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要懂心理学》-第二章-人如何阅读

 

第二章  人如何阅读

  如今世界成人识字率已超过80%。对很多人来说,阅读是主要的沟通手段。但我们是如何阅读的?对此,设计师应该了解什么呢?

 

13.大写单词难读之谜

  Kenneth Paap(1984)与Keith Rayner(1998)的研究表明,阅读时我们其实是在识别和预想字母,然后根据字母认出单词。

 要点:

1)阅读并非看上去那么流畅

 阅读时,我们会觉得视线在页面上平稳地移动,其实不然。眼睛一直是在急促跳跃,之间只做瞬间的停留。视线的跳跃称为扫视(saccade),每次看7~9 个字母;停留则称为凝视(fixation),每次约250毫秒。在扫视时,我们什么也看不见,几乎是盲的,但因为跳跃太快而察觉不到。多数扫视都是按顺序往下阅读,10%~15% 的扫视是回读。

 

2)阅读大写单词确实慢些,那是因为读得少

  针对全大写单词和大小混写单词,人们做了很多研究。Kevin Larson写了一篇优秀的综述

  参见:http://www.microsoft.com/typography/ctfonts/wordrecognition.aspx

 

14.阅读与理解是两码事

要点:

1)字可能都认得,但不代表你真的理解了意思。新信息只有和已有知识结构紧密结合,才能被彻底地理解吸收。

2)一个计算可读性的在线工具(http://www.standards-schmandards.com/exhibits/rix/index.php)

3)对于文字说明来说,标题至关重要

 

4)人们用大脑不同部位处理词汇

5)对所读内容的记忆取决于你的视角

 

15.人借助模式识别不同字体的文本

  千百年来,人们总是在争论什么样的字体最好识别、最适合使用。其中之一就是西文的衬线字体与无衬线字体之争。

要点:

1)人通过模式来辨别字母

你并没有记住字母A 的这些样式,而是已在记忆里形成字母A 的图形模式。当你看到形状类似的符号时,你的大脑就能识别出这种模式。

 

2)难以阅读的字体会使文本内容也变难

16.字号很重要

  对于字体来说,字号很重要,它应该大到足以轻松阅读。不仅老年人需要大号字,就连年轻人也会抱怨太小的字难以阅读。因为x 高度不同,相同字号的不同字体看起来大小就不同。顾名思义,“x 高度”(x-height)是指某字体小写字母x 的高度。不同字体具有不同的x 高度,所以即使字号一样,看上去也会大小不一。

Tahoma、Verdana 等设计较晚的字体具有较大的 x 高度,因此更适合在屏幕上阅读。图16-2 展示了相同字号的不同字体,从上到下依次为Arial、Times New Roman、Verdana、Tahoma。有些字体的x 高度较大,因此看上去要大一些。

 

论文常用:中文 仿宋GB_2312、英文 Time New Roman(自己的感觉,中文的仿宋字体和英文的Time New Roman,有些正正规规,并且一看到就有一种学术政治的气息,有可能因为办公的正式通知都用仿宋GB_2312)

17.电子阅读比纸质阅读更难

  计算机屏幕、Kindle 电子书和纸质印刷品的阅读体验是不同的。阅读电脑屏幕时,影像是不稳定的,时常会刷新,而且屏幕也在发光;阅读纸质印刷品时,影像是稳定的,不会刷新,而且报纸反射光,不会发光。计算机屏幕的刷新和发光会让眼睛疲劳。

 

18.每行字数较多时读得更快,但人们偏好短行

  Mary Dyson(2004)就行宽进行了研究,并参考了相关研究,试图找出人们偏好的行宽数值。结果表明,在屏幕上,每行100 个字符时阅读速度最快,但人们偏好较小的行宽(每行45 至72 个字符)。

要点:

1)长行更易读,因为打断扫视和凝视连续性的次数更少

  每次读到行末,眼睛的扫视和凝视动作都会被打断。对于同一篇文章,如果每行较短,则全文中打断阅读的次数就较多。

 

posted @ 2015-03-27 16:28  Yliuhan  阅读(50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