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以太网入坑指南,从小白到懂哥的进阶之路【技术分享】

 

 

楼主废话在前
各位技术大佬们好!最近公司项目涉及到车载以太网,刚开始完全懵逼,花了大半个月时间各种查资料、测试设备,总算是摸清了门道。想着互联网上卧虎藏龙,肯定有不少大佬对这个技术感兴趣,所以写个帖子分享一下,顺便求各位大佬指点。先说个结论:车载以太网真的是个好东西,但坑也不少。如果你是搞汽车电子的,或者对车联网技术感兴趣,建议耐心看完这篇。

为什么会有车载以太网这个东西?
说起来还得从传统的车载网络开始讲。以前车子里主要用CAN总线、LIN总线这些,速度慢得要死:

CAN总线:最高才1Mbps,现在一个倒车影像都不够用

LIN总线:更惨,才20kbps,基本就是控制个车窗升降

FlexRay:虽然能跑到10Mbps,但贵得离谱,一般厂家用不起

现在的车子越来越智能,各种摄像头、雷达、传感器,数据量爆炸式增长。一个1080p摄像头每秒产生的数据就几十MB,传统总线根本搞不定。更别说什么自动驾驶、8K车机屏幕、OTA升级这些应用了。所以车载以太网就应运而生了,本质上就是把网络技术搬到车里,但经过了专门的改造。

车载以太网的核心技术解析

 


车载以太网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只用一对双绞线就能跑100Mbps甚至1Gbps!这背后用的是博通的BroadR-Reach技术。普通以太网要用4对线,车载以太网只要1对,直接带来几个好处:

线束重量减少30%(对车厂来说这是真金白银)

成本降低80%(又是真金白银)

传输距离可达15米(够覆盖整个车内)

协议支持:一网通吃

车载以太网不像CAN总线那样专用性强,它可以同时跑多种协议:

DoIP:车载诊断,替代传统的OBD接口

AVB:音视频传输,保证延迟和带宽

TCP/IP:车联网应用,和互联网无缝对接

SOME/IP:面向服务的通信,很有前途

这就像一条高速公路,什么车都能跑,比专用道路灵活多了。

实际产品体验分享

 [pics:title]

说了这么多理论,来点实际的。楼主最近测试了几款车载网关产品,SV910。这也是我们公司目前主推的产品,有兴趣也可以去嗖搜一下SV910车载网关,想要了解的可以在这里产品详情,也可以下载文档:

文档:https://img.key-iot.com/20250625/1750840965956886.pdf

详情:https://www.key-iot.cn/czwglist/sv900.html

3个1000/100BASE-T1接口(这就是车载以太网接口)

2个传统的1000/100BASE-TX接口

还支持5G、WiFi 6、V2X等一堆功能

刚拿到手的时候,我还在想为什么要搞这种混合配置。后来实际使用才发现,现在正是技术过渡期,车内既有新的支持车载以太网的设备,也有传统的CAN、以太网设备,混合配置确实很实用。测试过程中发现几个有意思的点:

散热真的很重要 这玩意儿工作温度范围-35°C到+75°C,夏天车内温度经常超过60°C,普通的网络设备根本撑不住。

2. 接口设计很用心 用的是M12航空接头,比普通RJ45结实多了,防护等级IP40。在车内这种震动、高温环境下,接口稳定性真的很关键。

3. 功能整合度高 不仅仅是网关,还集成了边缘计算、5G通信、GPS定位等功能,一个设备顶好几个,对空间紧张的车内环境来说很有价值。

 

 

技术细节深入分析


时间同步:关键中的关键

车载以太网用IEEE 802.1AS标准实现时间同步,精度可达亚微秒级。这个有多重要呢?想象一下自动驾驶场景:前方摄像头检测到障碍物,雷达确认距离,这些数据如果时间不同步,系统就可能做出错误判断。在高速行驶中,哪怕几微秒的误差都可能是致命的。

AVB音视频桥接

AVB技术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在网络拥堵时如何保证关键数据的传输。它通过流预留协议,为重要的音视频数据预留带宽,即使网络很忙,这些数据也能优先传输。这对车载应用来说太重要了,你总不能让导航语音因为网络拥堵而卡顿吧。

功耗和供电

车载以太网支持PoDL(Power over Data Line)技术,可以通过数据线给终端设备供电。这个设计很巧妙,既传输数据又供电,减少了布线复杂度。

标准化现状和产业链

目前车载以太网相关的标准主要有:

IEEE 802.3bw:100BASE-T1物理层标准

IEEE 802.3bp:1000BASE-T1物理层标准

IEEE 802.1AS:时间同步标准

IEEE 802.1Qav:AVB标准

产业链方面,博通是技术领头羊,提供BroadR-Reach技术。国内的话,华为、中兴等通信厂商也在布局,汽车厂商方面宝马、奔驰等都在大力推进。

发展趋势和个人看法


根据各种研究报告,车载以太网市场增长很快,预计到2025年渗透率会达到80%。楼主觉得这个预测还是比较靠谱的,原因有几个:

技术成熟度够了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车载以太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产品也开始量产。

2. 成本在快速下降 随着规模化生产,成本降低很快,已经到了汽车厂商可以接受的范围。

3. 应用场景越来越多 自动驾驶、车联网、OTA升级这些应用对带宽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总线真的不够用了。不过楼主也要泼点冷水:车载以太网不会完全替代传统总线。CAN总线在实时性、可靠性方面还是有优势的,特别是对于安全关键的应用,比如刹车、转向等。未来很可能是多种网络并存,各司其职的格局。

踩坑经验分享


楼主在测试过程中也踩了不少坑,分享给大家:1. 测试环境要模拟真实车况 车内环境复杂,有强电磁干扰、高温、震动等,实验室环境测试往往发现不了问题。2. 兼容性测试很重要 不同厂商的设备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特别是一些私有协议的实现。3. 线缆质量不能马虎 车载以太网对线缆质量要求很高,便宜的线缆可能导致信号衰减、误码率增加。

车载以太网确实是个很有前途的技术,对汽车智能化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技术人员,我们需要:

及时跟进技术发展:这个领域变化很快,新标准、新产品层出不穷

注重实际应用:不能只看理论,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

关注产业生态:单打独斗不行,需要产业链协同发展

最后,欢迎各位大佬交流讨论,特别是有相关项目经验的,可以分享一下实际应用中的心得体会。楼主水平有限,文中如有错误之处,请各位大佬不吝指正!

附录:相关资料推荐《车载以太网权威指南》:比较全面的技术资料

IEEE 802.3标准文档:官方标准,比较权威

各大厂商的技术白皮书:了解产品特性的好资料
————————————————

 

 
posted @ 2025-07-18 13:55  星创易联  阅读(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