变。

  这些年改变了策略,开始有目的性的阅读相关书籍了,也不会根据书名来盲目的买书了,看完书还会做些笔记,比起以前,阅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下面分享一下这些年阅读技术或相关书籍的心得,以上次阅读的《软技能 代码之外的生存指南》为例。

一、阅读时间

  很多人不读书的说辞就是时间少,其实花费一大段时间来读一本书的确很难,尤其是忙碌的工作后。程序员们的工作很多都是高强度的,一天下来就只想休息,周末也经常会有各种活动或饭局。乍一看,似乎是没啥时间了,但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目前来说,大部分人都是碎片时间,包括我在内,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些碎片时间。我自己通常会在上下班坐地铁的那段时间(单程40分钟左右)阅读书籍,尤其是早上,刚刚醒来没多久,注意力也更容易集中,可以心无旁骛的读一段时间。出去与人碰面,在等人的时候,我也喜欢看会儿书;上次住院的时候,躺在床上无事可干,就也看掉了一本书;带娃的时候,等宝宝睡着后,人也不能离开,此时也能看会儿书。其实只要你觉得无聊的时候,都能拿起书看一会儿,与其发呆,不如干点实事。

二、序言和目录

  在一本书的序言中,通常会给出此书的内容概要,有时候还会给出适读人群和对此书的评价,从这些信息中就能大致了解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从这本书里能获取到哪些知识。例如《软技能》是一本关注程序员自身发展的书,分为七个篇章,通过阅读此书,能够积极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丰富自己的生活。

  然后再看一下目录,挑出自己要重点阅读的内容,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跳着看,甚至可以直接省略。当然,有些书是需要前后连贯的,例如讲解技术的书,前面可能是语法,后面是进阶或应用,如果语法不了解,后面就无从下手了,对于这类书,可以先按序看,然后在后面的进阶中再跳着读。而《软技能》这本书可以跳着阅读,我当时着重阅读了职业、自我营销和理财三个篇章,其它四个篇章都是快速阅读。

三、笔记和总结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防止边看边忘,我都会将一些对我有帮助的内容做些简短的记录,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没有什么格式之说,通常保存在手机的备忘录中。因为在户外的时候拿着笔记录在笔记本上会非常不方便,而且最后在做总结的时候,还是需要把内容打到电脑里。下面是我记录的一些内容,左边是标题,右边圆括号中的数字是页码。

  在最后做此书总结的时候,这些简短的记录就是文章的大框架。关于总结的粒度,可以是整本书,也可以是某个章节,视具体情况而定了。例如《软技能》这本书我就做了全文的总结,写了一篇名为《程序员也需要的软技能,既为了生存,也为了早日财务自由》的文章;而另一本《代码大全》我就只给“防御式编程和测试”那两章写了一篇总结。

  总结的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可以简单的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例如前面所说的软技能总结;也可以根据书中的内容做一次实践,这比较适合技术类的书籍,以前读过一本名为《高性能网站建设进阶指南》的书,书中的内容都比较实用,因此就写了些例子来验证书中所述内容是否正确;还可以做简单的记录汇总,例如对《两本趣味算法书》的总结,就仅仅列出了算法标题、公式和简短的描述。其实只要你喜欢,想怎么记录都行,不过最好是自己能看懂的写法,否则,这样的总结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四、走马观灯

  除了前面所说的精读之外,我平时还会走马观灯式的粗读。我会把一些书作为工具书,也就是需要用到的时候再查看。对于这类书,首先还是浏览目录,只是这次会记住目录,然后再比较快速的对全文或部分章节进行翻阅,基本是记个大概,未来就凭借记忆来锁定书的某一页。像《CSS权威指南》、《JavaScript权威指南》这类书,我就喜欢这么阅读。不过,由于人的记忆会有偏差,因此,有时候不能快速的查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posted on 2018-12-24 09:29  咖啡机(K.F.J)  阅读(1157)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