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条和学习过程可视化

进度条和学习过程可视化

一直想用邹欣老师(博客,微博,豆瓣)的《构建之法(电子版)》开门课,我设想的很好,可惜的是《安全软件工程》这门课一直选不够人数开不起来。

虽然还没有用《构建之法(电子版)》作教材,这几年,跟着邹老师学了不少东西,教学技能大幅提升,教学成就感爆棚,工作积极主动,投入巨大,也影响了不少同学努力学习。

构建之法(电子版)》给我最大的帮助是让我厘清了实践类课程的师生关系与教学方法,在《优秀的教学方法---做教练与做中学》中有论述:老师做教练,学用做中学。不是说想法以前没有,而是学会利用博客,代码托管平台把这些想法落到了实处。

读了《优秀的教学方法---做教练与做中学》,特别是文中我的“做中学”的示例:减肥,打乒乓球,背单词,学五笔等,不少同学也热血沸腾,发誓要好好学习。可是,学习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遇到了些困难很多同学就退缩了,放弃学习了,然后就在期末总结后忏悔,发誓下次一定好好学习。到了大四最后悔的一件事自然而然的成了没有好好学习。

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老师,要做到教学内容起点低,落点高,循序渐进,对学生要因材施教。

过去的几年,我的一个体会是不少同学由于不自觉,如果给了太多自由就是放任,老师要求不具体,学生就糊弄,写一些很假大空的东西,或一句话打发了你,比如下面这些作业:

经过多次迭代,我这几年设计的学习模板是个重要的教学成果,比如我在《Java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的作业模板:

我要求同学们严格按这个模板写作业,一方面防止有同学偷懒,偷懒了也很容易发现,另一方面也是培养他们重视形式和内容,对就业有好处,比如有益于公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Dreyfus model of skill acquisition(Dreyfus 技能获取模型)中说水平低的新手需要详细的指令,我发现新手最遵守规则。由于教学计划的变动,这学期史无前例的要上5门课,大一学生的一门,大二学生的一门,研究生的三门,通过博客作业你会发现大一的学生几乎全部严格按模板写,大二的学生大部分会按模板写,研究生就很少按模板写了。不是要禁锢思维,研究生们的作业可以灵活,但要有老师关注的要素,要做的更好才行。

在这个模板中有个“进度条”条目,是去年邹老师提出来的的。刘未鹏在《不是书评 :《我是一只IT小小鸟》》中说:

进度条的设计是一个很多人都知道的故事:同样的耗时,如果不给任何进度提示,只是在完成之后才弹出一个完成消息,中间没有任何动态变化,那么整个过程就会让人等得非常焦急,导致一些人干脆把程序关了了事

做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善于规划的人,会将目标分割成一个个的里程碑,再将里程碑分割成TODO列表

他还提到:

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如果你遇到困难,不妨用一用互联网,用一用群体的智慧,看看别人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办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面尽是前人的脚印,不要仅仅因为一时摸不着头绪,找不着出路就退出

进度条让我感觉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期初要有学习计划,每周填写学习进度并与目标对比,这样就不会到了期末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学到了,这是多么完美的设计!!可是,实践了两学期发现,再完美的计划都离不开执行。

如果没有手把手的指导,我们的同学有一部分半学期都学不会使用git托管代码,不会使用wc来统计代码行数。结果是进度条中的数据是毛估的,或者是乱写的。这学期我写了详细指导使用码云和博客园学习简易教程,里面我写了个脚本,来统计学习项目中当天,本周,本学期的代码量,你有学习目标,每天运行一下这个脚本,找找差距,学好编程是不难的:

我是有过减肥经历的,我的经验是“管住嘴,迈开腿”是不管用的,真正管用的是天天上秤然后在一定范围内晒体重,你敢天天在朋友圈晒体重,减肥不在话下。为什么?因为没有真实数据,我们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在《成为技术领导者(Becoming a Technical Leader)》一书中,温伯格讲了一个我印象深刻的故事:


我们一些同学一学期自己写了几百行代码,就觉得累死累活的,抱怨下了那么大功夫,怎么就学不好编程?他不知道最终自己就搞懂了几十行代码。期初定了5000行代码的目标,就认为自己经完成了。大家可能听说过“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

明智行动的艺术(电子版,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一书中针对“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说:

未完成的任务一直会追着我们不放,直到我们有了明确的完成任务的计划。布尔玛·蔡格尼克误以为人们一定要完成任务才能将其从大脑中清除,但这不是必须的,一个很好的计划就足够了。这个结论令人吃惊,因为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难以理解的,计划制订者被放在了与问题解决者同等的位置上。

周筠老师(知乎,微博,豆瓣)在《不在乎是否活在掌声中——从“记笔记成瘾怎么办”说起》一文中说:

就拿在微信群中做分享来说。一些群友分享很积极,总会直接把链接往群里一丢。自从吴军老师在「得到」上开专栏之后,在群里热心分享专栏文章链接的大有人在,群友们抢到文章后就会发感谢。短期内,这样的分享和回馈很好,时间稍长就会觉得乏味。因为总在重复一个模式:发链接-感谢。其间并无对所分享的内容的分析、讨论。我经常乱猜:分享链接的人,自己读了或听了那篇文章吗? 听明白了吗?真是因为自己有收获所以才发到群里分享吗?发出感谢的人,真的也读了那篇文章吗? 还是分享或感谢,都不过是一个姿势? 尤其是一个体现自己存在感的一种姿势?

读了《明智行动的艺术(电子版,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一书后,养成了一个习惯:一篇好文章读后才收藏,自己认为真好才分享。

在《不在乎是否活在掌声中——从“记笔记成瘾怎么办”说起》一文中周老师说要养成顺藤摸瓜的习惯,这也是我认为学习能力中很重要的,为了方便大同学们学习,我的博客中有大量链接(费了我不少心血的),在教学中证明,这些链接很少被打开。

你现在会理解,有些人收藏了一些文章就感觉读过了,有些人为什么买了书不看就感觉看过了,有些人老是后悔没好好学习,做好下一门课好好学习的决定后就觉得已经好好学习了...

设计进度条,通过心智给学习有意义,再设法让学习过程可视化,学习就不是什么难事了。的确有同学这么做了

看的出来,狄惟佳同学:

  • 代码量够大
  • 天天在学习
  • 提交粒度细,提交次数多
  • commit message规范

这样能学不好?

你今天如何学习的?


欢迎关注“rocedu”微信公众号(手机上长按二维码)

做中教,做中学,实践中共同进步!

rocedu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一下左下角的“好文要顶”和“收藏该文


posted @ 2017-03-12 11:04  娄老师  阅读(3122)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