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阅读一本书

怎样快速阅读一本书

构建之法(电子版)》第一章有个作业是:

 创建个人技术博客 (建议是 cnblogs.com),一周内,快速看完整部教材,列出你仍然不懂, 或者不同意的 5 到 10 个议题,发布在你的个人博客上。
    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进行有价值的讨论? 请看这个文章:http://www.cnblogs.com/rocedu/p/5167941.html ,以及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问题。 还有这些要点:
    ① 在每个问题后面,请说明哪一章节的什么内容引起了你的提问,提供一些上下文
    ② 列出一些事例或资料,支持你的提问 。
    ③ 说说你提问题的原因,你说因为自己的假设和书中的不同而提问,还是不懂书中的术语,还是对推理过程有疑问,还是书中的描述和你的经验(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矛盾?

一个模板可以是这样: 
我看了这一段文字 (引用文字),有这个问题 (提出问题)。 我查了资料,有这些说法(引用说法),根据我的实践,我得到这些经验(描述自己的经验)。 但是我还是不太懂,我的困惑是(说明困惑)。

【或者】我反对作者的观点(提出作者的观点,自己的观点,二者差别,以及理由)。 
 大学生应该能写出自己的思考, 而不是摘抄书本内容。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作业,每门课老师们都应该布置一下这个作业。

实践了两年,发现还是有问题的,有的同学就是糊弄,还有一部分同学不会速读,以为快速阅读就是快快翻翻书,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他们不知道有效的阅读需要极强的积极主动性,需要耗费大量脑力,我们不仅要会读书,而且要读得又快又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还不能漏掉书本中任何有价值的地方。

快速阅读,不是单位时间看更多的文字,而是提纲挈领地看关键部分,从而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如果能快速找出关键信息,跳过和忽略不重要的辅助信息,阅读速度就会大大提高。这项能力,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获得。

我们推荐张凯的一个方法:读书读三遍,从大往小看:

  • 第一遍,绕着书去看。看介绍、看评价,视野要放大,离书的距离要远一些,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直观的对一本书的主题和价值作出一个初步的整体性判断。

  • 第二遍,从内部的整体结构来看,用快进的方式整体浏览一遍,看看作者是如何设置这本书的结构的,脉络是什么,哪里是铺垫,哪里是重点。这时候走的就离书近了一些,这就要用到快速阅读的技巧了。

  • 第三遍,进入到书中,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仔细琢磨,和它互动,最后把感想输出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说的有效阅读,长期的做这样的积累,你会对信息越来越敏感。

阅读有三个环节:评测、速读和精读

我们课上推荐的书(教材)你是不需要评测要不要读,值不值得读了,都是要读还要精读的。

速读是阅读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环节,即便你决定要精读一本书了,在这之前你还是需要先快速浏览一遍。这样不仅能帮你更好的理解,还能激发出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快速阅读就像看一幅画,你一眼瞄过去就应该能找到这一大幅图的特征,就应该能知道他画的是什么东西。可能你不知道里面的细节,但是没关系,做到这一步就够了。就像你去超市逛了一圈,让你想零食的种类你可能想不起来,但是零食区在哪你肯定知道。

快速阅读的技巧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 第一,快速浏览的目的是了解一本书的主题和框架,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背景。细节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最需要关注的,你需要关注的是这本书的结构、脉络。你要用视觉输入代替线性的听觉输入。

  • 第二,在浏览的时候,注意*以语意为单元推进。在找语意单元的时候,注意关键词的位置,还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框架。遇到不懂的地方先略过,不要停下来,可以从前往后看,也可以从后往前看。

  • 第三,在找重点的时候注意三类情况。作者有可能是提出一个新概念,可能审视一个旧概念,也有可能在替换概念,当然,也有可能这三类同时都有。

最后再强调一下,快速阅读,并不是让你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博览群书,它是读书的一个环节,是你对一本书作出价值判断和寻找要点的必要步骤,而且,快速阅读和有效的精读是不冲突的,它是精读前的一个步骤。掌握了这套方法,它在以后带给你的效益是超乎想象的。

最后我们还要精读我们课上推荐的书(教材),精读方法我们单独解读。精读的方法是做笔记,写感想,要做到:

第一,理解和互动。把你有感觉的段落和句子记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好,哪里好。把好的地方写出来,或是你由此联想到的其它信息,感想都可以记录下来,长期积累,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连接和互动速度会越来越快。

第二,记忆和输出。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按照主题把你平时积累的材料输出成完整的稿件(博客),或是一段演说词,在记忆的时候可以借助图像、思维导图或是知识卡片。

到这,把《构建之法(电子版)》那道题目做一下吧,当然首先要买本书。

参考资料


欢迎关注“rocedu”微信公众号(手机上长按二维码)

做中教,做中学,实践中共同进步!

rocedu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一下左下角的“好文要顶”和“收藏该文


posted @ 2017-11-11 09:22  娄老师  阅读(2127)  评论(4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