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入门一个领域?

升学以来,出于需要,自学了很多知识,于是自己也有了一些感悟,今整理下来,以作备忘用。

自学的三个步骤

如何通过自学,快速入门一个领域?在我看来,有三个步骤:

  1. 看一些概括性的材料,形成对这个领域的基本认识。例如,可以选择综述,教材,网课或者是一些科普视频来看,看完这些材料,你可以基本知道:“原来这个领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领域的常用方法是A,B,C...”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2. 精读该领域的经典论文或者经典书籍。在该领域的历史中,肯定有一些经典的,奠基性的工作,可以找一些详细介绍它们的书籍,或者干脆是原始论文 来看,等到看完之后,基本上,你已经达到了该领域的普通本科生的水平,跟人吹牛大概率不会露馅。

  3. 在该领域内,找到一个该兴趣的话题,然后找到大量的相关材料,进行对比阅读。

    注意,在第二阶段,”质“是你在挑选资料时主要关注的因素,因为第二阶段的你,还处于打基础的水平,劣质的资料不仅会浪费你的时间,甚至可能会对你产生误导。但是,在第三阶段,”量“才是你的第一目标。这个阶段的你,已经有了基本的辨识能力,你可以识别大多数的错误观点,劣质书籍对你将不再会有很大的误导。同时,通过对大量材料的对比阅读,你会逐渐建立起对这个领域的感觉,从而慢慢的登堂入室。

举个例子,最近大语言模型很火,我想要了解大语言模型的运行原理,该怎么学习呢?

按照上面的三个步骤,首先,找一些大语言模型的入门材料,例如综述,网课,教材等等;看完了入门资料之后,就可以精读大语言模型的经典论文了,例如,GPT系列的论文,微调方法的经典论文,预训练方法的经典论文等等;都看完之后,就可以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假如我对于高效微调感兴趣,那么就可以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以此进一步了解高效微调方法。

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话题“,实际上是一个”领域“。

例如,如果是一个AI的初学者,那么他可能认为,大语言模型既然AI的一个分支,那么就可以按照第三阶段的方法,找到大量大语言模型的材料来阅读。这个时候,面对那些材料,这个初学者大概率会一头雾水。

这是因为,大语言模型包含一套完整的方法和理论,其中内容比较繁杂。实际上,这样的分支完全是一个”领域“,我们需要先看概括性材料,从第1步开始,慢慢学习。

怎样加深理解

在自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是因为”记住“和”理解“是有区别的,在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记住了知识,而并非真正理解了知识。

对此,我的方法是”换位思考“

什么意思?

  • 举个例子,对历史学科来说,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一个历史人物,你需要站在他所处的年代,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我碰到这个问题,我会怎么做?再看一看,书中的人物会怎么做。两相对比之下,你就会明白,很多看似荒谬的选择,其背后都有其原因。

  • 再比如,对工科来说,如果你想要理解一个系统的运行,你需要想象,如果你是这个系统的设计者,你会怎样设计?再看看实际上系统的运行过程,可能就会明白很多细节中蕴含的工程考量。

  • 又比如,对于政治学来说,如果你想要理解一个国家的体系,那你需要假设,如果你是国家的领导者,你该如何设计整个体系,每种设计又分别会有怎样的影响?如此一来,你就会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posted @ 2024-11-23 21:18  Brain404  阅读(545)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