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严格区分大小写

 

2.Linux中所有内容以文件形式保存,包括硬件

 

3.修改任何设置,若想永久生效,都需要修改配置文件(除非某些发现版已经默认设置为同时修改内存和硬盘数据)。

 

4.Linux不以扩展名区分文件类型,除了以下的:
压缩包:"*.gz" , "*.bz2"  "*tar.bz2"   "*.tgz"等

二进制软件包:".rpm"

网页文件:“*.html” ,  "*.php"

脚本文件:“*.sh”

配置文件:“*.conf”

 

5.Linux的中,系统是没办法根据文件扩展名来分辨文件类型,主要是靠文件权限区分的,这样也导致Linux的系统中没办法肉眼区分文件夹和文件

 

6.Linux所有存储设备都必须手动挂载以后才能使用,包括硬盘,U盘等

 

7.Linux本身的定位是做服务器的,是比较严谨的,每个目录都有它自己的作用,但这并不是强制规定,你非要在boot(启动区)放其他文件也是可以的,但是后果自己负责而已.。Linux一般都不是个人使用一般都是由一个团队来管理维护,所以某些目录最好规定来放哪种文件,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交流

 

8.Linux目录:

bin是binary的缩写,代表的意思是二进制,放在里面的都是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

sbin前面的s代表super(超级)的意思,

bin下的命令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且可以在单用户模式使用

sbin下的命令只有超级用户可以使用

usr/bin则不能在单用户模式下使用.

单用户模式与Windows下的安全模式差不多,一般用于修复作用

 

关于home目录,root用户则是在    /root/    下

普通用户都是在    /home/用户名    下

关于lost+found目录,每个分区都有各自的lost+found

 

下图这两个文件夹是内存使用的,千万不要往里面写数据,内存满了会宕机.

proc存放的是当前系统运行的信息,

主要是各种硬件信息,比如内存使用情况,cpu参数等等..

基本所有硬件信息都存放在里面

学习命令和测试命令可以在tmp中做,因为里面放的都是垃圾文件,

比如使用浏览器时产生的历史记录或使用某个软产生的一些临时文件

也可以自己建一个目录来用于测试/学习,不过实际生产中不建议建太多文件夹,会让搜索效率降低

 

9.服务器

(1)远程服务器不要关机,最好只是重启,重启时应该关闭服务。若是关机了则只能硬件重启,很是麻烦,这样你便不能远程控制了。

(2)重启之前积分关闭服务,否则可能造成数据丢失

(3)不要再服务器访问高峰时期运行高负载命令

(4)配置远程防火墙时不要把自己踢出了服务器

(5)一定要记得备份,一定要记得备份,一定要记得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