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阅读全文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7-17 08:24
申龙斌的程序人生
阅读(566)
评论(0)
推荐(0)
花0.10元钱试用了7天的Amazon Unlimited计划(7天过后,自动改为每月12元),有些书还是不错的,很快就发现了这本《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整天被权总的大系统论洗脑,也得自己看看系统论的权威之作。 阅读全文
这本书是在郑州机场买的,当时飞往杭州的班机晚点6个小时,在机场里乱转时发现了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原来经过学习和练习,也可以成为算命先生,而在国外有个更好听的名字,叫“通灵师”。
作者是心理学大师理查德·怀斯曼,还写过《正能量》、《怪诞心理学》两本书。 阅读全文
周首送我的这本书《非暴力沟通》(NVC,Nonviolent Communication),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明的一种沟通方式,全书强调了四要素,共8个字: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就是要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并且尊重、倾听他人,而不是批评、指责。【书写得有点啰嗦,没感觉的地方要快速地略过。每章后面的练习题还是要体会一下,NVC给出的参考答案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非暴力沟通方式。对于每个练习题,他没有直接说,”你这种想法不正确“,而是说“对于本题,如果你……这样认为,我与你想法不一致”。】
1)观察:清晰表达观察结果,不判断不评估。"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受伤、害怕、喜悦、气愤等。“我感到……”
3)需要:导致感受的需要(或价值、愿望)。“因为我需要 阅读全文
《启示录--打造用户喜爱的产品》这是一本写给产品经理看的书,可悲的是很多公司和单位并没有这样一个角色或职位,可能对于成功的企业来说,CEO就是他们的产品经理,而在我们这里,项目负责人就是产品经理。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没有产品经理一职,也就随便借鉴一点点此书中有关项目管理、产品设计的理念吧。本书分为三大部分:人员、流程、产品。 阅读全文
生活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选择,人生就是一个做决定的过程。互联网时代,可选的东西更多了。可供选择的东西越多越好吗?如何在过多的选择中取舍?本书给出了11条建议。 阅读全文
《用户体验要素》第1版发表于2002年,第2版出版于2010年,第2版的中文版竟然在2015年上市。书的写法比较单调,感觉像是大道理的叙述,不像《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没有多少实例,看到第29页发现全书的重点就是那一张图。因为软件架构设计中动不动就来个5层设计,界面层、组件层、用户逻辑层、数据服务层、系统框架层,所以用户体验中来个5层框架图还真不太适应。
【不过当你的网站设计了之后,可以对照着这些层中提出的要素认真检查一下是不是符合产品的目标?】
书快速翻完了,还不如直接去看豆瓣书评,其中最喜欢marchbox的评论“一张图足矣”: 阅读全文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这本书好像是从amazon排行榜中发现的,先是下载了电子版,竟然是一个博客(学而时嘻之)的大合集,可能是网上的某人用作者的博客制作而成的,共有123章!!!后来买了几本纸质书(送朋友2本),发现排版质量好了不少,按照作者的话来说,有些文章修订和增补了非常多,还加了一些脚注,经济不紧张的还是要买纸版的。
书分三个部分:反常识思维、成功学的解药、霍金的答案。作者给一堆看似杂乱无章的博客起个大标题的水平还是我挺佩服的。我最喜欢的2章是《一万小时》和《强力研读》。 阅读全文
看完这本书后,感慨这样的内容也能写成一本书?全书只讲了一件事,每天写10页笔记,每页只用1分钟!道理很简单,但能把这件事坚持10天应该都不容易。作者却把这件小事做了N年。
我试了一分钟,只写了4行,还真挺难的。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行动真是挺难的。
读书笔记就不用自己写了,原来豆瓣上(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260187/)已经整理得非常清楚,基本上浓缩了全书的主要内容。其中warfalcon写的评论“使用A4纸笔记法100天帮你增强逻辑思维”把全文转出来: 阅读全文
《从0到1》中文版的副标题是”开创商业与未来的秘密“,题目大得吓人,英文副标题就谨慎了许多:Notes on 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
全书从一个问题开始:“What important truth do very few people agree with you on? 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好像并没有想到什么新奇的观点,看来我是不适合创业了。书中观点不错,但好像与我关系并不大,但还是记下几个要点吧,说不定哪天自己也去创业了呢?据说还有一本有关创业的书写得不错:《创业维艰》,以后有机会可以看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